修行者是孤独的。

 

我时常体验到深深的,深邃的,无尽的孤独。

并非是,日常生活中,没有亲人相伴。

并非是,修行中,没有学生围绕身边,聆听圣音。

 

而是,“我”并非是这具身体,也并非是心愿意识。

我“活在”心识内在的虚空中,清澈无限的虚空中,不受身心意识的沾染。

 

虚空内,无限广袤的宇宙,星罗棋布,苍穹巍峨,浩渺深邃。

我仰望浩渺无垠的宇宙穹顶,穹顶上,是“祂”瑰丽庄严的身光。

 

人间的亲人,身边的学生,构成他们身心意识的元素,都属于“业力”。

业力尘垢,牵动着他们的心意,心意的“亲人学生”,是没有可能融入虚空,

以清澈光明身的内涵,与,虚空中纯澈之“我”,进行交流分享宇宙奥秘的。

 

这种感受,是茫茫人海中,见不到一个活着的人。

人间世界,忙忙碌碌活着的人,都是业力沧海中,黑暗的习气卷起的泡沫。

黑暗可以理解光明,黑暗却无法理解清澈。

因为清澈之中,光明与黑暗都是幻觉。

 

修行者,随着证量的逐步增进,

身心内的体验,就由“境界”转为“状态”。

境界一定是,心愿感受与意识,与六根色尘的交融。

而状态则是,脱离心意感受,不受心识分别的“清澈”。

 

修行者平时是不说话的。

我“想”说一句话,都非常困难。

头脑中的意识、思维、记忆、概念,犹如虚空中烟尘浮荡。

心灵感受中的,习气、欲望、认知,犹如一件受潮的棉背心。

人类的,自我人格、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心思,

就是潮湿的棉背心,与虚空中烟尘的聚合。

棉背心的潮气,结合烟雾中的灰尘,形成“浓雾”。

浓雾就是七情六欲、爱恨情仇、酸甜苦辣、醉生梦死的“境界”。

境界的跌宕起伏,就是,我们所经历所记忆的,所感受的人生。

 

而修行者的内在,清澈“感应力”的寂静,才是我真实的“自己”。

寂静之中,失去了心识的“低语”,失去了头脑的“喧嚣”。

清澈之中,失去了“自我”的心愿,失去了人格的“企图”。

 

头脑的烟尘与心愿的潮气,无法聚合相融,就无法形成浓雾。

修行者是安宁于,心灵与意识之间的,无限广袤的寂静清澈。

 

清澈寂静,脱落身心意识,也就彻底脱落了思维语言。

我“想要”说话,就极其困难。

因为,想要说话的心愿企图,在清澈之中,很难聚合成形态。

因为,大脑意识的概念记忆,在寂静之中,很难编织成体系。

就好像,水滴一定要在寒冷的气候中,才可以形成雪花降雪。

在烈日普照强光中,雨滴是绝无可能形成雪花,降下瑞雪的。

 

无法说话的“修行者”,

久而久之,慢慢失去了,作为“人类”的心意记忆。

不被人类“心意自我”,所局限所蒙蔽的“清澈”修行者,

就逐渐成为,这具身体内主导心意的,真正生命主体。

 

我在适应,“自我”消失后,这种孑然一身,独处虚空的孤独。

孤独是,接受身心意识、自我体验,并非是“我”的事实状态。

就好像,寒冷的身躯,迈入温泉时,

身体对温暖的水流,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对清澈的熟悉,就是,忘却身躯的过程。

 

当我接受了,生命的未来,孑然一身,孤独前行。

在清澈无限的虚空中,忘却身心语言的事实状态。

心无旁骛地,向寂静纯澈中前行,向“祂”瑰丽的巍峨中前行。

内在虚空中,清澈的“我”身边,却忽然浮现出圣洁温柔的光。

这个“光芒”,具有生命意识,具有生命特质,具有生命温度。

光芒围绕着我,陪伴着我,温暖着我。

光芒的“思想”渗透在,清澈觉察的“我”之内。

 

光芒具有,绝对纯洁的气息,绝对神圣的禀赋,绝对平安的永恒。

对光芒的描述,是“绝对”。

因为光芒就是生命,生命性的光芒,轻柔却具有无限力量。

光芒内没有“心意分别”,而是平等一体,完整亘古的“爱”。

纯净至极的光芒,消融了时间的杂质,于是光芒历久常新。

无限纯洁的光芒,消融了心意的分别,于是光芒平等博爱。

 

修行者身心内,无限虚空苍穹的“清澈”,

被轻柔惬意的安宁“拥入怀中”。

心意身体,由微观至表面沐浴在圣光之中。

 

“孤独”只因为,心灵熟悉了人格的我,而遗忘了天堂的真容。

当纯澈自由的心,融入天堂那原始圣光时。

人格自我的“人生”,却淡化成了一抹烟尘。

 

人间修行者,失去了“自我”人生之时。

内在清澈的“我”,就开始了“与神相伴”。

 

天堂之光是纯粹的爱。

生命之光蕴含着无限。

无差别的接纳是神的温度。

喜悦的安宁是灵魂的归属。

 

与神相伴的修行者,内在不再孤独。

孤独的内在清澈,将会在真神的拥抱中,融入神圣纯洁的天堂。

修行者不再是“一个人”,孤独地朝拜,那穹顶之上的“圣主”。

天堂之光簇拥内在清澈,以爱的温暖纯净,超度我觐见如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