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经曰:
“瞿昙!若无我者,谁作善恶?”
佛言:“若我作者,云何名常?如其常者,云何而得有时作善、有时作恶?若言有时作善恶者,云何复得言我无边?若我作者,何故而复习行恶法?如其我是作者、知者,何故生疑众生无我。以是义故,外道法中,定无有我。若言我者则是如来。何以故?身无边故,无疑网故,不作不受,故名为常。不生不灭,故名为乐。无烦恼垢,故名为净。无有十相,故名为空。是故如来常乐我净,空无诸相。”诸外道言:“若言如来常乐我净,无相故空。当知瞿昙所说之法则非空也,是故我今当顶戴受持。”尔时外道其数无量,于佛法中信心出家。——《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
心得:
这段佛经中,最启发我的就是——“有时作善恶者”不是真正的我。一直以来,我对佛法中讲空性一直摸不着头脑,就是喜欢,心里头感觉敞亮,理论上其实不懂;对基于空性法理基础上的善恶无挂,一心朝向天堂的法义,觉得开心,内心舒畅,但是法理不甚明了,仍然在善恶中徘徊纠结。经过老师教法熏习五年,今天忽然开窍了,原来佛讲的空性,就是老师说的啥啥啥都不是我,那些啥啥啥都是人性的虚幻,而我是天堂的灵,灵连接着法性直至悲能,我应该是知幻离幻离无所离,最后那个才是真我,而那个真我却是无来无去、当下就是、看不见却离不开的,当然跟善恶对错不沾边啊。终于可以把对人性善恶的执着放下了,终于可以不再刻意为了做好人而曲意逢迎不敢推辞,终于不再对热热闹闹的慈善事业驻足牵挂了,终于笃信,这些人间的事业,与修行解脱道无关。进而,把以往造善作恶的那个我,更清晰地和修行的自己划清了界限:做错的,知错就改,不再挂怀;做对的,本应如是,不再自鸣得意;我这一世不是为了当好人来的,不是为了外人的夸奖而来的,也不是为了跟谁证明对错而来的,我的使命只有解脱,我的心里只有老师和真理。
若放在七个月前,这段佛经我会因脑子绕不明白而放过去,没啥心得,只有茫然。今天却如在一望无际的沙滩里发现了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泡在法里,不知不觉就被老师托举起来了。感恩,感恩,感恩!真实体会到,遇见真佛,只要坚信,哪怕迷信,躺平都能赢。确实不用自己修,只要虔诚就够了。禁不住流泪,五体投地叩拜圣主!
老师教法中与这段佛经涵义相同的文字太多了,撷取几段,供养有缘人。
师言:
“宽恕,接纳了善恶,熄灭了自我,就跨越了轮回生死。
宽恕,脱落了身心,从世界梦境中解脱,就苏醒了永恒。”——《生死》2022-09-12
“在神圣的境界中,魔鬼的相依旧是魔鬼,正义依旧要维护。
可是,阻止魔鬼的‘动机’,却由人间的‘正义’变成了‘慈悲’救赎。
是利用人间维护正义的手段,阻止魔鬼的灵魂堕落地狱中。
换句话说,在神圣中没有善与恶,没有对与错,只有迷失与回归。
修行者只是借助人间的手段,在救赎魔鬼,
救赎一个迷失了神圣天堂的‘生命’而已。”——《一合相》2022-11-18
《生死奥义(下)》(2023-11-22)全文,敬请读者君自行查阅。
《差别》(2024-03-26)节选:
“因此,任何一位,真正觉悟的修行者。
从古至今,任何觉悟者,都必定回避人间。
因为觉悟的前提,是对人间的放弃。
因为觉醒的过程,需要寂静中澄清。
因为觉醒的结果,是勘破生死红尘。
因此,大师与觉者,是泾渭分明的两种生命。
大师,心向人间,造福一方,行善积德,利益众生。
觉者,回避人间,清净自然,传递真理,救赎灵魂。
如何分辨,此人是‘大师’,或是‘觉者’?
看他的‘心’,朝向何处。
朝向人间,试图在现实社会中,建设神佛的世界。
无论此人的出发点如何高尚,如何‘振聋发聩’的伟光正。
随着团体的形成,信仰走向邪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人间有的,是因果,是业障,是人心,是欲望,是利益,是获得。
有所获得,必定,有所维护。
有所维护,必定,心生对立。
有对立,就有恐惧,有恐惧,就有仇恨。
以维护真理的名义,行使仇恨的言行。
冠冕堂皇的宗教形式下,隐藏着暗无天日的阴魂鬼魔。
心向人间,就属背叛。”
《推进》(2023-01-08)节选:
“真神的眼中,看不到魔鬼;爱的眼中看到的,是从魔鬼手中拯救的生命。
我不是在打击谁,或者毁灭谁的人生。
修行者内心没有恨,没有报复,没有内疚。
修行者是在拯救孩子,是在拯救父母,是在维护社会,维护道德。
修行者没有与魔鬼对战,我面对的魔鬼只有一个,那就是,执迷于人间善恶道德的自己;真神尊重道德,但是,爱不会被道德所局限,光明不会被人性所滞留。
我内心没有阴暗,看待魔鬼与看待你们,一模一样的平安温暖,真神的纯洁与爱,不会因为见到的是你们,而增长了真神的慈悲,也不会因为见到了魔鬼,而在光明中投射出阴影。
对于众生而言,真神是平等的。
我只是无限的爱与无相的光明。
光明不会因为魔鬼而损减,爱不会因为天使而增长。
我看不到魔的邪恶,我看到的,是一个迷失了真神之爱的,孤单而恐惧的灵魂,他迷失了我,而被恐惧所伤害;我之内没有恐惧,所以魔无法伤害我。但是,爱未曾远离一人,对于被恐惧控制的灵魂,以恐惧手段去应对,反而能够从根本上压制魔的疯狂,使他可以遵循正常人类的道德,不至于宣泄魔性伤害别人,伤害他自己,那么,这个造成他压力的霹雳手段,就是履行爱的手段。”
(二)
经曰:
“奢摩他者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贪欲瞋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定相。”——《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
师言:
《逍遥》(2023-05-07)节选:
“生活中的‘我’,意识处于‘清醒’的遗忘状态;自我处于梦境中的‘记忆’回放状态;认知处于‘不攀缘’外界的,游手好闲状态;思量处于‘自娱自乐’的想象状态。
而身心内的纯澈见性,真正的我自己,‘临在’心语意之中,清醒明晰地‘觉照’心灵思量,觉照认知体验,觉照自我意图,觉照头脑意识。
见性纯澈明了,如光入水中,光线明晰觉照身心灵、身语意中,刹那生灭的梦境幻影,光线本身在身心灵的水中梦境里,不动不易,不变不染。
这就是传统且正规的,奢摩他‘止观’修行。”
《资格》(2024-03-16)节选:
“神佛觉醒的进程,
与‘心意人格’的人类,没有丝毫关系。
最低层次基础,是‘灵魂’觉醒的基点。
灵魂觉醒,就是,心恒常朝向心灵背后。
心灵,时时刻刻,时时处处,
不再被肉体根尘自我所牵引。
朝向心灵内在的‘心愿’,就会形成‘内观’。
内观的持久凝定,会在心识分别境界中,形成‘观’的凝定纯澈。
纯澈凝定,开始形成稳固的,与心识分别相对的‘觉照’。
于觉照状态,状态中身心意识的‘自我’,
自我感受体验认知,开始分解净化透明。
心灵在觉照内观中被净化,于是,见精透过心灵,绽放光明。
这就是‘奢摩他’,止观法门。”
《差别》(2024-03-26)节选:
“从灵魂思虑的深处,彻底放弃对现实人间的‘企图’。
尽量回避人间,清净独处,以信仰心取代人格自我。
随着信仰心不断增强,纯洁的信仰就不断净化自我。
随着自我心意的淡化透明。
心灵蕴含的‘感知力’灵魂,就与心意人格断开了联系。
不再被‘人格’自我,所牵动的内在‘感知力’。
感知力就会,随着心意自我的淡化,而清澈敏锐。
随着感知力,苏醒了清澈纯洁的敏锐。
心灵见精,就会透过灵魂感知力,在身心内在绽放光明。
如乌云掩盖的世界中,绽放出百千万个太阳。
阳光普照,雾霾消散,心光发动,心意融化。
这就是‘止观’修行,奢摩他法门,证阿罗汉果。”
《使命》(2023-03-22)节选:
“佛法修行,核心是‘觉察’,以《四念住经》为代表,修行者在行住坐卧间,觉察自己的心心念念,觉察自己的妄心思量,觉察习气波动,觉察烦恼执迷,久而久之,觉察的清澈,凝聚而成清纯的专注力,专注心不随身心意识牵动,从而形成‘定境’,随着定力的凝聚澄清,清澈凝聚的清澈心,开始脱离身语意的束缚,清澈心呈现出见性的‘明了’寂静,于寂静力中,绽放出灵性光明,直至觉性无生的大智慧。
《四念住经》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者,觉察心的清净,清醒,纯澈,明了。
若佛法修行者,终生内观觉照自身,觉照内观的清净明了,久而久之就会脱落身心,这就是‘奢摩他’止观修行,入‘奢摩他’止观定境,定境成为了,修行者新的生命主体,就是内在见性,脱落了身语意业障习气的蒙蔽;若一生勤修‘奢摩他’止观,可以直达佛地,证‘人无我,法无我’究竟涅槃,因此,如来又称为‘无漏大阿罗汉’。”
《圣光世界》(2022-03-21)节选:
“奢摩他,是‘意识’内观心灵,体察心灵深处的清醒。
清醒心的明了,可以脱离意识的分析,心与意识同步觉察。
意识是意识,心灵是心灵,思维是思维,明了是明了。
如同两条铁轨并行,却永远不会相交。
久而久之,心灵中明了的‘见精’,就会脱离意识,‘见精’的明了状态,就会形成整体的清澈境界,‘见精’如镜面一样,自内而外,照映身心意识,自我思虑,情欲感知,以至于心心念念。
奢摩他属于‘止观’。
圣灵说:‘不定义’,就是止观修行。
奢摩他,止观修行可以直达佛地。
‘止’的尽头,‘止’的性质,就是圣主平安性。”
心得:
记得以前,没少读诵《圆觉经》,《四念住经》也没少听,但是,对奢摩他一直仅仅知道个概念,一脸懵,望而却步,觉得非常遥远,自己没法上手。
在老师教法中,抄法也经常会抄到老师讲解奢摩他,每次都觉得当时懂了,可是放下就忘了,等到下一次抄法,看到老师换个角度讲奢摩他,又觉得这回更明白了,可是,到了实修中,早把奢摩他这件事忘了。
就这么一路走过来,今天学到佛经中这段佛陀讲奢摩他的话,忽然觉得不仅不陌生了,而且特别亲切,因为佛陀的每句话,我都能用老师教法解释说明,都能拿出亲身实践体会给出证明,虽然自己的水平很低,根本谈不上什么实证境界,但是,就觉得这个奢摩他怎么修,我能从自己的体悟说明白了。
等等,且慢!我刚回过味儿来:难道我不知不觉中已经在修习奢摩他了吗?想想,还真是!每天收摄身心,学法读经,思维法义,对照观察自己日常中的起心动念,去除身心向外驰求的习气,努力保持一心向内,越来越能发现自身的缺点,越来越能深入捕捉到细微的情绪波动,剔除细微习气我执,这就是在修习奢摩他啊,虽然仅仅是入门级别,但是,总算不是门外汉了。
嘿嘿!老师教法太伟大了,就这么学完了啥也记不住地学法学法学法,我竟然不知不觉中进入奢摩他修行了,连我自己都没发现,简直是太奇妙了。哎呀,不行,我得站起来走几圈,冷静一下,确认一下,有点兴奋。
忽然明白了,难怪老师在点评同学的时候不止一次说,原话记不住了,大意是:谁谁谁,你不用懂很多道理,你也看不懂,但是你有一颗虔诚心,发自内心地坚信,这就特别好,你就抄法、听法、读法、弘法,一颗虔诚心,就够了,比那些一定要搞懂道理才肯相信的人强。因为,就算不懂很多道理,只要带着一颗虔诚心,天天认真学法,反观觉察,修心,努力践行无我利他、爱、宽恕,其实就是在实修了。就像我今天发现了自己在修奢摩他,如果我没跟这个名词对上,难道我就没修奢摩他吗?我们就默默按老师教导的去落实就行了,没准老师教的好多法门我们都已经在实修了,只是我们反应不过来法门的名称而已。管他什么名词,做就行了。老师不是还说过,这些名词、道理,是给那些佛学院的法师和大学教授讲的,他们需要讲道理才肯信。当时听到老师这句话我就对号了,这不,我一发现自己会了一个名词就兴奋了,唉,谁让咱所知障严重呢,接纳自己吧。
确实有点沾沾自喜,但是,更多的是为老师教法如此奇妙而兴奋,为信心倍增活力爆棚而兴奋!与老师同在,多么幸运!我们太有福了!
顶礼老师!
老师:很棒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