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教派里面有一种传承,就是对你的上师需要决对的信与绝对的虔诚。绝对信,并非指你人格的信。
所谓人格的信,纯属臆度。真正的信一定是灵魂的信,那种信源于你的灵魂,而非人格。
为什么说人格不能信?因为人格的本身就是业力习气的凝聚。它就如那湍急河水中的蝼蚁,随业流转,哪能有力量可言。
这里的信,非构建在人与人关系之上,而是一种横跨维度的信。
譬如你去寺庙,在谒见那庄严肃穆的佛像时,在那一瞬间心中升起的匍匐于地的臣服的觉受。
这样的信凌驾且超越于你的人格,此才是灵魂的信。这样的信才是正信。只有具足这样的信,你才不会被表相而带动。
在信的基础上,往上延伸,就需要虔诚了。虔诚就远没有信那么简单了。
单纯的信就是一个农村老太太,啥也不懂,她也能信,她虽然纯属迷信,但那个信能够永不退转,也能牵强算正信。
可是虔诚就不同了,虔诚除了信作为根基,还离不开对法义的通达。如果你的灵魂,不能识得真理,就如高楼的地基少了钢筋。
高楼的地基里缺少钢筋,高楼就没有抗震的能力。如果把信喻为虔诚的地基,那么对于法义的通达,就如在地基里面加入了钢筋。
只有具足这样的信,你的虔诚心才能真正升起。否则你的虔诚就如万丈高楼少了地基。
如信一样,虔诚非是你的人格在虔诚。不是张三虔诚李四,亦非是你虔诚老师。那样的虔诚只能算戏谑。
这样的虔诚就如你在潮水涨落的海边,用沙子堆砌了一个城堡,只要风起潮涌,它就会被冲刷干净。那个时候你的心灵或许连一粒沙都不会留下。
真正的虔诚他是一种本能。就如狗见到老虎就会害怕;就如狐狸见到狮子就会恐惧。
就如你恐惧死亡,就如你离不开呼吸。你无需思维无需动脑,自会本能地臣服。
譬如你某天乘坐飞机,在万米高空,飞机要失事。在那莫大恐惧当中,你忽然在飞机窗外,一瞥见到了传说里面的观世音。
祂慈悲祥瑞,庄严肃穆。祂手拿杨柳,轻拂甘露,你出于本能地那一瞬间心中升起的觉受。
那样的虔诚你是决绝的;那样的虔诚,你是没有选择的;那样的虔诚是你对自己生命的渴望;
那样的虔诚,亦如米勒日巴尊者向玛尔巴上师求法。那是灵魂对轮回的极度恐惧,那是灵魂对“生”的渴望。
那样的虔诚才是你真正的虔诚,且永不变易!
而我们今天学法,抚心自问,你的信,究竟有多少?你的虔诚究竟有多少?
今天祂开示了什么,明天有了一点变化。仅仅一点表相,心就跟着起伏。这样的信,仅是你人格的臆想;这样的虔诚仅是你人格的忖度。
这样的信,如那瓶中无根的花;这样的虔诚,亦如那水里的浮萍。在你的心中,永远不要把祂当成老师,一旦你心中想祂是你的老师,你就是在以人格把祂拉入了与你相同的维度。
那不仅是对祂的亵渎,也是对你灵魂的践踏。对祂你只有仰视,对祂你只有臣服。你进入寺庙,当你见到那庄严肃穆的佛像时,你的内心是什么体验,对祂就应该如是。
祂不是你人间的老师,而是救赎你灵魂的天父。祂不是你见到的那个人类的身体,祂对于你原本遥不可及。
你如果幻想你可以以你的人格见到祂,那纯属妄想。因为祂本来不在存在当中。你在心中如何仰望天堂之主?如何仰望神佛?你就该如何仰望祂!祂绝不是你心中的老师。
如果你带着这样的心,你内心就不会对祂有所索取。一颗真正无所求的心,才能算对祂真正地虔诚。
你对祂仅仅是仰望,是膜拜,是决绝的臣服。你的臣服就如狗臣服老虎,就如狐狸臣服狮子,那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身心灵的决绝地臣服。那样的臣服你就不会有索取。
只有当你真正对祂心无所求,那样的信才是正信!
只有当你真正对祂,心无所得,那样的虔诚,才是虔诚!
祂不是你人间的老师,而是你灵魂真正的救主!
M师兄:师兄,不要用拼音,老师开示过。
老师:应该是打字的时候,用的拼音,没有仔细看就放进去了。
老师: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