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修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

 

宗教,是基于人格认知基础,为满足人性需求,而展现的人间文化。

就好像,正餐之后的‘甜点零食’,是满足空虚情感的人性精神寄托。

换句话说:宗教必须为人类社会服务!

能带给人类情感抚慰,满足人类精神寄托,为人格描述美好前景。

这就是宗教的核心,成立的目的,存在的价值。

如果不能满足人心需求,无法满足人性渴望,宗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或者说:宗教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商品。

宗教文化等同于,哲学艺术类思想,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而形成的商品。

既然是商品,就一定有价格。

因此,我们看到寺院、教堂人满为患。

僧侣修士出卖神佛衍生品,日进斗金。

 

无可厚非。

宗教文化源于人间,服务人间,天经地义。

 

但是修行不同。

修行的目的,不是为满足人间人格的诉求。

而是借神佛的智慧,粉碎自我解脱生死的过程。

修行只需要真理,只要有佛陀留在人间的经典,修行者就可以自觉觉他。

修行,是瓦解心意自我,消融认知体系的进程。

绝对不是,以宗教文化,满足心意自我的过程。

这是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相互矛盾的两件事。

 

修行,就是修‘出离心’。

出离自我心意‘境界’,出离人格‘认知’体验。

出离身心感受‘命运’,出离生老病死之‘轮回’。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离幻即觉。

 

修行者,相对于沉浸在宗教文化中的人格而言,属于‘神灵’。

因为修行者的核心,是熄灭人格自我,而苏醒生命‘本来面目’。

不被心意人格所蒙蔽,不被肉身死亡而埋葬,不被自我认知所错觉。

在身心感受之中,心意头脑之内,自我认知的背后,苏醒灵魂清澈的感知。

随着感知灵魂的苏醒,人格心意的‘自我’,

会如同一件外套一样,从灵魂感知上脱落。

随着人格心意脱落,与自我相连接的,现实人间‘境界世界’也一同脱落。

 

细胞内的清澈‘感知’,不再被人间的‘自我’心意捆缚。

灵魂宇宙中无限、无量的生命‘境界宇宙’,会清晰浮现。

修行者解脱了现实人体内,心意人格的‘生死相续’境界。

就不可能,随这具肉身细胞的,新陈代谢的衰败而‘死亡’。

 

不随身心意识的消逝,而被动无奈进入‘死亡’黑暗的,

就是修行者身心细胞内,超越生死轮回的生命觉醒之光。

灵魂宇宙中的生命纯光,才是人间修行者的真实‘身体’。

纯光生命,相对人类宗教的文化传承者而言,就是神灵。

 

宗教,是人类精神领域中的‘消费品’。

修行,是灵魂破茧成蝶的‘解脱之路’。

 

宗教,源于人间,服务人类,可以买卖。

修行,源于神佛,救赎灵魂,无价无求。”——《区别》2024-10-17

 

宗教与修行是两条平行线,目的、本质和价值完全不同。宗教:服务人性的人间文化;修行:服务人性的觉醒之路。在热衷于宗教活动、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真正的修行是一条内求觉醒、脱离人格自我的道路。

 

修行之路漫漫,我誓愿紧紧跟随您!您是我心中真正的真神佛菩萨,是我解脱的依怙。祈请您加持,让我这颗心能永远跟上您的脚步,永不退转!!!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