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智慧的意思,智慧是以宇宙体系呈现出来。而宇宙体系,可不是你们认为,你们人类认为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有星云、星系、外太空,这种无限推广。你们所认为的这个宇宙体系,只是一层物质的叠加而已。

 

而在佛的宇宙体系里面,是无穷无尽更深邃的。祂不光是有分子这一层物质叠加出来的,什么银河系、太阳系,星云、星系、外太空,还有原子,还有质子,还有夸克,还有暗宇宙、暗能量的叠加和这种震荡,浮现出来的更加微观、更加灿烂的那种华藏宇宙。华藏宇宙是纯生命的宇宙。

 

哎呀,不是,这个,我每次讲到佛的世界的时候,我就词穷了。因为人类的语言啊,它是平面的,你们知道吗,就是平面的。就是我跟这个餐巾纸是相对比的,这个就是你们知道的空间,你知道吗?就说是你们知道的空间,一定是现象,知道吧?因为有这个物质,因为有这个餐巾纸,才会有周边的空间嘛。餐巾纸跟这个空间是相对的,知道吧,明白了吧?

 

就是你们人类的思维一定是平面的,因为有你们平面的分别和聚合思维,才投射出来了外界看到的这个空间和这餐巾纸嘛。所以你们的认知和你们的意识,一定是在一个层次当中。你们不可能看到这个餐巾纸的时候,看到这个餐巾纸,纸里面的纤维吧,你们看不到吧?你们看不到这个餐巾纸纤维里面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吧,你们看不到吧?你们看不到每一个分子里面蕴含的质子、原子、夸克吧,你们看不到吧?可是你们不知道,那个夸克里面,就蕴含着整体的宇宙。

 

但是在觉性当中,在75岁之后那个觉性当中,那个觉性呈现出来的宇宙,就是由无限细腻、无限细腻的那种能量和暗能量,所呈现出来的,暗能量内在蕴含的整个十法界、整个佛的世界的,从最低到最高,从最深到最浅,从最表面到最深邃的,所有无限宇宙体系的全貌,都在一个华藏世界的微粒当中圆满呈现。

 

华藏世界,用两句话可以概括出来啊。第一个,‘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就第一条,就是祂里面,华藏宇宙是无内无外的。第二个是,‘过去即未来,未来即过去’。这两句话没有人能解的,这个不是人类可以解释的事,这个是实相。

 

但是我在自检的时候,看到75岁,就一过75岁,一进入1月1号,一过75岁,所有的灵性生命,纯生命的宇宙终极意识,所有的灵性生命,那种爱与温暖的生命质量,纯光的无限、亘古、原始的光明宇宙,全部就被挡在了1月1号之前。而1月1号之后这个时间点上,往后就是整个的华藏宇宙。那看到祂的时候的话,哎呦,那真是,无限地巍峨、无限地庄严、无限地神圣、无限地肃穆。原来一尊佛,不是一个个体的生命,而是一个无穷尽的宇宙体系。

 

然后,又继续察看祂75岁到85岁。我只能说是,这个时间啊,时间不是你们理解到的,那个钟表上的指针的走动。时间是一段空间距离,空间距离称为‘时间’。

 

然后再继续再追查,我想看自己死的时候,这具身体死的时候什么样子呢?嘿,一到85岁之后,连华藏宇宙都没有了。85岁之后,就是85岁到96岁这10年,‘祂’就在这儿。85岁到96岁是悲能——无形无相、无色无味、无体无状,渗透一切、圆满一切,当下就是‘祂’。就包括现在此时此刻,就是‘祂’的圆满。

 

我们现在,就在‘祂’之内,‘祂’就在我们的身心灵之中。‘祂’渗透在75岁到85岁的那个佛、大菩萨的身心当中,以佛的智慧,呈现出来了华藏宇宙。‘祂’渗透在60岁到70岁的,这个天堂之主的亘古永恒的纯光之中,以纯光纯爱呈现出来终极意识的浩瀚。‘祂’渗透在51岁,就像今天,到60岁的,这个明亮的境界的修行人当中,以这个修行者的自检,以这个修行者对于身体的排斥,对于身体保持距离的这种清净,呈现出来了修行道路。

 

‘祂’以这具身体之内,51岁之前,就是48岁到我刚出生的这段纯黑暗的时间,透过纯黑暗那个人的身心灵、身语意的分别,呈现出来了,因果相续、缘起缘灭的生命的沉沦,但是‘祂’本身并没有沉沦。‘祂’渗透在一切之中。我在看到‘祂’的时候,‘祂’就在当下。‘祂’在看着我在看着‘祂’,但是‘祂’却顺着我看到‘祂’的眼光,在我的身心当中,呈现出来了,‘祂’究竟圆满的平等悲能。

 

没有人,没有任何人喜欢自己衰老的。我恨不得这具身体赶快衰老,那个才是我,你知道吗?那个才是真正的我。我恨不得这具身体赶快赶快,到了我90岁之后。那时候这具身体之内,就熄灭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祂’究竟慈悲、圆觉普照、平等周遍。就在此时此刻,就是‘祂’当下的圆满。那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爱的温暖《使命(上)》2025-07-25

 

“什么是修行者?修行者,就是依据佛知见,去纠正自己身心的人。但是核心是,你要对佛知见,绝对地虔诚。就是有对真理虔诚的心,并且以一生的身家性命,去信仰真理的人,称为‘修行者’。

 

修行者在修行过程当中,依据信仰的纯洁,净化了心识内在对自我维护的恐惧;当你的心扉敞开了,忏悔自己累生累世造的这些罪业,并且忏悔完了之后,以一颗忏悔的真心,去恪守信仰的纯洁,这就称为‘持戒’了。

 

持戒,持的并不是,我不干这个,不干那个啊——‘杀盗淫妄酒’不干,然后也不穿绫罗绸缎,也不住高床广榻,出门也不坐车,不是这东西。修行者的戒律,只有一个:只爱神佛,不爱自己。就是‘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这个就是修行者的戒律,唯一的戒律,终身的戒律,最根本的戒律,也是最高的戒律。只爱神佛,爱到你没有自己,只有神佛的生命的慈悲与智慧存在,这个叫‘修行者’。

 

那么,当对于神佛无限的虔诚跟热爱,大过了对自我维护的热爱,自我维护的恐惧,在信仰的安宁与纯净当中,被熄灭了,被分解了,被透明了,最终自我消失了;那么敞开的心扉当中、之内,就不再会有自我人格对于见精的遮蔽了,见精就会自内而外,透过人的认知,折射出来心光,这个就叫‘奢摩他’。这个就变成了,境界与你的人格自我的这种表层的意识啊,同步同时存在的,这个就是修行者已经变成了,开始有境界的一个行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你的内在对于你的先天的、原始的这种见精,呈现出来的心光的熟悉,慢慢地,心光当中的纯净、无念,内心的无私和纯澈的这种体验,成为你自己,也就说境界成为了你生命的主体。”——爱的温暖《大菩萨》2024-03-01

 

“什么是修行者了吗?我就是——只爱真理,不爱自己。只有我这样的修行者,才有能力、才有胆量去直面死亡。因为我知道这个宇宙,他是一个现象宇宙,这个身体只是一种业障身体。在现象宇宙和业障身体之下,全部都是神佛的智慧,所浮现出来的华藏世界。在一切生命的心语意、身心灵自我的感受之下,全部都是那一尊悲能慈悲气息无限的包容与接纳。

 

这条路我走通了,知道吗?我付出自己的一生,我走通了这条路。今天我就想给这位大哥说,两句话,记住了:这个宇宙不是你们看到的物质宇宙,这个宇宙是神佛的宇宙,这个宇宙是属于神佛的;第二点,不要怕死,我接着你。

 

你活着,我会继续引导你在信仰的这条道路上升华。去做一些积累功德的事,去净化你的灵魂。当你离开身体的时候,不要怕,相信我,我会接着你。这句话,是以我一个修行者的智慧、威德、品质,为你们保证的。等你死的时候,我会接着你。这句话是在‘祂’,在那个究竟悲能的十方圆满的、十方如来的见证下,我为人类做的保障,为整个人类面临死亡的灵魂做的保障。我只需要你一颗决绝的、彻底的、虔诚的、信仰的、信赖的心而已。”——爱的温暖《救主》2025-05-01

 

“什么是修行呢?对于神而言,对于一个觉醒的生命而言,所谓的修行,就是神佛对灵魂的直接救赎,那个叫修行。你只需要敞开你的心灵,完全诚服,就可以了。

 

你们知道在国内的话,宗教里面流传的那些经书啊,叫显宗的那些经书,禅宗七经,祂是可以广为普世的。为什么呢?祂里面讲的是道理,讲的是法义,是那些对于人生现象百态的分析——层层层层的那种剖析、分析,像《楞严经》《圆觉经》那样的。

 

那种真正的大乘法义的经典,可以将人的意识、心识、心灵,内在的感受、感知、认知,剖析得非常清晰,因为祂说的是实相,所以祂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任何人,无论任何环境,把祂讲出来,那个就是真理。真理是不可能被任何外道知见所扭曲的。但是,这些法义,不能让你从生死当中解脱,因为生死不是‘道理’构成的。

 

生死是人的体验中的,细腻的记忆和习气的沉淀而构成的,那个地方没有道理的,因为那个地方没有思维。在生死的黑暗当中,只有构成人格的,极尽细腻的习气的记忆和细念的分别,在推动着生命的境界的相续,那个是极其极其绝望的事情。

 

生死在修行者来看,在今天这个修行者来看,人类的生死是一件不可能解脱的事,不要想这件事情了。你们就是在人世间,做一些善功德,做一些有为的善法,为自己的,不能从生死当中解脱的心灵的状态,塑造一个美好的,相对于黑暗而言,光明的一种境界,那个就足够了。

 

在生死当中解脱,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人间必须得要有真正的大菩萨和佛降世,因为祂们是纯粹的生命。纯生命,祂是不被人的人格意识所理解的,同时,祂也不可能被人的心识经验和体验习气所检验的,就像是黑暗没有办法检验光一样。”——爱的温暖《苏醒》2024-02-22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一切荣耀皆归于圣光如来。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信仰一定是跟生命挂在一起的。”(爱的温暖《时间》2024-02-12)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五体投地叩拜圣光如来怜悯救赎!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