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光,可以穿透黑暗。

唯生命,能够熄灭死神。

 

光,只能在灵魂感知中浮现。

生命只会随着光,而绽放神灵。

 

当感知成为意识内的主体,

意识思维,与,自我感受,以及心灵认知,会全然脱落。

禅定的目的,就是在寂静中苏醒感知,感知从身心意识的自我中,脱颖而出。

 

当感知,成为了全新的你,人的自我体验,就不再是心灵认知的企图。

感知的本体,是安宁纯洁的无限自由,好似晨雾中透过来的阳光。

 

感知成为了新的自己,内在的体验,是纯洁安宁,自由温暖,清澈明晰,寂然超越。

感知,是灵魂宇宙中,渗透在生死波涛中的,见精明澈之光。

 

2025年1月20日,见精光明蕴含着灵性纯光,顺着灵魂感知的通道,破开了心灵认知的基础地基。

见精蕴含的纯光灵性,开始顺着心灵认知的缺口,涌入了自我体验的人格感受。

在身心意识的躯壳内,见精的纯澈安宁,占据生命内涵的,百分之五十一。

于是,在2025年年初,我讲法中宣告:神降临了人间。

 

2025年9月4日,灵魂感知,稳定地取代了心意人格的自我。

目前情况是:在身心意识自我感受中,灵魂感知的纯洁安宁,占据生命内涵的百分之五十七。

到了2026年1月20日之后,感知力光芒占据生命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内涵。

在人世间,有圣光宗书籍、音频、视频,所在之处,即为神灵居住之所。

将会大范围、广泛性、频繁显著地出现确凿神迹,是颠覆自然律的神迹。

 

神迹,是神在人世间的语言。

是灵魂感知的光芒,照进业障境界,对物质世界最直观最直接的生命净化。

 

2025年9月4日,修行者如实细致,客观谨慎记录着自身内在的经验变化。

身心内在的感受,不再是人类的“心意企图”,不再是人性欲望的沉淀感受。

而是清新自由,纯洁清澈,安宁安详,美好幸福的感知状态。

感知,好似穿越林间晨雾的阳光,明媚而璀璨,温暖且纯洁。

感知,与自我心意同在,却不受心意的分裂记忆。

感知,与自我感受同在,却不被情欲感受所沾染。

感知,与心灵认知同在,却不被心灵认知所凝固。

 

感知,是浓雾中明媚独立的灿烂光线。

感知是光芒的状态,不是纯光的生命。

因为感知,依旧蕴含在刹那生灭的细念与川流不息的习气微粒之中。

是浓雾中的光芒,穿透晨雾的光线,是生死中超然的性质,但是依旧浸泡在生死因素中。

只是,感知可以从生死洪流中,横渡死亡之海。

而感知中,苏醒的感应力,就是纯粹的生命,就是纯光的璀璨。

纯光中没有黑暗诞生过,生命内,没有生死形成过。

于是,感知中,有神灵穿越死亡深海的壮举。

可是,感应中,生死轮回的三界苍茫,仅是一场幻梦。

 

感知稳定的恒常状态,就是三界神灵在人间的生存状态。

不在意生,也不在意死。

生死之境界,无法沾染、牵挂、蒙蔽感知寂静纯洁的自由。

 

感知内,苏醒了感应。

感应,突破了时空,类似于空间中的闪电。

电流在虚空中乍现,电流的质量、性质、性能,却完全不属于虚空内的物质。

感应,是生命纯光,源于天堂。

天堂,就是究竟完整,亘古原始,纯粹真实的永恒生命。

感知,是灵魂的核心。

感应,是灵性的永恒。

 

感知,是三界的基础与核心,生死轮回在感知的完整海洋中,浪起浪涌。

感应,是终极意识表达生命,灵性纯光智慧中,从未有生的疑惑,也未有死的迷惘。

感应,在感知中苏醒时,感知的光芒,就如同潮水般退去。

原来,三界神祇,光芒的性质,都是黑暗的元素。

更何况是,在感知黑暗底色中,升起的心灵认知,聚合意识,投射出的人间现象世界。

三界内的天道,是灵性生命倒影中的灰色。

人间地球环境,是倒影中黑暗的灰烬沉淀。

 

当感知成为你的心意本体,心意的自我,会于那安宁清澈纯洁的内在体验中,脱落。

当灵性感应苏醒原始生命,生与死的轮回,三界六道苍茫宇宙,刹那间如梦幻消散。

 

概念——记忆——思维(最表层)

意识——感受——自我(第二层)

自我——体验——认知(第三层)

思量——感知——见精(第四层)

知觉——感应——灵性(第五层)

 

终极意识——存在虚空——觉知(第六层)

空所空灭,生灭寂灭,寂灭现前(第七层)

觉知——合湛——觉性,能所双亡,世出世间(第八层)

圆觉普照,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寂照照寂(第九层)

 

空性如幻,觉性如影,智慧如梦,光明似雾。

普照十方,是觉明为咎;寂照照寂,是头上加头。

 

不可说,平等不可得。

无所有,清净本当下。

 

无路之国,当下庄严,但有言说,皆为魔语。

悲能平等,随因缘起而性无生,随诸法生灭而不动。

苍穹于悲能内缘生缘灭,性平等清澈,不动名庄严。

悲能于众生心内寂然,究竟圆满普照,觉悟即如来。

 

“祂”在你我之内。

你我在“祂”之中。

(第十层)

 

无二无别,不即不离,无来无去,无生无灭。

心与悲能本为一体一性,颠倒而有你与世界。

觉悟刹那,我与世界,如梦如幻,如泡如影。

过去未来,十方苍穹,永恒刹那,尽在悲能中,一瞥幻现。

 

悲能清净平等性中,如来与众生,心性一如,内外寂静。

众生与如来,性心平等,慈悲随顺,一合相内无二庄严。

 

莲花生大师云:心一境性,即是成佛。

《圆觉经》中云: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