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清朝的一个秀才所作,主题就是听话,无条件的服从。只强调无条件的服从,就会产生十分有害的后果,人的本性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压抑,虚伪将取代真诚,根本不会有气宇轩昂的骏马。
《弟子规》引用圣人的著述,而摒弃圣人的心法,以一锤定音的方式生硬说教、臧否万行,借圣人之势自立章程,违背了圣教之信、解、行、证的次第。自这个《弟子规》诞生以来,我们看到他同朝代的大学问者纪晓岚、刘墉没有弘扬过,民国时代的印光大师、虚云大师也没有弘扬过,著名的民间教育家王凤仪更是半个字没有提过这个《弟子规》。
这一点大家可以自己读一下记录善人一生的最重要的书《王凤仪年谱与语录》,没有半个字提过这个《弟子规》,现代的南某,讲《中庸》,讲《大学》,讲《论语》,但是就是没讲过《弟子规》,不仅仅没提过《弟子规》,甚至还反对《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清朝秀才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我看也是因为这本书满足了很多人想约束弟子、子女,以达到听其摆布的贪心。因为这本书是约束弟子的,而不是约束他们的。他们可以乱做,而弟子就得听他的。
下面,看一看《弟子规》到底说了些什么:
《弟子规》中说“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一再强调明哲保身,只顾自己。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看见不合理的事情,不能挺身而出,不是勇敢行为。
书中不仅不分好事、坏事,一律视作与己无关,不去多管。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事,勿佞巧”。叫孩子们不要多说话,话说多了会招惹是非。谨小慎微的结果是丧失活力,在诸多方面一事无成。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前两条体现了隐恶扬善的美德,姑且不论,而“道人善,即是善”这句话问题很大,我们知道这个社会有太多时候言不由衷,明明不好,也说好,难道这是善吗?“扬人恶,既是恶”这句话也太片面,太绝对,更是误导无数人,这个社会恶事太多了,难道揭露、公布,都是恶吗?
可以说作者单纯地强调了隐恶扬善,而忽略了惩恶扬善。
“隐”恶扬善是美德,但是“惩”恶扬善也是必须的。这个社会不能再姑息养奸了,否则恶人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单纯强调隐恶扬善的人,十有八九自己就是大恶人,要不就是极度愚痴、食古不化的人。
现实中发现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
儒家讲智、仁、勇,可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西方人讲,如果你失去财富,你失去了一些;如果你失去健康,你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了一切,此言不虚。
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孩子一旦犯了错(是否犯了错,还要研究,多数情况下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还有就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大人的习惯),大人总是说:“犯了《弟子规》中的哪一条?”给孩子上纲上线,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经典是极其反感的。父辈可以任意对待儿辈,儿辈不能有任何不满的表示;由于父辈的任何错误行为都不受追究,儿辈的自由便化为乌有,这是对真正儒家学说极大的误解。
《弟子规》是当时皇权、神权下的产物,满族人以几十万人统治亿万汉族人,他们内心是恐惧的,统治者需要顺民、傀儡、奴隶,所以《弟子规》一诞生,就受到皇家大力追捧,在《弟子规》熏陶下,百年后的清朝成了最腐败无能的政权,百万清军面对2万多八国联军,成了百万绵羊。
《弟子规》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勿”,有43处之多。这种教训、诫条式的口吻,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原则相反。《弟子规》倒是能教出老实听话的孩子,却很难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弟子规》禁锢孩子的心灵,只强调对长辈的绝对服从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却不分青红皂白,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会把凡是有悖祖宗遗训的想法都认为是异端邪说,凡是不符合传统习惯的行为都是忤逆。于是,墨守成规受到鼓励,创造革新被视为越轨,进步精神被彻底扼杀,社会停滞不前成为必然。
老师: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