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识颂释

 

一、首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前五种感觉官的见闻觉知,全由第六识来了解分别;善恶的造作,是非的分辨,美丑的观感,自他的争执,全是第六识的作用。所以,第六识可以说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
前五识依于五净色根,所依的是色 (物质) 法之根; 第六识依于意根 (第七末那识) ,依的是心 (精神) 法之根。
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种色境,是现量、性境,第六识缘法境 (宇宙万法) ,通于三境、三量、三性、三受,且于缘法境时,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而《八识规矩颂》则是大师在译经数十载之后,将其在唯识学上的心得之菁华笔之于书。”
“八识规矩颂与心经一样,都是表面上看来很简单,其实都是在阐发佛法中最甚深、最究竟的道理,只不过心经是从‘性’上来说,而八识规矩颂却是从‘相’上来讲;而且二者都是从最基本的道理讲起,最后都是入于最甚深的具如究竟之理。”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

 

《消逝》(2023-08-30)原文:

 

“人类,是由意识与人格构成的。

 

自我意识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头脑意识,第二是心灵认知,由心灵认知推动头脑意识,形成对具体现象的分别概念,概念相续形成记忆,记忆与意识相续形成思维;思维牵动心灵认知,聚合意识形成‘名相’,认知对意识概念,以及心灵体验的‘确认’,形成‘自我意识’,也就是我执识。”

 

(* 修行者从认知心理角度解释,凡夫对境生心的过程。七识染污前六识分别取著外境,再回熏到八识。)

 

(一)三性
善、恶、无记三性,当心识生起,一念济世利人之心生起,十一个善心所与之相应,则为善法;
如一念损人利己之心生起,二十六个烦恼心所与之相应,则为恶法;
如独头意识作意筹度,或利人或利己,亦通于善恶,如独头意识任由意念游走,既无有益人群之心,亦无谋己私利之意,就成为无记法。

 

(二)三量
现量、比量、非量。量是认识、知识,也是测量的准绳。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于以秤量物。唯识学立有三量,是明心识所具的量度。
在我人的心识活动中,能认识的作用是识,所认识的物件是境,在此能认识与所认识之间,心识是能量,所认识之境是所量,此能所之间,有识量的生起。
前五量唯是现量,第六识五俱意识初起,第一刹那是现量,第二念即堕入比量。独头意识中的定位意识是现量,梦中意识是非量,散位意识通于三量。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消逝》(2023-08-30)原文:

 

“因为构成自我意识的基础,是心灵认知与头脑意识,这两者都是‘分别见’,因分别而有确定,确定投射出了‘固有之相’;因意识而有概念,因概念而投射出‘具体的名’。

 

于是,人类所见的世界,从来只是‘名称与现象’;或者说,现实物质客观世界,就是‘人格意识’中的,认知与意识,投射出来的‘想象’。”

 

(* 修行者的宽恕教法,不同于当今泛滥的灵修及普通人的理解认知,是建立在佛法究竟智慧上的法门,强调既宽恕我投射出的幻境,更宽恕投射出对境的当下的我,能所双亡,心空法灭。
接纳一切的当下,不再起念分别,不会再熏识成种,没有种子相续,业识渐渐清净。)

 

1.现量: 现量是能缘之心,量所缘之境,不起分别计度所获之量果。但现量之境,要具备三个条件,即
一者是现在,以简别于过去或未来。
二者心识认识的物件必须要显现出来,亦即必须是现行位之法,在种子位不能成为现量。
三者现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心与所量之境,二者俱是明白现前,和合俱有。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谓当下显现的各种境,不带名言(离于名字、言语) 、无筹度心(不起分别、计着之心) 、亲得法体(直接体得法之本然之性) ,称为现量,或现量境界。现在所说的前五识,就是现量境界。因为前五识对五尘,只有最基本的认知(了别) ,这种认知系在根尘相接的第一剎那产生,是最‘原始’、最‘素朴’的认知,系毫不杂名言乃至一切妄想、分别、联想、爱憎、取舍、美丑妍媸等价值判断。只单纯是对彼法本身本质的认知,称为现量。”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

 

2.比量: 心识所量度的物件,没有呈现在前,但可藉著知识经验,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如见山上有烟,推知该处必有火; 见墙外有双角,推知墙外有牛。(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消逝》(2023-08-30)原文:

 

“再说‘人格’,人格是心灵认知,对人生经历的感受记忆;因心灵认知对意识摄取的现象,形成了确定的认知,认知固化了‘确定’的名相,进而认知对名相形成了体验,体验的细腻记忆形成感受,感受推动头脑意识,意识在感受的推动下,对认知所确定的名相,形成了具体的概念,因此,我们头脑中储存的一切‘概念’名词之下,都对应着心灵认知储存的‘体验’。

 

认知固化体验,形成确定感:我眼前看到一瓶水,我喝过水,触碰过水,体验过水,理解水的性质,概念知道水的作用,于是眼前这一瓶‘矿泉水’的现象,就固化了心灵认知。”

 

(* 修行者教言中的“认知”,是分别计度后的凝固存在,是八识受熏再由七识传回,染污前六识的过程。
故修行者常提醒,对于三界幻象,淡化认知体验,只是经历,一切接纳,不再念念分别相续形成境界。从唯识讲,也就不易落比量非量,再熏识种,识田渐渐清净。)

 

3.非量: 此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是于所缘之境,以错觉之心错为分别所获致之量果,如见绳以为是蛇,见骡误认为马,都属于非量。
八识缘境,前五识量度之境,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此时无分别心,不杂名言,所以是现量。例如眼识缘色,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不缘长短方圆之假色、及取舍伸屈之形色。
但当五俱意识生起,有了分别,就堕入比量或非量了。第六识通于三量,在五俱意识初起刹那,也是现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别,即是比量或非量。
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自我,唯是非量。
第八识缘根身、器界、种子,唯是现量。
前五识唯是现量,第六识五俱意识初起,第一刹那是现量,第二念即堕入比量。独头意识中的定位意识是现量,梦中意识是非量,散位意识通于三量。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 修行者自证圣智,常言“当下”,对于三界说时间起因空间摇曳,法界则无生。
不起分别的第二念,何来比量的过去未来?是知时间虚妄相。
若无对待而称的过去未来,何名“当下”,是知名相比量,皆是虚妄。
大菩萨随缘应化时,“刹那”可延至“永恒”,幻法度幻众,游戏水月道场。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如祂“一瞥”,就有了今生娑婆的修行者,以及未来成就的佛国刹土;以及过去无始劫前发愿修行的、无数不同纬度空间的修行者,以及这些修行者未来成就的佛国刹土。都是修行者苏醒“祂”前,在心影中流浪的足迹。

 

一念三千,梦里明明有六趣。
苏醒“祂”,当下,未曾发生。)

 

《消逝》(2023-08-30)原文:

 

“随着人类‘乌龟壳’的脱落,思量心中,极尽细腻的细念,细念与细念之间,刹那间相续的‘间隙’中,透过来无限纯洁生命的极耀之光。

 

思量心蕴含着妄想细念,细念中却蕴含着‘灵性光明’。

 

当人类的生命境界,整体的乌龟壳脱落时,修行者内在的微妙经验,是‘苏醒’的状态;就好像你昨晚七点就上床睡觉,睡到今早十点钟,身心在深度睡眠中彻底休息好了,你虽然没有睁开眼睛,身体依旧保持着睡眠状态,可是你的心意,在躺着的身体中,已经处于‘苏醒’后的觉醒状态。”

 

(* “净极光通达”。法界空明觉照透过觉知存在,折现出灵性光明的体证。
三十年在磨难中破除自我的修行,渐转无分别智,累世有漏异熟释放,八识逐渐清净后的自心现量。
“八识缘境,前五识量度之境,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此时无分别心,不杂名言,所以是现量。”(参见上面讲记内容) )

 

(三)三境
境,一般说来,是感官与心识所认识的物件,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缘虑了别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境又称六尘,这即是我人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但在唯识学上,不以此客观世界是识外之境,而是八识变现的相分。唯识家以八识变现尘境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三类境,即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原来一切有情,各有八识,而一切识,皆为能变。八识变现的方式有两类,一是因缘变,一是分别变。
所谓因缘变,是能缘的心,任运而起 (任由因缘,非由作意筹度,称因缘变) ,其所变现的相分,是实种所生 (不与见分同种生起) 。
分别变者,是随著心识分别势力而变现 (其变现的相分,不是实种所生,是随著见分种子生起) 。其所变之境,也就是八识的相分。
前五识、第八识的相分,都是因缘变; 第六识的独散意识 (不包括五俱意识) 的相分,和第七识的相分,都是分别变。因缘变所变的相分,是性境;分别变所变的相分,是带质境或独影境。如下:

 

1.性境之性,是“实”的意思,亦可说是现前的实境。性境是实种(色法种子)所生,是以因缘变而变现,不是随第七识的“非量”认知,或第六识的分别心幻化假设,亦不是已落谢的六尘影子。性境有三个条件:
(1)是实种所生: 前五识的相分,第六识五俱意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所缘的全是色法,都是实种所生。
(2)有实体之用: 色法有质碍性,有其实用。
(3)现量所证: 现量有三个条件,一者现前显现,二者非构思所成,三者不是在错乱情形下所见。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性,是实之义,也就是实在、实有的根尘之境,如地、水、火、风四大,与色、香、味、触四尘(或称四微);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这八法皆是有体的实相分,故称为性境;它们是从实种生,有实体用,故称为实。性境是前五识所缘之境。”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2.独影境,独者简别于本质; 影者影像,即是相分,合而言之,就是没有本质的相分。这是能缘之心的虚妄分别而变起之境,它没有本质,仅为影像。如第六意识虚妄分别、以想像力变起龟毛、兔角的幻影。独影境不是色法实种所生,而是第六识见分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随心(第六识见分)生起。

 

3.带质境:带质境即是此境兼带本质。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是实种所生,有其所依的本质,而不能如实的为见分所认知者。如第七识之见分,缘第八识的见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其相分),为常、一、主宰的自我,第八识见分不是自我,而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此称为“真带质”,所谓“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又如第六识缘草绳误为是蛇,草绳固有其本质,但并不是蛇,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此称作 :“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此为意识与前五识俱起,于五尘境上,能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其有尘相之质可分别,故称为带质。
又,第六意识取前五识落谢的影子,再加以分别其美、丑、好、恶等,以其所取的前五识落谢之影像中,本含五尘之质,现在六识缘这些影像,便间接地带有五尘之质,故称为带质境。‘带’者,兼带、含有之义。故带质境是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因它不如‘性境’之直接缘有本质的尘境,又不如‘独影境’的缘毫无实体的相分,而是间接缘含有本质相分的心心所法。
前五识所缘之境,即是有实质的相分境,亦即是性境。”——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 这些唯识基础太重要。对照从修行者十多年的修行记录,不难判断证量的真实不虚!修行者体证过程的文字记录,是实语、如语、不诳语。

 

修行者,带着“祂”的记忆,
修行后,自心现量呈现出:三界能量宇宙,小我能量宇宙,圣光世界,华藏世界,一合相的天堂,以及出现蓝发金身及肋侍菩萨。
都是因缘变的色法实种所变,现量性境。
近期,修行者自现天帝身,收服欲界魔王,是圣光透至欲界,累世欲界有漏习气业种的色法实种现行。

 

三十年,正见正思维正精进,破除自我维护,“六七因中转”;
转识成智,无分别智现前,“五八果上圆”。
修行还在圆满中,所以色法实种还在因缘变,智境上,五识八识的相分还在拓展广度净度,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所以修行者以无分别智的后得智确认,能量宇宙是虚妄幻影,灵性天堂才具永恒生命性。)

 

(四)三界
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有情业力招感的依报,意识行入相粗显,远非他识可及。虽然前五识能增强意识造业作用,但实际上牵引果报体受报的,仍是由第六识负责。意识通于三界,若造作五趣杂业,则业力寄托的果报体 (第八识) 就落欲果;若造作四禅定业,果报体即落入色界; 若造作四空定业,则落入无色界。果报识在三界轮回,以造作的业力而定。所以鉴因知果,事先便有迹象可寻,此即是“三界轮时亦易可知”也。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消逝》( 2023-08-30)原文:

 

“目前的状态,是生命天堂取代‘思量心’,超度三界灵魂的开始。

 

仰望天堂,真实是生命的永恒。
忽略死亡,自我是心灵的迷失。

 

地上的灵魂,仰望天堂的神圣。
践行宽恕的信仰,是拉住了圣主的手。
天堂圣光于生命微观中,就展开救赎。”

 

(*修行者证量提升,圣灵天堂开始救赎三界内众生的灵魂,永出分段生死。)

 

(五)相应心所
指“王所相应”,即是心王与心所相应的情形。心王有八个,心所有五十一个,在八个心王中,唯一与五十一个心所全体相应的,只有第六识。
心所五十一个,分为六位。
┌遍行心所五
├别境心所五
├善心所十一: 信、惭、愧、无贪、
│ 无嗔、无痴、精进、轻
│ 安、 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心所六: 贪、嗔、痴、 │ 慢、疑、恶见。
六位心所┼随烦恼心所二十: 又分为三类:
│ 1、小随烦恼十: 忿、恨、覆、
│ 恼、嫉、悭、诳、谄、害、骄。
│ 2、中随烦恼二: 无惭、无愧。
│ 3、大随烦恼八: 昏沉、掉举、
│ 不信、懈怠、放逸、散乱、
│ 失念、不知知。
└不定心所四: 悔、眠、寻、伺。

 

1.遍行心所; 五个,触、作意、受、想、思。遍行二字,是周遍起行的意思。
心若生时,此五心所相应俱起。它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它
通于一切心——八识心王;
通于一切时——过去、未来、现在;
一切性——善、恶、无记;
一切地——三界九地。

 

(1)触:五根与五境接触 (触) 而生识,根、境、识“三和”就名为触。<百法明门论> 曰 :“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触与作意,有时互为先后。
( 2)作意:就是注意,因根、境、识的三和而引起注意,或先注意而生起触。论曰 :“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语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可见心识了别外境,须以作意为前导。
(3)受: 受是感受,心识领纳顺违之境生受。论曰 :“谓领纳违顺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受有三种,领纳顺境名乐受,领纳违境名苦受,领纳非顺非违境名舍受。若再加忧、喜二受,就称为五受。
(4)想: 想是认识作用,论曰 :“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就是于一切相上生起分别,再加上名称。如谓此是瓶、此是钵等。
(5)思: 思是造作的意思,论曰 :“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思有三种,曰审虑思、决定思、动发胜思,它于是非善恶,筹量其可行不可行,决定之后,驱役自心,造作邪正善恶之业。其实这就是我人的意志作用。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了解“五遍行”心所,对于心性实修很重要。以下摘文供参考:
八个识都有五遍行,就算在一念不生时,五遍行还是在。会以为入了定什么都不知道,那就错了。修行成功了,五遍行转过来也就是五方佛:
西方阿弥陀佛:作意所生成
东方药师佛:触所生
南方宝生佛:受所生
北方不空如来:思所生
中央毗卢遮那佛:想所生
转识成智,就成为五方佛性。唯识同其他教理不同,它是逻辑分析,要修行必须要知道五遍行的道理。 ——网摘)

 

2.别境心所: 欲、胜解、念、定、慧。
别境心所,是以其所缘之境各各不同,非如遍行心所同缘一境,故称别境。
遍行心所是心识生起时,五心所相继生起。别境心所是专对某种特别情况,继五遍行心所之后,个别生起。

 

(1)欲: 欲是“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因此希求就有了善恶染净之分,希望成佛作祖,当然是净欲,追求财、色、名、食、睡,就是染欲了。
(2)胜解: 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对外境起决定性的理解。即于邪正善恶境,既经决定,必如此作,不可引转。所以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没有胜解。
(3)念: 念是记忆,即是对经历过的事明记不忘,叫做念。
(4)定: 定是三昧,译曰正定。心注一境而不散乱,叫做定。
(5)慧: 智慧能断除疑惑,这种慧是由定而发,所以对于善恶是非,能取得决定性的简择。

 

如果善、烦恼心所全不与第六识相应,或相应后退出,这时唯有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与第六识相应。善、烦恼两类心所,体性相违,决不能同时生起。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 以上唯识概念很繁复,不必熟记名相,但有必要了解。每一起心动念,都会返熏八识,久成习气新种。心性功夫做得越细,自检身心,就不会习气出现,而无觉察。
修行者强调,一切只是经历,无挂就不会相续形成境界。念念能觉知自心现量,就是修行者强调实修中的,佛法“四念住”法门。

 

修行者教言中,对于虔诚的“认知”,以及温暖的“体验”,却强调加强,这是对六识遍行及别境心所的强化。如同闻思修,从分别法义得正知见,进行正思维,指导心行,以第六识心所的力用降伏七识的执着。
久久熏习增上,转变习气人格,在顺逆对境中,六识就能不受染污,迅速做出正确抉择,这也是六七因中转的原因。

 

教言后期,修行者侧重宽恕法门,八地的无分别智任运,不住善恶,一切接纳,令这些繁复的心所不现行,仅存五遍行,五别境。
修行者入住八地不久,仍存累世异熟的欲界食色习气,所以心影投出欲界魔王的考验,但不能牵动恒时任运的无分别智,相续而形成境界,只是别境心所。

 

修行者留惑润生,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待度众愿满,方现色身入无余涅槃。
思惑断尽,罗汉会长揖世间,不受后有。
菩萨会耽著禅定内触妙乐,不愿度众。故佛制菩萨心戒,时戒耽著禅悦,时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故八地菩萨的力波罗蜜,是愿力成就。)

 

二、中颂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释略)

 

三、末颂,第六识转妙观察智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意识与前五识比较,它有下列几种特点:
1.意识缘虑法境,它能了解分别一切外境。
2.意识能了别一切色法 (物质现象) 的自相与共相。即此物单独的形相,及与他物 比较的差别相。
3.意识不仅了别现下之事之理,且能了别过去、未来之事之理。
4.意识不仅是刹那了别,还能相继不断的了别。
5.意识“思心所” 的造作,能造成业果。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 凡夫执幻为实,迷心分别造业。
菩萨了变易生死,自觉觉他,在世间度众需要世出世间的智慧。
修行者已转妙观察智,是无分别智的后得智,善能分别自相共相,而作佛事,即“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
凡夫不觉,以染污的分别心,妄断菩萨境界,自招因果。)

 

入欢喜地,妙观察智已开始发起,唯此时分别起的我法二执虽断,而俱生起的我法二执犹未能断除,所以在入观位的时候,俱生起的我法二执不起,但在出观位时,有漏识依然生起,还不能做到无漏一味相续,这俱生起的我法二执,犹仍不时现前,故称“俱生犹自现缠眠”。
缠眠,为烦恼的异名,亦作现行解,眠即随眠,又称种子,俱生二执种子现行,即“现缠眠”也。以俱生二执未断,所以第六识所转的妙观察智,仍是下品的妙观察智。古德云: 初地下品转,八地中品转,等觉上品转。(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 修唯识行,经过五个阶段:资粮位、加行位、通达(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
前二位,资粮位和加行位,渐伏我、法二执种子现行。
资粮位,所修福德重于智慧;加行位,修智慧重于福德,以伏断分别起和俱生起的烦恼、所知二障。

 

佛者,两足尊,福德和智慧圆满。
可知,跟随修行者教法的学众,为何众多中途退转——资粮不足,自己伏不住二障现行,无关圣者之教。
修行者开拓的,结合佛法的灵修教法,强调爱与宽恕,一切接纳,是有为达无为的捷径,学者珍惜。)

 

第七地远行地后,指的是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转为中品妙观察智,犹未至最极,直到十地满心,方转为上品,故曰圆明。在十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大圆镜智现起,这就是究竟位。在究竟位中,诸漏永尽,性净圆明,到此位时,第六识方纯净无漏,即转成妙观察智,而圆明普照于大千世界矣。(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 研习修行者文字、三十年心路记录,心读出了:情绪的渐渐稳定、烦恼的渐渐调伏、人性的渐渐清淡、圣爱的渐渐温暖、光明的渐渐救赎。)

 

(不动地,菩萨十地中的第八地。《成唯识论》卷九:“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八地以上的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用加行,就能现前,不为外境之相、功用及烦恼所动。据《华严经·十地品》,此地菩萨达到了无分别智的如如智的境界,离开了一切心意识之分别想,没有任何取著沾染,入一切法中如入虚空,得无生法忍。此地菩萨忆念自己立下的根本誓愿,普遍地让众生获大利益,使之都进入不可思议智慧的大门。此地菩萨于十波罗蜜中,愿波罗蜜殊胜。——此段网摘)

 

(*内对照修行者三十年身心蜕变自觉过程的描述,外对照修行者在自2012年开始对众讲法,及接引十多年的觉他行相的事实。
可见,接引过程中,修行者每每对机开示,知当机众累世因缘,知以何方便导引后行,是已成就了七地菩萨的方便波罗蜜。
如今,殊胜于愿波罗蜜的八地菩萨,是六识转妙观察智,中品转成就(详解见八识篇)。)

 

《消逝》(2023-08-30)原文:

 

“随着人格自我的不断消失,头脑意识,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澈清醒’,头脑意识,类似于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内外清澈纯净纯洁,因为‘心意’运行的起心动念,再也不会牵动‘意识’了,意识只是安宁安静地,清澈地‘见’一切,却‘不动念’,离‘分别’。”

 

(* 过去,尝尽心酸。
如今,人神有别。
未来,导流入海。)

 

老师:置顶,分成两篇文章,这是很重要的,与佛经对照的验证,未来对接引佛教徒,起到巨大的作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