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布的《律法(叁)讲法(2024-06-25),我学了几遍了,有些内容触动特别大。先说说师讲法说到我心里的恐惧反应,是以可爱的小宝贝举例子,当你认为孩子可爱时,心是放松柔软的,如果有人告知此孩儿有艾滋病,靠近就会被传染,然后你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摘录师这段讲法的内容:

“但是你内心对他的感受,因为你认知的不同,而从一个温暖和煦的平静欣喜的状态,变成了恐怖的、拒绝的、冷酷的一种阴暗的状态。

…………

 

……紧张的心灵呢,他就一定会封闭,要保护自己嘛。封闭的表现就是拉开距离——我要远离你。拉开距离了之后形成的,跟封闭的这种内心状态相对应的,是意识的拒绝。拒绝的表现是什么东西呢?怀疑,就是我不再认可你,我对于你的这种状态存在,是表示怀疑的。怀疑,实际上从本质上而言,他就是对于自我的保护和对于他人的拒绝。

 

听清楚了,当你内心开始对一个对境,形成了拒绝、怀疑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已经将自我与他人隔离了。你封闭了内心那一瞬间,对方就成了你心外的一个现象,而不是像刚才那样,打开你的心扉了之后,你跟他的生命是可以相互沟通的。欣喜、幸福、安宁、爱是可以分享的,知道吗?你看到他开心,你也开心,你看到他笑,你也笑,你爱他,所以他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够牵动你心灵爱意的温暖,所以说爱是可以分享的。但是恐惧只能独享,因为恐惧的前提是内心的封闭。

 

你们好好想一想,你恐惧的时候,一定是内心封闭的,因为你要拒绝嘛,你要拒绝让你害怕的事物,你才会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封闭起来的心,一定是不能跟其他人交流的。不能跟其他人交流,不能跟其他人分享,要独自承受的焦虑紧张,才能够被称之为‘恐惧’。能够跟别人一起分享的,就不叫‘恐惧’了,对吧?

 

好了,现在我在跟你们讲的这个地方,我就特别小心啊。在一个封闭的内心当中,在一个封闭的心灵当中,人的内心的感知感受是什么样的呢?紧张、黑暗、疑虑、不确定——‘我自己会不会受到伤害呀?’‘他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伤害我呀?’‘我受到伤害了之后,我会多么痛苦,我会失去什么?我要承担什么样的结果呀?’种种不可测的疑虑形成,牵动了我封闭内心的这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又将这种疑虑心,无限地放大,他会形成一种焦虑的、不安的、黑暗的境界。

 

这种境界,他会形成我内在的体验和感受。那么我所感受的事物,因为我要对自我保护的明确,那么因为自我保护,而投射出来的恐惧的状态,他就会变得非常地真实。

 

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感受过没有,为什么在你人生当中,对于幸福的记忆,记得很淡,对于痛苦的记忆,你们记得很清楚呢?你们好好想一想,我说的是事实,我这个可没有任何夸张的。你记不起来,你人生当中第一次吃糖是什么时候,但是你绝对会记得你打针的时候,那种痛苦那种嚎哭。你不记得你曾经给多少个女生说过‘我爱你’,因为那个东西对于你来说,就跟开个玩笑一样,但是你绝对记着有多少女生拒绝过你。就是人类因为对自我的爱护,而形成对自我伤害,而形成那种自我保护的境界,是记忆犹新的。就人类对恐惧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提炼一下这段讲法内容的关键词:拒绝、拉开距离、怀疑、焦虑、封闭、不确定……说真话,学习到此处时,我几次都觉得应该匍匐于地,向圣师行大礼。我觉得不仅说到我心里去了,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处于生活中不自知的恐惧状态时,我们的反应都是师提到分析过的。比方说,生活中,我反感谁,只要他(她)一出现,我想到的都是他(她)的不是。这就是最初相处时,感知中种下的因,有了不愉快,此人出现在自己工作生活的范围里,潜意识,一定是拒绝排斥的。还有生活中,让我们多次不愉悦的家人,他们对我们的伤害,我们会念念叨叨,很多年,难以释怀。这就是师讲到的“人类因为对自我的爱护,而形成对自我伤害”,对那种境界记忆犹新。祥林嫂的境界,就是这样来的。

 

师讲到在封闭的心灵里,会出现的种种猜测。不知他人有过这种经历不?我有时遇事时,就会在脑子里假设出很多问题,也会生出各种负面的不满,所有的反应,都是拒绝与焦虑的印证。师说了,打开心扉,欣喜、幸福、安宁的爱,是可以分享的,而只有恐惧是独享的。恐惧是有相当重量的顽石,很难撬动它,所以我们才排斥所有不合心意的人和事。由此,我们也会对那些自己反感的人,封闭自己的心?我能感受到,恐惧排斥时,心是紧缩着的。也感受过,心打开时的包容感。

 

我最近想通了很多问题。以前一直以人格自我,去看待周边的人和事。也不知哪一天突然反应过来,我们就是都有人类的躯体,但是因此世之前的来源不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认知标准有极大的差异。有的人时刻想着,怎么不让自己利益受损?有的人,时刻想着,帮助周边比他(她)更需要关爱的人。有的人,赚钱没够,有的人,没钱,也不着急。有的人有最基本的社会认知,有的人就是我行我素,自己开心就好。以人格自我看待周边,评价周边,就会深陷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在对错分别中,评价他人,孤独自己。

 

看看,人类恐惧时的各种反应,师用几段话,就概述出来了,让咱也明白了,为啥对负面的情绪,受伤害的心理,一直无法出离?原来是自我保护下,形成的境界,我们在负面的境界中,不自觉地想要表达自己委屈、不平。还是境由心生,你自己的定性,锁住了自己的心。当自己能释然人世间的很多境时,才体会到安宁舒畅,是多么幸福的一种状态啊?

 

顶礼伟大的圣师!感恩您不断地给人类灵魂,提供了各类松绑的方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