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图鉴(1/5)——彰显

 

我想,给“小我”写个说明书,出个鉴定报告。

 

作为一个几乎没有丝毫体验和证量,色阴边儿都摸不到的凡夫,去分析和解构“小我”,可能确实不自量力。

 

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只从一个凡夫的思维逻辑的推论出发,对于像我这样的凡夫可能更有说服力。

 

也是刚接触到佛法的时候,内心升起过一个愿望,就是特别想把真理对世界虚幻本质的推理,用所有人都能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推广。

 

哪怕一下子很难接受真理,但能够对我们认为的“现实”保持怀疑,也是好的。

 

不过后来听闻觉者开示说,谁得法谁不得法这个不由个人意志左右的,这个想法也就被压抑了。

 

但没有消失,还在。

 

所以这是我最想写出来,却写得最艰难的文字,过程真的很痛苦,头大。

 

我觉得,好多同学有点分不清我们的意识“自我”和潜意识“小我”,总是把自己的意识思想说成是“小我”。

 

“小我”,不是小小的我,而是我们心灵深处无量的烦恼习气,无尽的心愿动机。

 

其实“小我”的存在很隐秘,很难察觉,是不被意识所捕捉的潜藏的心理动机,所以才被称为潜意识。

 

我想尝试揭露一下“小我”蒙骗我们的方法,手段,诡计,黑幕。

 

请不要对号入座,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因为,我真的不是想针对某些人。
因为,我的野心是——所有人。
当然,包括我自己。

 

让我静静享受一下,这臭不要脸的感觉,哈。

 

觉者说,世界的诞生之初,只是一念存在感。注意这里,是存在感,而不是存在性。

 

咱就粗浅的理解一下,如果存在是“性”,就是稳定的,恒长的,不变异的真实。

 

而“感”不一样,“感”就仿佛似有似无的虚幻,“感”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刺激、探索和分辨来维持。

 

比如我们摸到一个什么温度比较正常的物体,在刚开始接触到这件物体的时候,会比较清晰地知道这个物体的质地、温度、软硬、光滑程度等等触感。

 

可就这么摸着一直保持不动,这些触感就慢慢淡化,甚至消失,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无感了。

 

也许是“小我”觉得安全了,就懒得再去分辨了吧。(所以老实本分的小伙子一般不受女青年的欢迎,太安全的必然无感;而具有不确定性的坏小子总能带来刺激的新鲜感,哈哈!)

 

总之想获得“感觉”,就需要不断地刺激、分别、提醒、强调去寻找,去证明,不如“性质”稳定踏实。

 

存在,总是不断被证伪,却无法被证实。

 

所以我觉得,对存在的执迷,才更应该被称为一种信仰。

 

“小我”,是“存在教”的忠实信徒。所以“小我”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来证明自己所信仰的存在是真实的。

 

根据我的观察和推断,粗略总结一下,“小我”拿捏我们,总共有四招:彰显、捍卫、扭曲、诡辩。

 

一个一个说。

 

第一招:彰显

 

“小我”主动去证明存在的方法,就是彰显。

 

因为存在,难以被恒常确定,所以“小我”不得已,需要通过不断寻找、探索、分别、取舍自我存在的价值等意义,来维持这个存在的错觉。

 

这种价值的彰显,可以奢侈到高高在上、万众瞩目,也可以寒酸到只是一句干瘪的口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彰显,是“小我”最喜欢的甜点。彰显,就意味着要很多人看见我、承认我、尊重我、崇拜我……

 

什么人喜欢臭显摆?
不自信的人!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暴发户,就是曾经很穷的人,突然发了大财。

 

有一些暴发户就是这样,明明自己很多钱,却偏偏要用一些很夸张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很有钱。

 

小孩子会安慰自己说:打针不疼,别害怕。可真正不害怕的人,是不会有这种念头的。

 

需要“证明”的事,都是“需要”证明的事。

 

比如一个人如果内心确定自己是个好人,那么他需要通过拼命去做好事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么?

 

做好事,只是一个好人自然的体现和流露,而不是一个好人刻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对于彰显,人世间多数是出于心虚。

 

估计“小我”也是这样,因为心里没底,所以总是不断地强调,不停地吆喝。

 

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别人看不见,生怕自己会失去,最怕自己不相信。

 

不自信,经常伴随着我们的人生。

 

在某些阶段,在某些环境,在某些领域;

 

没人看见,没人关注,没人重视,没人尊重,没人在意,没人心疼,处在边缘,可有可无,被遗忘在灰暗的角落……

 

那种失落,那种酸楚,那种压抑,那种痛苦,那种不甘,那种不服,那种我一定要出人头地,那种我必须要证明自己,那种我一定要活出个样来,那种今天你爱答不理明天你高攀不起……

 

是不是,或多或少的,都有点?

 

我活的好了,就是对曾经自己受到的委屈最高的嘉奖;
我活的好了,就是对曾经他人冷落的伤害最强的报复。

 

然而,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是艰辛的,一个人是不是能获得世间的成功,也不由个人意志为转移,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那么,我们获得不了受人世间羡慕的财富、权利、地位,“小我”就会放弃彰显自己么?开什么玩笑,当然不会,那可是“小我”的目标!

 

“小我”惯用的方法,就是试图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价值,通常以正确、正义、荣耀、伟大等等比较正面的评价来体现。

 

“小我”对正确的追逐最强烈,但往往体现在,总是试图去发现“错误”。

 

发现别人的错误,发现我之外世界的错误。“小我”的二元逻辑应该是,我看到了你是错的,所以我是对的。

 

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我存在的证据!“小我”简直,乐此不疲。

 

我想举例子,但这种例子实在太难了。几乎有两个人同时出现的地方,这种事就会发生。

 

随便抓一个吧。
昨天,和媳妇一起给小孩的床垫上面铺床单。

 

小孩睡的是大床旁边加的一个带护栏的小床,2米长0.6米宽的细长条。

 

妻:你掀床垫干嘛?

 

我:把床垫拿下来,把床单从两边包上,再放回去就好了呗。

 

妻:你拉倒吧,这么小的垫你费那事干啥,把床单两边往里面一塞就完事了。

 

我:你那么整多费事啊,拿出来肯定更省事啊,把床单从两边包上再放回去多简单。

 

妻:你拉倒吧,有那功夫早整完了。你可别叭叭了,就你那嘴,比死鸭子的嘴都硬。

 

我:……

 

总之,矛盾之所以会成为矛盾,就是在一个问题上面,永远会出现至少两个以上的“正确”观点。

 

这种对我是正确的,我是正义的执着,范围甚至可以广阔到,网络键盘侠那种,虽然我不认识你,和你也没有任何关系,但我看到你了,就和我有关系了。

 

你不符合我的看法,不符合我的期待,不符合我的要求,这就已经构成了对我的触动,对我的冒犯,对我的不尊重,这都属于是对我的攻击。
所以我就要反对你,攻击你。

 

因为我倒霉就是你们这帮混蛋,在破坏这个世界的公正秩序,我必须代表正义讨伐你们!

 

皇上不急太监急,也是这个意思。

 

可是,你认为的“正确”,只是你“认为”的正确。

 

再进一步解释就是,并不是这个观点的正确,所以“小我”这么认为;
而是因为我们的认为,才被“小我”定义为正确。

 

当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尝试着换位思考,并换心思考,你会发现,出于他的角度、他的能力、他的感受、他的目标、他的底线等等因素出发,原来他说的,真的是对的,他必须这样说话,他也只能这样说话。换了你也会说出这样的话,以为只有说出这样的话,才是当下的他。(这应该还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层面上的理解吧,觉者说的宽恕应该不是这样的,只是拿过来分析小我用一下。)

 

对这种人性灰暗的鼓励,就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心灵毒鸡汤,大概就是迎合我们的这种心理:不要对他人太好,他人总是忘恩负义,善良的我们这样付出不值得。

 

邪教通常就是去放大这些人性的弱点:我是无辜的,是魔鬼让我生活痛苦,消灭魔鬼我才能幸福。

 

很多邪教就是这个逻辑:我特么可算找到坏蛋了,就是你们把我坑的生活这么惨,我是正义的,不承认我正义的就是邪恶的,正义的我要整死你们这帮邪恶的坏蛋。

 

只有把坏蛋都消灭干净了,我的日子才能好过,天地才能重新焕发光彩。

 

所以很多邪教,都认为除了自己内部的教众,其他不认可我们的普通人都是魔鬼,都应该进行肉体消灭。

 

这纯粹是反社会型的人格,被极致放大的结果。

 

佛门的种种戒律,就是针对“小我”的劣根性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反省和离舍。

 

比如我们张嘴就喜欢人间是非,止语就是一味良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