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抄到老师2月8日答疑,提问师兄持“一体论”质疑老师反邪教是二元论的妄念。
老师用了很长的篇幅写这篇答疑,里面的人称全用的“您”。

 

我注意到,当我抄的时候,全都自动,自作主张地把“您”抄成了“你”。每次这个“您”的时候,行云流水般的心就磕绊一下,像小溪磕到一个石头,总要动一下,但动了之后,还是倔强地坚持写成“你”。

 

这是很有趣的细微心理活动,在这每一个磕绊和倔强的当下,我看到了凡夫和觉悟者的差距。
北京人的方言里是逢人说“您”的,即使他们瞧不上你,他也称你为“您”,很逗儿。普通话的敬语才称呼“您”。客居北京20年,我总是很固执地尽量不让自己的口音里掺乎一点京腔,但工作中场面上,出于利益的需要,“您”还是可以随口拈来的。
逢场作戏嘛,谁不会啊。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妄语谤佛谤法的提问者,觉悟者对他始终如一的尊称,我无法跟随。
其实我特能懂老师。
其实每次小溪碰撞石头的时候,也就是我内心矛盾纠结地想拔高一下学习觉者的当下,
但终究,我做不到。

 

我想起老师说的“随心所欲”,我也就不难为自己,释然地把这个“傻子”称呼为“你”。
我能体会老师对我这样的傻孩子的悲悯慈心。随心所欲的戒律是在告诉我:
犯错不怕,你要知道正确在哪里,你要去观动机里“自我”的东西。一次一次地消融自我的部分,就已经釜底抽薪地修行了。

 

下午抄着法的时候,特别喜欢,所以反复抄“去爱”那段话,反复地抄“爱是温暖的接纳,和体谅的宽恕”。

 

很有意思的是,我本来挺好的,但抄着抄着,突然有那么几分钟,心头一恶念起,特想起身开电脑去拉黑删除一个师兄。

 

但我想着老师跟我说的“去爱”,就开始纠结:“这种人要去爱么?怎么爱啊?”在那几分钟的时间里,我习惯性地被带入我最擅长的思维逻辑里,脑子里回忆起老师对各种人的拉黑、宽恕、拥抱的例子,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我搬出来了老师的无数讲法中提到的例子,但内心还是充满了纠结和厌弃的斗争。

 

突然想起来老师最近开示里讲的我常常迷失的“身份确定”的话,“我是谁?”“我不是谁?”,我打算试试不一样的方法,于是我主动关闭思维,直接去感受我内心的自己。

 

其实我也描绘不出来当时我在感受的那个东西。总之,当我关闭我下意识的思维逻辑系统的同时,刚刚那个闹哄哄的世界大战开始很快安宁下来,很快,the dust settled.

 

当我的心慢慢、慢慢地最终平息的时候,我发现,其实那个“怎么去爱那种人”的问题居然踪影全无了。哪里还有什么讨厌的师兄,刚才的一切就好像没发生过一样。

 

真的是这样的感觉。
嘿嘿,着实体会了一把,自心现量,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好开心啊。
我不太能说清楚我的体会。但这次的体会与以往不一样的是,我感受到,其实在思维之外,我的心里有另外一种力量。
那是一种选择感受的力量。

 

以往,我总是无意识地、潜意识地,被带入,各种对境引发的逻辑思维分析,被感受着思维和意识编制的各种情绪和体验。
但这一次,有一个清醒的力量,它去选择性地感受了思维意识之外的那个我自己。那个我自己是浑然天成的安宁的、宽恕的、接纳的、没事非的、所以是平安的。
很奇妙的体验。
老师真好。天底下,还有如此伟大的魔术么?
“有老师在,我以后可以什么都不害怕了。”我默默地想。

 

------------------------------------------------------------------------------

 

【老师】
祝贺你,这是你真正踏入佛法的第一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