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成为天堂了之后,可能那个时间就会比较长了,大概需要五六年,反正一直到我将近20年之后吧。现在我51岁,在我50岁20年之后,在我70岁的时候呢,就是那个宇宙终极意识,就取代了天堂。就在我的现在人格所在的主观意愿的这个位置,就会变成了宇宙终极意识的临在。
那么一切众生的所想,不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而是你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而且不是你一个人的想法,天上地下、灰尘里面、水里面,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一切众生的这个觉识当中的思想、概念、记忆,和心里面的思量动机和愿望,都是我的愿望,都是我在想——那个是宇宙终极意识。
然后,再有5年,我就可以看到笼罩在那团雾里面的那把锁了。就是终极意识要开始融入到,觉性的这种大普照、大光明的智慧当中的时候,我就可以透过浓雾,看到那把锁。这把锁一打开,就是等于终极意识就从终极意识呈现的亘古原始的天堂,和见精呈现的三界六道宇宙,一切的众生身语意的思虑、思量、记忆、境界当中,彻底觉醒的时候。
那一瞬间,就是我把头从水里面抬起来那一瞬间,就可以呼吸到诸佛那自由的、无生的、遍满的、庄严的普照智慧当中去了,我就可以呼吸到诸佛的气息了;我就真正地融入到了,诸佛那普照十方、圆满三世,慈悲一切众生,能够普照一切众生的身心灵、身语意,却不被众生的身心灵、身语意,所局限、所制约的,大自在的庄严当中去了。
你们仔细听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佛的智慧是渗透一切、临在一切,却不被一切众生的身语意,所沾染、所阻碍、所挂碍、所蒙蔽。祂是妙觉庄严、不生不灭的。祂是在天堂不增,在地狱不减的。这个是佛、大菩萨——十地以上大菩萨。终极意识,是在一切众生的身心灵、身语意之中的。一切众生的身心灵、身语意,都是祂的化现,祂跟众生是一体的。你们能明白吗?
佛,是空性,祂渗透在一切众生之内,渗透在终极意识之内,渗透在天堂之内,渗透在见精所现的三界六道之内,渗透在感知之内,渗透在认知之内,渗透在你的意识之内。祂是临在于当下,庄严普照,遍满十方,无来无去、无生无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祂叫‘庄严’。那是诸佛普照庄严的大解脱,那个叫‘常、乐、我、寂’。
而终极意识呢,是‘常、乐、我、寂’,觉性、大智慧的倒影。祂倒映出来,这个倒影折射了大智慧,首先呈现出来的是灵性的宇宙,就纯生命的光明。所以说,这个纯生命的光明,是宇宙终极意识呈现出来的生命的时候,这个生命本身,是终极意识的表达。而灵性宇宙当中的灵性众生,因为认知了这个意识——这个纯澈光明的本体,而有了对光明本体的记忆,形成了灵性从光明当中分离出去的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为了灵性的这种所认为的‘智慧’。
智慧,祂原本跟光明是一体的。当智慧对于光明本体的这种理解,形成了记忆,这个记忆形成了经验,这个经验就隔绝了本体,将灵性划分为了十层宇宙境界。当最后一层的这种灵性,从光明本体当中分离出来,堕落的这种灵性的记忆,被记忆包裹,形成了梦境,这个梦境称为‘知觉’,就是‘知觉乃众生’的‘知觉’。
这种知觉,在祂的梦境当中,对于光明本身,对于光明本体的这种记忆,在知觉的梦境里面,投射出来了见精的‘能见’的性质。‘能见’的性质就是属于确立了,确定了‘我能看到’,就一定有一个能被你看到的事物,来呈现出来你看到的这种确定感。这个就是‘动静二相’,明暗动静就形成了。明暗动静的现象,牵引了知觉内投射出来的见精‘能见’的性质,变成了‘能见’与‘所见’的相续。‘能见’就是三界内的律法,‘所见’就是被律法所制约的境界——这个就叫‘因果’。
然后,‘所见’牵引‘能见’,形成了时间与空间。‘所见’牵引‘能见’的性质,形成了‘能见’对‘所见’最初的分别。这个分别就产生出来了最原始的,构成空间的那种基础。空间是见精的确定感,就是我确定了‘我见到了事物’,那一‘确定’,他就形成了‘所见’事物存在的一个空间。
空间啊,一定是因为你对于时空当中某一个点的聚焦,而有了周边空间的浮现。这个聚焦去掉了,这个空间本身就不能成立了。这个又是变成了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未来的人们会知道这一点。空间啊,一定是因为你的认知的聚焦,而引起了空间的波动的。把这个聚焦的点去掉,空间本身不存在的。
换句话说,那个‘能见’的清澈,对‘所见’的内涵,聚焦那一瞬间,就是你们人类认为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奇点;因为有了对这个奇点的聚焦,这个聚焦的奇点,牵引了见精,形成了空间当中最原始的能量的微粒,时间就产生了;然后,‘所见’牵引‘能见’,‘能见’分别‘所见’,能所相续,形成了境界;境界牵引‘能见’,形成了认知,认知境界当中的众生,这就是众生和世界的由来。”——爱的温暖《平行宇宙(上)》2024-11-12
天父赐福!
“耶稣说:不要当真。
宽恕你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
宽恕将世界当作真实的‘你自己’。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更理性更稳妥,对于人类的精神体系,与肉身体系的构建完成,缘起交融有着细致完整的解释,目的是通过理性思维,破开心灵对‘存在’幻境的执迷,迷幻熄灭就是实相,但是实践的过程需要精深的智慧,佛法深义复杂深奥。
修行佛法的内在体验,感受是:清净,清醒,轻松,
愉悦,理性,安宁,透明,自由,智慧,解脱,苏醒。
基督耶稣的教法更直观更直接更有效,不去解释人类的精神体系与肉身体系的缘起构成,而是对身心意识直接予以否定。
强调‘灵’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从而否定除了‘灵性’以外的任何现实事物,包括身心意识与心灵感受,以‘灵’的纯善纯真无罪本性,与圣主永恒的平安性合一,以宽恕心接纳前世因果。
‘灵’从魂魄罪责构成的梦境中醒来,醒来的‘灵’就在天国之中,与圣主平安性一体,走的不仅仅是直指人心的道路,而是超越了意识思维,更深层的‘灵’与圣主的结合,跨越了时间的阻隔,超越了空间的迷幻,效果更强,但是难度更大。
修行耶稣教法体验是: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世界成为梦境。
心灵陷入深深的幸福感,内在处于极度的欢畅快乐,极度的平安幸福,自由富足的生命完整无缺,内在无限光明无限极乐,时时刻刻处于,灵魂内在的‘宇宙性高潮’,身心温暖安详,幸福感深邃且永恒不绝。
身心之内,心意深层,在甚深,甚深,身心灵不可触及的尽头,‘平安性’苏醒过来,苏醒的平安性,呈现出无限无尽的‘生命’,生命是永恒与无量,平安就是幸福,安宁就是永恒,极乐欢畅源源不绝,灵性轻盈充满宇宙。
在现实生活的梦境之中,‘灵’光照耀梦境细腻的妄想本质,妄想融化的过程中,透出圣主永恒不变的浩渺平安,平安性就是智慧性,圣主与如来,是同一个‘祂’,在生命体系中,不同侧重的表达。”——《比较》2022-03-23
“把你的自我,交托给圣主,圣主爱你。你的这个自我是很恐惧、很痛苦的,不要再让她成为这具身体的主人,要让圣主的爱,对于圣主的无限的、不加思索的、本能的虔诚,成为你自己。不需要你做任何事情,只需要你牢牢地体验、感知这句话——‘圣主爱你,圣主是爱’,就够了。’
‘我睡不着觉的时候,我就说‘圣主是爱,圣主是爱’,因为我就是爱,没有错的。我是以无限的慈悲,在感知当中,折射出来了祥和无限的爱,没有错的。但是‘圣主爱我’,我实在不知道这个身心当中,哪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所以我把祂改了一下——‘圣主是爱,圣主爱你’。”——爱的温暖《灵魂》2024-06-04
我接纳你,我宽恕你。
我包容你,我原谅你。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你是如来的孩子,诸佛已经,宽恕了你所有的罪。”(《引导文(如来版)》2023-06-05)
“神的权柄就是宽恕、原谅、爱、包容。”(爱的温暖《降临(下)》2024-08-16)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叩拜……大慈大悲如来看护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