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的成长环境属于父母对打游戏这件事是严令禁止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初中的时候,躲在被窝里面玩“口袋妖怪”,被发现后,游戏机被我爸直接从窗外扔出去,并且被大打一顿。后来,我的成长环境还是有很多机会接触游戏的,只不过在背地里偷偷地玩,可能因为如此,在潜意识里觉得玩游戏是罪恶的,越是玩,越是想要戒除它,慢慢发现总是会有一些反弹。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总是会周期性地想要过一把玩游戏的瘾。
典型的状况是,每过一段时间,我会特别想玩游戏,那股能量很强烈,我通常会在手机上下载《王者荣耀》,然后把积攒起来的能量没日没夜地玩,全部耗光。像《王者荣耀》这种对抗性的游戏,玩的时候是时刻处于紧绷状态,游戏限制一个账号一天只能玩7个小时,我很多时候是会有两个账号,半夜到三四点是很普遍的事情,这样持续了几天,直到我筋疲力尽,我才会痛下决心把它删掉。
删掉是因为只要它在手机里躺着,我脑子里就会时不时想打开它。而且下载一个《王者荣耀》的时间挺长的,我想通过增加打开游戏的门槛来限制自己玩游戏。
玩《王者荣耀》不是因为它多好玩,相比起来,我更喜欢玩主机游戏,但是我心里知道,如果有一台主机游戏机,那么我玩起游戏来将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所以,退而求其次,当瘾发作的时候,就用手游《王者荣耀》来过把短暂的瘾。
所以那些年我就是用这种自我压制加上阶段性释放的方法来对待游戏的,这个策略整体还是有些效果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尽管平时不受影响,但是当它爆发的时候,如洪水猛兽,我面对它的时候很无力。而且在每次发作之后,我的内心会有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我意识到,我对于游戏的瘾也仅仅是压制,从始至终没有根除。
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用宽恕的方法来对治这个问题。这次不再用《王者荣耀》,一口气就买了之前不敢买的PS5游戏机,我打算要好好接纳这个想游戏的自己。
头几天确实也是没日没夜地玩,每天晚上筋疲力尽,每天早上醒来,我的心中都会升起自责。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要责怪自己,这次就满足自己,接纳自己,原谅自己。
在放弃掉所有自我对抗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和游戏的关系。
如此往复了十几天,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常会觉得玩的这些东西好无聊,也能觉察到这个瘾还是有一定惯性,但是开始越来越弱了。在最后拉扯了一段时间后,在某天我就没拿起游戏手柄了。
直到最近,我也是意识到很久没有玩游戏机了,回顾自己每天见到它,也没有产生想玩游戏的念头,如今开始嫌它占地方,想把它卖掉。
这整个过程其实是践行宽恕的过程,曾经我通过反复对抗习气,并没有彻底根除它,反而再将它强化。而我通过宽恕和接纳我自己,将自己从对游戏的幻想,和压抑想玩游戏的我自己,这些扭曲的行为中解脱出来,回归到一种正常看待游戏的心态。
老师讲的关于爱与宽恕的法门,这半年来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所落实,我都能感受到这是用一种很温和很有效的方式解决了那些长期无法根治的顽疾。
在关于游戏成瘾这件事上特别典型,所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老师:祝福你。
老师:很棒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