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当中,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活得”无比痛苦。
不管你是有钱没钱,不管你是有权没权,不管你是有名无名,不管你是有知识还是无知识。
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你是健康还是不健康,不管你是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不管你是来自什么样的阶层。
不管你在人间过得所谓“好与不好”,好像几乎在人间都找不到真正的永恒幸福的人。
相反,现实里面有一种现象: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反而越容易获得满足;越是中产阶级高端群体,内心反而越匮乏,承载的压力,心灵的痛苦似乎更多。
我们常常在网络上看到那些参加所谓“灵修”的高端群体,一次课程几万、十几万,选择男女同修,歇斯底里去释放身心,好像只有性才能真正释放身心。反而是这类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人无法明白。
记得萨缪尔森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被誉为幸福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效用是分母,欲望是分子。
当分子人的欲望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你拥有的效用无论多少,幸福的指数终归趋于零。这既是一个数学公式,也是一个人生哲学。想一想你的人生是否如此?
在当下这个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类,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欲望,为了自我获得而活的。这是人性的一种本能,几乎没有人感觉不正常。
甚至西方经济学把人是自私的当成了一个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人的内心与本能,乃至成长过程当中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为了自我获得,满足自我需求。
这种思想植根于心灵深处,乃至于绝大多数谈“修行”的人,也几乎如是。
口头上我要“修行”,我要获得健康,我要获得能量,我要获得功德,我要长生不老,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概莫如是。
表面看我是“修行人”,我有信仰,我和那些普通人不同,我不是人间的凡夫俗子。实质上,两者本无区别。
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一个是贪婪物质、名利、美色、性欲。另外一个是贪婪健康、能量、功德、永生。两者只是贪婪的目标与方向不同而已。
这个有点像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爱好狗、爱好猫,另外一个人爱好老虎、爱好狮子。两者只是爱好不同,属性相同。
为什么说两者属性一样?因为你皆是为了获得,为了满足自我。有获得,有自我满足,那个“我”就一定真实,就一定会被凝固。
那个凝固的你,就永远不会消亡。就会被永远地锁死在时间的魔窟里,永无出期地轮回。
这个听起来很残忍,貌似也无法理解。接下来我们以哲学的观念,以逻辑与推理,去探寻缘由。
如果把人间的人类,分成两类的话:一类是“修行”的人,另外一类是“不修行”的人。
从逻辑上面去看,同一赛道,竞争的人越多,越会拥挤,竞争的程度越激烈,人就越不容易获得满足。
相反,另外一条赛道上面的人越少,竞争越小,相对就会变得轻松,更容易获得满足。
可是现实当中,却存在一种现象,那些很多所谓“修行”的人,无论如何勤勉,乃至如何苦修,好像身心灵依然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心中依然烦恼不断,痛苦不断。这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本质上是因为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
在追求那所谓的青春永驻、能量、功德、永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
他们就是暂时地看到、体验到了一些所谓的境界,那些境界也仅是暂时的现象。
是现象就一定会有缘起缘落,就一定会有生灭。
因为有缘起缘落,因为有生灭,当不能真正持久拥有的时候,心灵就会因为失去,而自然地陷入失望、焦虑、痛苦,乃至恐惧当中。
哪怕就是暂时有所获得,又会在这个获得的基础上,渴望得到更多。
这也和那些追求人间物质财富的人类似,得到一万的时候,期望获得十万;得到十万的时候,又期望获得百万。
心灵总是在不断不断地攀缘与索取当中,永无终止。
打一个简单的比喻,你的那颗心就像那旋转起来的电扇,当你试图想抓取到某片扇叶时,它总是无休止地旋转,根本就没有停止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想要获得心灵的满足,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冷静地想想:你的一颗心是不是就是如此?
当你以这样的一颗心去做所谓的“修行”,你是否真的能够获得?如果你连这个道理,都无法明白,你谈所谓的修行纯粹是臆度。
如今地球上的人类,当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的时候,心灵就渴望找到某种寄托,所以到处都是谈信仰、谈佛法、谈基督、谈修行、谈灵修、谈解脱、谈觉醒,遍地都是,如过江之鲫。
可是真正能够理解修行的人,几乎微乎其微。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皆是在以人类的意识思维,以人类的贪婪与欲望,以人类的自我获得与满足,去理解那些圣人留下的无上奥义。
此乃是曲解了修行,曲解了佛法与基督的真正奥义。殊不知那些奥义,本是高山仰止,本是天堑无崖,本是无路之国。
我曾经在人间,也修行过很多的法门,跟过人间万人景仰的“高僧大德”,跟过可以“神通乍现”,瞬间开启三脉七轮,头顶放光,身体幻化形象的人修行。
也曾经觉得自己心开意解,能够真正理解《金刚经》《心经》,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证无所证,成无所成了。
可是内在的那颗心,却依然如旋转的风扇,在自我获得与抓取当中,永无停息。
直到自己后来有幸遇到真正的觉者,才发现自己方向都无从知道,东西南北都没搞清,就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真正是荒唐愚昧,可笑极致。人啊!真正是无知才会无畏。
类似曾经的我这种性质的人,其实在人间比比皆是,如过江之鲫。不过好在,我是一个无比幸运者,有幸在今生遇到了真正的觉者。
才能在缠绕盘桓的迷宫里面,看到光明。因为有了那道光,才有了修行的方向。而相对于绝大多数我曾经的那些同行者,就远没有那么幸运了。
直至如今,依然在迷宫里面,如盲人摸象,没有方向。因为过去被植入的邪知见太深,连抬头去看光明的能力也散失。
他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的老师告诉他的:出口就在你眼睛的前方,你只需要向前、向前、向前,就能走出这个迷宫。
呜呜呜……想想真的是无限悲催。
上面谈到修行既不能获得幸福,亦不能获得满足,那我们为什么依然要修行?
其实真正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而非获得。
我曾经写过一篇帖子谈到解脱的主体。如觉者所谕解脱的主体不是你这个身体,不是你的意识。
而是你认为的活着的这个自我,简单点说就是你的自我人格。
我们的肉体,早晚都会死亡的。我们的意识与思维,早晚都会消失的。失去了肉体,意识第一时间就会脱落,无论是身体,还是意识,本来都会是死的,又何来解脱一说?
但是请你记住:生命的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否则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再生人了。
就不会有那些几岁的孩子,可以破解出大学教授也不能破解的数学课题;就不会有几岁的孩子,在某个领域就可以达到专家级的水准。
为什么?因为这是灵魂轮回的记忆。他所会的并非是他今生学来的,而是灵魂轮回的记忆里面带过来的信息。
灵魂的轮回是真实的,我们肉体的死亡,那个“我”并没有真正地死去,他依然会随着你活着时候的习气与欲望,去寻找满足他习气需求的身体,那就是轮回。
其实我们真正真正需要解脱的,是这些,而非你的身体与意识。如果你连这个都没有弄明白,你谈所谓的修行,无论你修行的功法有多么高深,有什么样的传承,有什么样的境界,有多高的维度,统统皆是缘木求鱼。
因为你连方向都没有搞清楚。简单点说,就是给你一张图纸,图纸上面东南西北的方向你都没搞清楚,就想拿着图纸去建造高楼,这不是笑谈嘛?
你连死亡是何物都没搞清楚,就谈解脱,你觉得那个现实嘛?这个几乎是目前我们现实当中,那些所谓“修行人”的通病。
你认为的所谓“修行”,其实并非真正地在“修行”。仅仅是掩耳盗铃,仅仅是自欺欺人,仅仅是自娱自乐,仅仅是如一个孩童在扮演过家家的游戏而已。
真正的修行是为了灵魂的解脱,而不是为了自我获得,因为在实相里面,你本无所得。
不管你执着什么,皆是对自我人格的凝聚,凝聚的就是轮回,凝聚的就是生死。
真正的修行绝不是为了所谓的功德,有功德,就一定有积累功德的你,功德就成为锁死你灵魂的枷锁。就是把灵魂拖入轮回的缘起。
真正的修行是对人格自我的舍弃与割裂,是对习气的净化、消融。
只有在活着的时候就让你的灵魂不被习气牵引和带动,你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你那生命本自具足的灵性才有苏醒的可能。
如果你都不能了知这个,你谈所谓的修行,皆是臆度。
你究竟该如何活着?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有意识思维。狗不会因为生病去吃药,而人生病了,药再苦也会知道去吃。
我们活着如果仅仅是为了吃饱喝足,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的一切物欲需求,那你活着和一头猪有啥区别?
猪也是吃饱了就睡。吃、睡、性就是“活着”的全部。
你在活着时候贪婪的财、色、名、利,你是无法独享几日的所谓的幸福。
你无力保证你永远年轻,你无力保证你不会衰老,你无力保证你不生病,你无力保证你不得癌症,你无力保证你不得脑血栓,你无力保证你不会瘫痪在床,你无力保证你不遇车祸,你无力保证你不会死亡。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重新回想你的一生,你究竟是为什么而来?你为什么而活着?你得到了什么?
你会为自己曾经的贪婪、索取、执着而深深自责,你会为自己干过的所有坏事,伤害过的人,亏了良心的事,陷入深深的自责。
你的内心会充满无限的懊悔、自责、焦虑及面对死亡的恐惧。
这些恐惧的心识的体验,就会把你的心识带入一个恶梦的梦境,那或许就是地狱。
牵引你的灵魂,一定是你活着时候的习气。你死去以后,那个自我会去寻找的下一个的身体,一定是能够符合和满足你习气与体验的。
如果你活着时贪婪的越多,伤害的越多,你呈现的就只能是饿鬼、地狱、畜生道的境界,你就成了那里的众生。
那里的时间,就远不是人间的几十年、上百年而是永无出期。如果你真正知道了知这些,你是否还会选择当下活着的状态?
究竟该如何活着?真正的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今天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
老师: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