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醒的那一刻,就是前一秒,我还是说话的这个人呢,后一秒,这个说话的这个人,从生命最本质的那个终极意识开始,到灵性天堂的汹涌澎湃的光明,到灵魂宇宙‘见’与‘所见’呈现出来三界六道无量众生的微尘宇宙世界,到人格的认知基准、心愿自我,到意识思维,这整个的一个体系,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微生物。就是前一秒,我还是我自己;后一秒,这个我自己的身语意、身心灵的这个‘我’,就变成了一个细菌了。

 

对于这个细菌所做的一切,醒过来的那个地方,是没有任何挂碍的,就是祂既不评判,也不分析。在那个地方,只有一句话可以接近祂:‘云驶月运,舟行岸移。’这个好像是在《楞严经》上,还是《圆觉经》上,问释迦牟尼的。就说:世尊,如果众生原本都是佛,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佛变成了众生呢?佛是因何原因堕落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以思量心去揣测那个究竟的实相,你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的。

 

这句话,对于所有修行过程当中的人啊,都是无法理解的,因为祂不是理解可以达到的。我只能勉强地、简单地形容一下。有两种感受啊,第一个呢,就是你们家,咱们小的时候都用电风扇,现在都用空调了,过去都是电风扇。那个电风扇不是有四片那个叶子吗?当它旋转起来的时候,那个叶子你看不到的,是吧?

 

如果说你面前的这个空间,他实际上是电风扇旋转起来,形成的一片光影,你呢,也是由电风扇那个叶片旋转起来,形成的这种雾气,这种光影和雾气的相交,就变成了你眼中的世界和看到世界的你。这两者,他都称为‘业尘'。

 

但是在苏醒的那一瞬间,这个是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所有的习气,瞬间就消散掉了,就像这个习气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什么叫习气,说出来你们都会感觉到恐惧的。所以我为什么说人类修不成呢?要是没有神佛的救赎,人类是不可能修行成功的,就没有‘修行’这个概念。

 

因为你们知道吗,生命本身啊,他就是习气。就是生命的本身,他是习气,他是习气的聚合,而形成了生命最本初的觉受——这种觉受本身就是习气。因为有习气在那种无生无灭、庄严普照、无来无去、当下超越的空性当中发生了,当发生的那一瞬间,因为对习气的刹那分别,而形成了觉知——这就是宇宙终极意识。

 

昨天我待的这个地方,我实在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去描述祂。因为这个地方没有语言,用语言所描述祂的,全部都是错的。若言如来有少法可得,即为谤佛。

 

第一个感受,就是人的这个感官啊,人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的感官感受,消散了。身体还在,意识还在,但是内在的感受,连一丝一毫的那个感受、记忆,全部就消散掉了。第二个感受,内在是不可以形容,不可以触及,从未改变,也从未发生过的普照的状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那个‘照’,就是这个地方。

 

祂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来无去,不增不减。祂未曾发生,在一切发生当中,祂未曾变易。那是普照的状态,而普照的当中,却没有一个普照的主体。一切生与灭,‘见’与‘所见’,生死与轮回,在普照之中,就像是一场深深的梦境当中的,一串记忆而已。就包括,刚才前一秒,还是活灵活现的我自己,后一秒就变成了深邃梦境当中的一个可怜的微生物。无论这个微生物自我感觉有多好,无论这个微生物,它是以人性的状态出现,还是以灵性的光明出现,这两者都是习气。

 

最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这个习气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你知道吗?在普照的那种状态当中,是没有习气存在的。可即便这样,过了12个小时,到大概还有……现在已经到10点钟了,现在我所能描述的那种普照的状态,可能再过几分钟,我就没有办法再说出来了。

 

普照当中是没有语言、没有思维,最根本最根本的,祂没有感受。你们知道意识和感受的基础,是细念与习气沉淀而成的感受吗?就是,那个灵魂的感知与肉体细胞蕴含的生命信息结合,被生命信息折射了灵魂的感知,而形成的微电流的感受,那个感受是你的意识的基础。而这种微电流的感受在觉性当中,他是属于业尘。”——爱的温暖《照(佛现)》2025-01-09

​   

“只有爱天堂,只有爱圣主的这种爱,超过了对自我的爱,爱本身才可以融化恐惧,爱本身才可以从欲望和情感体验的迷雾当中解脱出来,因为爱的本质是无私,一个无私的人不可能被欲望抓走的,不会的,被欲望抓走的一定是内心的贪婪,而一个无私的人可以以无私的心去面对贪婪,从而将贪婪的心以爱去融化掉。比如我宽恕你,我放弃你,我接纳你,但是我融化你。

 

无私的爱一定是纯洁的,只有纯洁的爱,可以在面对欲望的时候,不被欲望的贪婪所抓走,这个是我留给人类的另外一条道路,用爱可以融化恐惧,用爱也可以融化欲望。”——爱的温暖《魔王》2023-07-10

 

“爱从未遗忘一人。众生本身就在天堂之中,只因分别和恐惧不能证得。所以爱能融化恐惧,宽恕能够融化恐惧。因此,宽恕可以横渡生死,因为生与死就是心识恐惧所编织出来的恶梦而已。

 

修行啊,咱们讲修行就是要终生去践行宽恕。宽恕的不是你哪个行为,不是的。宽恕的意思是让宽恕成为你终身的戒律,就像佛教释迦牟尼佛讲的‘杀盗淫妄酒’吧,戒律,‘五戒’,让它变成你的戒律。我的戒律就是宽恕,哪怕这个人过来杀我也要宽恕他。我宽恕的不是这个人,我宽恕的是内心对杀我这件事情在意的那个我自己。我要宽恕这个我自己,哪怕真被他杀掉了,我的宽恕(中)依旧没有一个被他伤害的我自己,那么他杀掉我的因缘反倒成为了我解脱生死,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一个因缘,明白吗?无咎之心,不受罪责的。”——爱的温暖《天堂(上)》2023-03-27

 

“目前为止,我所实证修行过的法门,除了‘奢摩他’‘三摩地’,就是‘宽恕法门’;我的切身体验是:宽恕法门可以大大缩减修行解脱的时间,践行宽恕法门的修行者,一年的修行,抵得上普通修行者三十年的时间,这是我自己亲身的经验;因为众生的身心意识,皆源自于自性妄动,这个‘妄动’,可以将它理解为‘分别’,也可以理解为‘恐惧’。

宽恕的温暖,可以融化恐惧,也就同时安宁了分别。” ——《使命》2023-03-22

 

“天堂当中啊,天堂的生命当中,没有对于生命本身的维护,祂是无限的付出,无限的接纳。祂拥抱一切境界,接纳一切境界,渗透在一切境界当中,却不被一切境界的心意阴影所沾染、所动摇,所以天堂是最完美的、最坚固的,所谓的金刚不坏。天堂当中有的,就是那种亢奋而深邃的幸福;天堂当中有的,是亘古未来未曾改变过的平安。天堂的底色是平安,平安的表现就是接纳与爱,爱就是接纳,接纳就是爱。

 

爱可不是表现——‘我爱你呀,我想跟你滚床单啊’‘我爱你,因为你漂亮’‘让我抱着你,怎么怎么样’,那个不叫爱,那个是欲望。爱的本质,爱的底色,就是平安的接纳。祂不拒绝一切邪恶,也不拒绝一切凶残;祂接纳下三道,地狱恶鬼的残忍、恶毒、阴冷和凶狠;祂也接纳畜生道的愚昧、性欲、习气的泛滥。祂也接纳人类的对自我的维护,而产生的人格的善恶对比;祂也接纳天人的无私正直与清白。祂接纳天神的金刚永恒和巍峨壮丽的,这种金碧辉煌的身体;祂也接纳地狱恶鬼,被业力推动着痛苦不堪的感知。

 

天堂是对于三界六道一切境界,无条件、无差异的平等接纳,因为平等接纳,就是天堂平安性的圆满表达。接纳就是爱,无条件的接纳就是圆满的爱,就是完美的爱。爱之中没有恐惧,所以说没有一个被恐惧带动的天堂的分裂,所以说天堂是一个生命。

 

在一个整体的生命当中,从来不可能有脱离天堂的生命存在,所以说天堂当中不存在‘生’,也就不存在‘生’的未来的结果——‘死’。所以说六道轮回当中的生与死,在天堂的平安的圆满之爱中,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或者说三界六道无尽众生的生与死的,生死轮回的境界,在天堂圆满、光明、永恒、极乐的平安之中,就是一场梦境。”——爱的温暖《昆达里尼(上)》2024-04-16     ​

​     

“上主是爱,上主爱你。”

 

“我佛慈悲,如来爱你。”

 

“我宽恕你,我原谅你。”

 

我包容你,我接纳你。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爱未曾遗忘一人。”

 

“神的权柄就是宽恕、原谅、爱、包容。”(爱的温暖《降临(下)》2024-08-16)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真实的永不变易,虚幻的本不存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叩拜……大慈大悲圣光佛救赎。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