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修行就是这个,就成就者啊,就是三个状态。任运自然,现在我就是在任运自然这状态。我自己想过: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是不是应该去学法啊,禅定啊?但是我内在那个地方,就是明确地知道:什么都别作,不要有任何作的心、意、企图和体验,什么都不要拒绝。比如说我这会儿要去喝咖啡,比如说我这会儿要去看个电影,比如说我这要去逛街,很散懒的,想去就去,不要拒绝。

 

不要强求,也不要拒绝。让你的身心,处在身心应该干的事情;让你的意识,保持在意识他想干的事情;让你内在的认知,保持在认知他想认知的事情。但是你,不要去惊动他们,也不要让你的身心意识,来干扰到你,这个就是禅的状态。不要惊动身心,切忌用力。

 

人家不是老和尚都讲吗?什么叫‘禅修’啊?什么叫‘修行’啊?种地,吃饭。种地,吃饭,这就是修行。你过去听起来,就像《菜根谭》嘛,就是食之无味。这个不是你们人类所说的,哎呀,什么什么种地、吃饭啊,不是那个东西。祂不是表现啊,而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个就是我目前的状态,叫‘任运自然’。但这个地方还不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只有到大乐那个地方,到了悲能那个地方,才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修行啊,不是让你们玩儿的!不是让你们每天在那个地方,对个禅机,然后自我陶醉一下,自娱自乐地玩儿的。修行也不是让你们多读几本佛经,看谁掌握的佛经知识多,变成一个博学多才的,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自娱自乐的。修行是真实的生命改变。

 

如果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的话,现在我这个人的躯壳,在人世间和你们一样展现着,但是这个人的躯壳之内,你们是有灵魂的,我是没有灵魂的。我是纯光,折射出来普照智慧,在身体当中的,这种不被惊动的妙觉庄严。祂是你眼睛看不到,但是你的灵魂能够感受得到的,那种清澈、自由、庄严、平等的光明。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大概就能明白,你们为什么是在睡梦当中了。我们都在外面看过电影,现在可能一张电影票70多块钱。就是那个小电影院嘛,音响效果非常好,电影开场的时候,它所有的灯都要熄灭,只有你眼前一个屏幕是亮着的。你所有的注意力,不得不放到那个屏幕上,因为你的周边、你的后面,全部是黑的嘛,是吧?

 

如果说电影院,有人拿起手机来看,瞬间就会破坏整个电影院里面气氛,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周围是纯黑的,那个电影屏幕当中的细节,你才能看到。如果电影院里面,每个人都拿着手机看,或者电影院里面把所有灯都亮了,瞬间那个荧幕上的世界,它就会变得模糊,是这样子的吧?

 

现在你们就是,在这个电影剧情里面,因为你们的整个身心内在是纯黑的,你们只能看到,你眼前看到的这个屏幕,明白吗?当如果你们内在,像今天我一样,内在是被生命之光所照亮的,你会发现人世间的这个世界,他实际上是黑暗的。人世间的这个世界,包括人世间的这个自我啊,这个我——我的额头、我的眼睛、我的形象、我的身体,和你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身体看到、接触到、体验到的这个世界,这两者都是梦境。

 

而在梦境之后,在你身心当中那种纯生命之光,祂却不属于梦境。祂伴随着梦境,但是祂却不属于梦境。祂不属于梦境,所以祂没有必要去改变梦境。因为这个梦境,他是由池塘的涟漪呀,一层一层折射了你的智慧,而形成了梦境当中的世界的。如果你要去改变现有的梦境的世界,你就会激荡起,形成这个世界的微观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佛有‘三不能’,你知道吗?定业不能转,无缘不可度,真法不可说。确实是这样子的。

 

现在我的这个电影院里面已经是,被强光已经照射得,整个电影院都灰飞烟灭了,就只剩我眼前的这块屏幕了。就只剩我眼前目前看到的,我的这个身体和我的身体所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两者都在这个屏幕当中。

 

但是我在我的身体之内,看到的我的身体,和我的身体看到的这个世界的亮度,只有那个显示屏上……不是有一个亮度表吗?只有那个亮度的大概12度到15度之间,它是灰暗的。而我内在的这种光呢,这种生命之光啊,祂的亮度,如果以电脑屏幕100%那个亮度来比较的话,是那个100%亮度的一兆亿倍。就祂已经超过了光的范围了,祂已经超过了你们人类认为的‘明亮’的这种概念了。祂是一种纯生命透澈出来的……

 

就我跟你们这么讲,你们就能明白了。就说你在梦里面,梦到的那个世界的光,和你眼睛亲眼见到的太阳的光,它是有性质不同的。你在梦里面梦到那个光,它一定是符合梦里面的,你那个见精回忆的那种层次感的。

 

就是你在梦里面所见到的那个光,它一定不会刺瞎你的眼,它一定不会亮到让你的眼睛闭上,一定是在你的眼睛的可接受范围的,舒适的光,你能见的光。可是你在现实当中,用肉眼去看太阳,那个太阳的光会刺瞎你的眼睛的。这两者是性质的不同。你们能感受吗?

 

就说是,现在在我这具身体之下,又渗透在我这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之内的,那种纯生命的光,祂以光的形态浮现出来,祂比人类的太阳要明亮1万亿倍。但是,因为祂超出了光的范畴,超出了亮的这种境界,所以祂在光和亮背后,又呈现出来了祂智慧熄灭了梦境,完整熄灭了分别,无生熄灭了相续,普照熄灭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纯生命的安然。就是那种光,祂实际上是慈悲心,折射在人类这个体系当中的,那一刹那的亮点。

 

我只能这么去形容了,因为人类没有这个体系。人类没有体系知道什么是‘生命’,因为人类叫‘境界’。境界你是不可能有生命的,因为境界一定是缘起的。而生命,生命的定义,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祂是超出了永恒,也超出了刹那的,那个才叫‘生命’。”——爱的温暖《灵魂离体后》2025-05-06

 

“在天堂之上,所有一切众生的生命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尽的温暖与永恒的安宁,那就是无限的亢奋极乐和无限的、无边际的那种光明与幸福,那是天堂。任何一个众生只是爱在爱的境界当中,所表达的形态的不同,爱是有形态的。

 

你们看,阳光照在晨露上——太阳初升,照在绿草的露珠上面,那个露珠折射了光线,光线在露珠上跳动,那种美,那就是天堂的美。你们看,婴儿从离开母体了之后,他吃饱了母亲的乳汁,躺在妈妈的怀里面睡觉的时候,无意当中露出来那个幸福的笑容,那就是爱的语言。

 

你们看,当一个人,舍己为人去救一个跟自己完全无关的人,在那一刻,他不顾自己身家性命,只想将对方救起来的那种无私的、纯净的心愿,那就是天堂的语言。你们看,一个人在绝境当中,自己都要被饿死了,还能够将维持自己生命仅存的一块面包,送给身边另外一个更需要这块面包的人,那一颗舍己为人的心,没有任何自我保护恐惧的心,那颗温暖的心,那就是爱的语言。天堂就是这些爱的语言的形态构成的。

 

所以说,爱的本体只是一个永恒的光明与幸福,爱的表达有无限种,这就是天堂,知道吧?那个地方是没有个体众生的,那个地方也没有所谓的生与死的现象,那个地方因为没有构成生与死的因素。生与死的因素是什么呢?恐惧。

 

生与死的因素,就是因为对原本不存在的自我,形成了自我保护的意图,这个意图就形成了自我保护的恐惧。因为有恐惧,才会有分别;因为有分别,才会牵动这个自我认知,形成了自我认知的细化,就形成了我们所理解到的‘地水火风见识空’,构成的能量宇宙的现象与细节。

 

天堂当中啊,没有形体,天堂当中有的是光明的形态,但是祂形态就像是咱们那个……我这个例子不太好举,就说是咱们看科幻电影里面呀,用那种高倍的望远镜看太阳表面,它不是有那种像是热浪的形态嘛,那种高温形成的热浪的形态,那个就是天堂的形态。

 

天堂当中是纯粹的、永恒的、无限的、光明的生命,一切的生命都是光构成的,一切的生命都是光的形态,所表达出来的爱的语言。祂里面没有恐惧,没有仇恨,因为祂没有自我,也没有一个自我所分别的境界。

 

所以说,天堂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天堂是生命最原始的存在形态,天堂呈现出来生命最原始的性质,那种性质是什么呢?用人类的语言去表达祂,就是无私与爱。祂没有一个自我,就没有一个自我的索取;祂没有恐惧,剩下来的,那就是爱与接纳。

 

所以说,天堂跟整个的三界六道,是相对立的;或者说,三界六道的,因为心识分别投射出来的恐惧境界,在天堂当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众生的灵魂,就是因为遗忘了天堂,而沉入了魂魄的境界;魂魄,就是人的细念与习气构成的灵魂。”——爱的温暖《接引》2023-12-12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上主是爱,上主爱你。”  

 

“我宽恕你,我原谅你。”  

 

我包容你,我接纳你。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神的权柄就是宽恕、原谅、爱、包容。”(爱的温暖《降临(下)》2024-08-16)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圆觉经

 

五体投地叩拜圣光如来怜悯救赎!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