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惨得不行的时候,好像是第三次被贬海南,一友人孙子死了,他写了一封信,说:“知有爱子之戚。襁褓泡幻,不须深留恋也。”信末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

 

另一次,一友岭南贬谪归来,却形体益健,他写了首词,其中有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看着很像那么回事儿。

 

可是,虚云老和尚讲了这么个故事:
昔佛印禅师入室次,苏东坡适至,师曰:“此间无坐处。”苏曰:“暂借佛印四大为坐。”师曰:“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玉带。”苏欣然请问。师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居士向什么处坐?”苏遂施带。师答以一衲。

 

苏述偈曰:“病骨难将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且与云山旧衲衣。”
虚云老和尚说:东坡虽聪明,答不出话,是他脚未踏实地。同参们,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地做!

 

许多文人文采飞扬,写的东西却似是而非。比如,木心说:不知道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聂鲁达说: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若心在尘世,此种语言精妙异常,若真心在道,这就是骗人鬼话。
聪明、聪敏人善语言,这就是虚伪,自欺欺人。因为此种聪明语由思维而发,非由心发。否则东坡为何答不出?

 

真实为戒。以何真实?以灵魂渴望。
老师在早期的讲法中说了这么一句,大意是:如果你的生命只有几个小时了,什么都没指望了,用这颗无所得无所求无所证无所有的心去念佛、学法,这才是学这个法的应有的心态。你不修行,活着比死了还痛苦,就对了。
后来,老师又说:当你在死亡面前颤栗惊恐得浑身发抖的时候,修行就开始了。
以对死亡、轮回的毛骨悚然叩拜老师;以对实相的刻骨渴望叩拜老师。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是一句令人惊恐到不敢细细思量的话。念头连绵不绝,宇宙、世界亦连绵变换不绝,佛法如一条金线穿过,难遇、难信、难求。老师就是这一条金线。以发自灵魂深处的珍惜叩拜老师。

 

真理的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条:放弃自我。宽恕接纳大爱,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
虔诚,不需要漂亮话。也不需要声嘶力竭。在最艰难的选择处。
直截了当,砍瓜切菜,当下承担。
做不到,就只是真理爱好者,算不上修行者。

 

真理太珍贵了,只配得上最纯净无杂的虔诚,比自己生命重要一万亿倍的珍惜。
“修行者”三个字太珍贵了。不该随便自诩。
虔诚仰望,卑微热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