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活着,是心灵认知所确定,对身体感受的熟悉。

 

因心灵确定的认知,与生理感受的相续,才有了你活着的“真实”。

 

于是,对于死亡后,你无法熟悉的生理感受而言。

死亡,只是你的认知记忆所未曾理解的心理空白。

 

当你,以活着的感受内涵,去面对死亡后,感受不可知的迷惘。

死亡,这种肉体呈现的现象,仅仅是,你认知所理解到的无知。

 

如果,你经历过肉身死亡,心识认知,确实地经验了整个生理性的死亡过程。

那么死亡这种肉身呈现出的现象,所带给你的感受,一定不是恐惧与迷惘。

而是很确定的一段,感知所经验到的经历旅程。

 

因此,地球上古老的宗教,对死亡的描述,都以“旅程”来形容。

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新旅程开始的起点。

生命是一段一段的旅程,灵魂居住在肉体中,对旅程的感受称为人生。

 

在古代的社会,人类以文字书籍,表现记录传递,思想与心意。

透过文字,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意、情绪,以及认知企图吧?

感受,在思维意识之内,是心识内微妙体验的,经验记忆波动。

 

感受,去掉波动的经验记忆所“受”,就留下了“感”的本体。

感的本体,就是感知,不带情绪体验记忆的,感知的直观。

 

感知,单纯且直观,清澈而纯洁。

感知,是穿透肉身形象,穿透情绪体验,

穿透认知与自我意识的,第四层深邃广袤精纯生命。

 

第一层生命叫形式,指的是人间世界中肉身形象。

第二层生命叫人格,指的是认知企图与意识思维。

第三层生命叫灵魂,指的是思虑心潜意识的记忆。

第四层生命叫感知,指的是灵魂领域中清澈见精。

 

灵魂感知,在所知的习气境界中,安宁祥和,纯洁清澈,清醒自由。

感知,解脱了“知”的细念分别,就是感知的本体,见精能见的性质。

见精性质,性质的见,就从,见与所见,感知与境界,感受与心识,认知与企图,意识与思维,自我与世界中,完整解脱。

见精性质,就是,生死的源头,习气诞生处,业障聚合地,境界缘起时,时空绽放处。

 

性质的见,见的清澈性,就是奢摩他。

成为能见的清澈,解脱所见的分别。

清澈安宁,就从生死自我的,心意境界中超脱,证阿罗汉果。

 

见精之内,见精背后,是隔绝在灵魂与天堂之间的,广袤无际无尽的时空坟场。

此处为知觉,是灵性对生命的经验,将灵性埋葬在了,生命经验记忆的梦境中。

梦境中的灵性,透过梦境沉沦凝固的知觉,回忆着先天的光明与穿透性,呈现出能见的性质。

于是,性质的见,见精清澈,仅仅是,灵性在沉淀的生命中,被光明梦境所折射出来的回忆。

 

见精之内,见精之中,见精之上,见精背后就是知觉。

是被生命经验深深埋葬后,在光明境界中沉沉睡去的灵性。

因此,知觉就是梦境的本体,见精,是梦境中灵性的折射。

穿越知觉的感受,是,穿越了广袤无际,漫漫无尽的苍穹宇宙的范围。

苍穹宇宙,广袤无际,漫漫星河,都只是梦境中,灵性对生命的经验记忆。

直至知觉内,灵性的纯洁,在穿越漫漫时空宇宙过程中,突破了一半的旅程。

知觉内,无限无边,浩渺无际的宇宙星系,

开始从物质性的宇宙形态,逐渐浮现出,具有生命意识的宇宙状态。

 

原本是纯粹的物质性、物理性的宇宙世界,开始渗透出,具意识的生命气息与纯光欢愉感受。

逐渐地,具有意识性的,自内而外绽放光芒的,物质形态宇宙苍穹,渐渐在纯光中变得透明。

物质形态的宇宙,逐渐消散在,生命纯光的照耀之中。

 

随着光芒越来越强盛,物质性物理性的宇宙形态,越来越淡化透明,直至消失。

在伴随宇宙世界现象消失的过程中,纯生命轻盈且新鲜的,亘古的纯灵性苏醒。

纯灵性的苏醒,就,开始分解了,因生命经验沉淀,而营造出的灵魂宇宙历史。

 

苏醒的纯灵,透过现实人间世界中,残存的人格记忆,心意残留思维。

灵性通过人体内的,意识思维,心灵认知,灵魂感知的剩余业障因素。

灵性纯光,在人间这具身体心意体系中,折射出终极意识的生命无限。

透过人体心意,所展现出的灵性纯光纯生命成分,就被称之为“感应力”。

 

随着感应力,逐渐取代心意人格的残存记忆。

随着纯光灵性,慢慢烧融心识认知的企图细念,烧融灵魂感知中思量心的记忆。

 

在能量境界宇宙中,生与死的你,你曾经的生生世世,曾经的“你”之生生死死。

都在灵性纯光普照内,像潮水一般退去,像梦境一样消散,像阳光内的阴影一样,消失无痕迹。

纯灵就是纯生命,是永恒而亘古的,是完整且无限的,是真实的纯粹光明,是极乐的亢奋安详。

灵性中没有灵魂的阴暗,纯光中没有见精的阴影,生命中没有自我的梦魇,亘古中没有生死的片段。

 

苏醒的灵性,就与纯光纯生命天堂合体。

灵性是,宇宙终极意识内,永恒生命表达爱之内涵的纯光形态。

解脱了分段生死,进入法界神佛的,庄严智慧范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