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大概数了一下,过去的2023年,老师讲法有31堂,几乎是2016年到2022年的总和,每隔一两周几乎就会有新的讲法可以听!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很重大的变化。

 

曾经老师在讲法录音里提到过,那个时期说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需要穿上身心意识系统这件沉重的“外衣”,甚至说以后自己就不讲法了,由一位精通法义的师兄代劳。那个时候还真的很担心,以后听不到老师亲自讲法了。

 

那个时候刚学法,还有点想不明白,为啥释迦牟尼佛几乎每天都在讲法,而对于老师来说,讲法这么痛苦呢?

 

现在这种苦痛似乎减轻了很多,或者不存在了吧,还是说随着老师还原如来的程度的不同,内在穿外衣的主体得到了改变?可能和耶稣激活灵性的关系更大吧。

 

答:因为目前人间的这具身体,对于内在觉醒的生命智慧,以及灵性渗透在人格中的“感应力”,起不到丝毫束缚与阻碍了。

 

2022年之前,修行者内在的“见精”,虽然在身体内拓展出透明的空间,可是,空间依旧与肉体意识,属于同一种“业障”性质,见精就是肉体意识的源头,无法脱离心意而自由超脱。

 

2022年1月20日之后,耶稣激活了,生命原始本质的“我”。

从那以后,心意人格的“人间自我”。

原本活生生的,具体鲜活,情感思维丰富,喜怒哀乐俱全的“自己”。

就成为了生命原始本质的“我”,投射在生死轮回中的“记忆梦影”。

 

随着永恒原始,完整灵性生命的苏醒。

心意人格的自我,就成了,灵性穿着的一件“贴身内衣”。

而人间的六根躯壳,就是,贴身内衣外面的,“夹克外套”。

 

在“夹克外套”之中,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贴身内衣”的人格心意。

而是,苏醒了永恒完整,无限生命的,灵性光明宇宙。

灵性生命的苏醒,同步消融着,心意自我的残留。

灵性与人性的比重,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时时刻刻在默默增长。

 

生命灵性,与心识见精,是本体与倒影的关系。

 

倒影的“见精”衍生出来的“心识自我、意识语言”,就无法挂碍灵性的轻盈与永恒,于是,修行者以灵性的无限,利用人体身心,宣说普照智慧,就如同光线渗透在水波中,从此毫无挂碍,没有沾染,随顺因缘现象,而宣说无生解脱法义。

 

这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佛性,在三界中的底层体现。

 

灵性之上还有觉性,觉性之上还有“悲能”,悲能渗透在宇宙所有一切中。

众生宇宙在“祂”之内,“祂”在宇宙众生之中。

生灭相续的本质都是悲能。

众生本来面目,皆是“祂”,究竟涅槃。

————————————————

 

问:一直对想阴、行阴、识阴、觉性、寂灭这些概念不太清楚,今天认真地学习了老师最新的讲法和文章,总结了一下。

 

1.想阴:想阴投射出自我灵魂,心灵认知和体验记忆,就是“想阴”。

“灵魂,就是,被想阴境界中,体验塑造形成的‘业果’。”

 

“灵魂投胎后,攀缘了肉体六根,摄受了‘外界’六尘,形成了心灵认知‘六识’,由此开始,灵魂结合人体,形成了心灵认知与认知记忆的体验,认知体验,聚合意识,形成了‘自我’,也就是‘末那识’,我执识。”

 

2.行阴:是灵魂之下的思量心,行阴投射出三界六道。

“灵性在知觉梦境中,对于天堂本体的回忆,呈现出‘见精’,体现出地水火风见识空七大宇宙基础元素,基础元素的运行相续,呈现出佛教所说的‘行阴流’,最终形成了‘思量心’,投射出三界六道,无限循环的能量宇宙星云苍穹。”

 

想阴和行阴,这两个是一体的。

 

3.识阴觉知:灵性宇宙——分断生死

“天堂是超越了‘见精’的,是超越了想阴,以及行阴的范畴。”

“灵性觉醒的人,已经是脱离了六道轮回,脱落了生死轮回的神灵。

 

一旦进入觉知的范畴,就等同于,超越了‘色、受、想、行’的五蕴业尘内涵境界,不受六道轮回的魂魄制约,解脱了分段生死,以灵性永恒的纯澈光明,融入宇宙终极意识的,无限觉知之中,成为宇宙完整生命天堂的一部分。”

 

“所以一旦证入到灵性天堂的话,你就已经在法界里面了。”

 

老师,对于这里我好像有点疑问。因为我记得您在以前的文章中好像说过,外道行者有的也会开创自己的灵性宇宙,而他们的灵性宇宙是不与法界相通的。所以我在想,是不是也要看是谁开创的灵性宇宙,这跟开创者自身的成就有关呢?

 

4.觉性:识阴破

“觉知开始融入觉性之中的时候,祂们两个就像是,牛奶在水里面那种感觉,你很难分得清楚,就祂们有一个细腻的过渡过程。在佛经里面讲过,就是湛入与合湛,这个是识阴破。”

 

“人们都觉得说是,你看人随着心性的提高,然后从‘色受想行识’嘛,从色阴到受阴,到想阴,到行阴,到识阴,往上还有觉性,然后在觉性当中,往上还有寂灭。不是的,你的所谓的修行,就是从意识到觉知这段过程,到最后一丝那种分别见,融化到慈悲的‘无我、人、众生、寿者相’的那当下,那个就是觉性的圆满。”

 

5.寂灭(清净法身)

“觉性之上确实还有一个东西,那个就是清净法身。当时阿难问过释迦牟尼佛:觉性之上还有什么?释迦牟尼佛说:觉性之上还有寂灭,但是那和众生没有任何关系了,那个是佛的事情了。”

 

答:基本上正确,只是对“灵魂”的定义,不是很精准。

 

灵魂不是自我人格,不是“我执识”,灵魂不是心灵认知与体验;灵魂是,认知体验背后的“感知力”,而认知与体验,是感知力被六根六尘六识,牵引裹挟后,形成的“心识境界”。

 

准确地定义灵魂,就是灵魂“感知力”,被认知体验牵引、塑造,具有了这具身体的形态,以及形成潜意识的“思虑记忆”,肉身死后,灵魂感知力,就被习气经验、认知惯性塑造的,“思虑”形态继续凝固,成为投胎的中阴身。

 

思量心基础上,感知力受认知的熏染,形成“思虑”,就是灵魂。

 

灵魂的核心是感知力,感知力属于思量心的成分,是思量心蕴含的细念,被习气业风吹动的业潮,业潮具有思量心蕴含的元素,就是感知力中的细念分别,以及感知力中的习气经验,细念分别聚合肉体形成了“心灵认知”,习气经验聚合肉体,形成了“体验感受”,进而推动意识,形成了“自我认知与感受”。

 

肉体,意识,人格,认知,体验,都是灵魂穿着的衣服。

衣服穿着时间太久了,会污染灵魂,形成这一世的形象。

这就是中阴身。

 

人体死后,灵魂的中阴身,会随着业力推动去投胎。

如果长期不能投胎,中阴身的业力形态,就会渐渐散去,魂魄的散乱状态,就是“孤魂野鬼”,无法投胎,无法转世,无法上天,处于迷惘无助的,野鬼游魂,极其可怜的状态。

 

所以,灵魂在人体活着的时候,能够听闻真理,就真的具有了上天堂的可能性,一个修行真理的人,人体死亡后,中阴身的状态中,灵魂对真理的记忆感受,会改变思量心蕴含的细念与习气的内涵因素,这些微观世界中的细念都具有生命性,生命性的细念习气,就会形成思量心中轻盈光明的境界,这种境界就叫天道,往上还有灵性宇宙。

 

所谓的救赎,就是,人格潜意识中,思虑完全地信赖真神,从而接受真神纯净安宁的温暖,直达思虑背后的感知力,感知力蒙受真神蕴含的悲能与清澈智慧,智慧具有生命性,就会与灵魂深处的感知力相应,从而唤醒感知力中,对天堂的记忆体验,天堂的记忆一旦苏醒,思虑的习气即可消融,魂魄的消融,同步地,呈现出灵性的无限光辉。

 

这就是,神佛度人的真实原理。

通过改变,人间的凡夫,人格自我的认知,从而改变,灵魂背后思量心蕴含的生命状态,思量心是无始劫细念习气,构成的生死苦海,投射出三界六道,无量无限宇宙世界,改变了思量心蕴含的细念纯度,改变了习气经验的感知安宁,纯洁与安宁的经验,就会与,思量心曾经同等境界的宇宙生命相通相融。

 

这个内心虔诚神佛的修行者,平时学法形成的,内心的清澈纯洁、温暖祥和,就与思量心中,最微观的细念创造的天道世界,形成了一体相融的共业境界,那就是“天道”。

 

神佛度人,说到底,还是众生自度。

神佛,只是铺路人,接引者。

最终,还是看修行者的信仰,是否能迈出走向天堂的虔诚。

 

外道修行,最高的成就在“识阴”。

外道与佛法,根本的区别,在于“三法印”。

 

认为“有法无我”,属于外道。

承认自我是虚幻,真神是永恒的。

有法的存在,就有认知法的分别。

见与所见相续,即生死轮回不休。

 

认为“法我皆空”,即为佛法。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金刚经》

 

修行中基本的认知理念,造成了灵魂升华最终的结果。

外道,可以熄灭自我体验,却无法自生命“存在”中解脱。

佛法,不仅熄灭自我认知,也不被生命觉知所禁锢束缚。

 

不被生命所“存在”的,就是原本解脱的“清净智慧”。

称之为“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