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识颂释

 

一 首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一)缘境性境。“法不孤起” ,“心因境有”。心识生起,要因缘具足,而境,就是四缘中的所缘缘。因为前五识是感觉器官,只缘“色法”,不缘“心法”。色法,是第八识中实种所生,有实体之相,且得境之自相者。此如镜之鉴物,故为性境。

 

(二)现量。五识缘境,是根、境对照而生识 (即五遍行心所的触,触者三和) 这是直接感觉,初一刹那,无筹度心,不带名言,所以是现量而非比量;到堕入第二念,种种分别生起 (即第六识五俱意识生起),这时就有比量和非量了。

 

(三)三性,指善、恶、无记。五识是感觉器,本来没有善恶,但以第六识的五俱意识与之俱起,五俱意识随著前五识缘境而了解分别,因而善或烦恼心所与之相应,或善、烦恼不起,而是无记,这时前五识随著第六识的行动,亦就通于三性了。

 

(四)“眼耳鼻三二地居”,所谓二地,是指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及色界的杂生喜乐地。杂生喜乐地的范围,初禅三天皆属之。欲界有段食,除眼、耳、身三识外,尚须以鼻识嗅香,以舌识尝味,所以五识俱全; 若至色界初禅天的离生喜乐地,初禅天人,以禅悦为食,不食段食,故鼻舌两识无用,故只有眼、耳、身三识,所以称眼、耳、身三识“二地居”,居是止的意思,眼、耳、身三识,亦只以初禅天为止,若到二禅天的定生喜乐地,其静虑之心,专注于第六识间,前五识都不现起(此界众生化生,有微妙色身,为庄严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所以欲界众生,八识具备;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前五识的鼻、舌二识不起作用,只有八识中的六识;到二禅天,眼、耳、身三识亦不起用。

 

(五)与前五识相应的心所,共有三十四个。它们的名称是: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个善心所,两个中随烦恼心所,八个大随烦恼心所,还有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三个心所。
遍行心所,是遍及于一切心、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地,所以是必然生起的,前五识与五俱意识同起,而与意识相应的五别境心所,亦导引前五识对所缘之境、发起希望、决定、明记、专注、和抉择的作用。前五识既然通于三性,所以有时与善性相应,故十一个善心所全俱; 有时与不善相应,所以根本烦恼中贪、嗔、痴,中随烦恼的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全部,亦参与前五识的活动。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二、中颂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一)五识依于五根生起,而根有两种,一者外根,一者内根。外根不能生识,生识的是内根。
外根又名扶根尘,就是我人视觉可见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
内根又名净色根,亦称为胜义根。佛经上说,内根为清净四大所成,质净而细,犹如琉璃,肉眼不可见,唯佛眼天眼可见之。不过若以现代科学知识来看,内根就是五种感觉器官的神经纤维,和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五种感觉器官生起五感觉 (识) ,而由第六识了解分别。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对于上文:有观点,不认同净色根是神经;有观点,第七识末那识的扶尘根,是大脑;有观点,眼球归于身根,不是单独的扶尘根。仅供参考。)

 

(二)“九缘七八好相邻”
这句是说明前五识生起,所需要的缘。“九缘”,是指眼识生起所须具备的九缘:
空缘——即根境之间的空隙或空间。亦即眼根与色境之间必须要有适当的距离,才能看得到(才能成识):距离太远不行,太近也不行。
以明缘——即光明,或光源,如日、月、灯等:要有光明才能见。
根缘——即诸识所依之根:在此即指眼根不坏。
境缘——即诸识所缘之境;在此即指要有色境当前。
作意缘——此即五徧行心所之一;须有作意才能见。
分别依——即第六识;还须有第六识参与。
染净依——即第七识—亦须第七识参与。
根本依——即第八识—亦须第八识参与。
种子依——即诸识各别的亲种子。
眼识须依这九缘,才能生起。
“七”,指鼻、舌、身三识之生起,只须七缘,即九缘中除去明缘与空缘;
“空”是指距离,因为鼻、舌、身三识是要根与尘相接触,所以根尘之间必须没有距离(空间),才能生起对香、味、触尘的了别。
“八”,指耳识须具备八缘,方得生起,八缘即在上面的九缘之中,除了第二明缘外,都须具足;因为耳识生起不须依靠光线,即使在黑暗中也可以闻声。
“好相邻”,正好相邻。(摘自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三)“合三离二观尘世”
说明前五识缘境之时,有“离”与“合”两种情况。“合”,即是根与尘相接触、相合;“离”即是根与尘必须分开、相离,有一段距离。“合三”,即指鼻、舌、身三识是于根尘合中了别;“离二”,是揩眼、耳二识是于根尘相离中了别:因为眼见物、耳闻声时,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须在一段“有效距离”中,才能了别。此二种又称为“合中知”及“离中知”。“观”,即五识的能缘之见分所作之了别。“尘世”,即五识所缘的相分(外五尘境)。五根对五境时所生起之五识,虽也含有依于自性分别、任运而起的贪瞋痴,但因前五识并无第六识的缘虑之用,故其分别之中并不带有名言(种种妄想分别之言说),亦不计执能缘之见分所缘之相分为内外法,故仍属现量。因此《大佛顶首楞严经》云:“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圆觉经》云:“其光圆满,得无爱憎。”都是指五根与五识的现量境界而言。(摘自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四)“愚者难分识与根”
愚者,指当时的一部分二乘行者,曾引发过一阵诤论。根见识见,看起来是小问题,但这牵涉到哲学上“唯心”、“唯物”,就成为根本上的大问题了。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声闻人不知根与识皆各有“种子”与“现行”,而以为根与识是互生的,因此难分辨彼此。其实,根的“种现”(种子与现行),只能引导识之“种现”,故只能说根是“生识之缘”,但却不能说“根能生识”,因为诸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

 

兹列游根与识之别如下:
色心不同——根是色法,为第八识之相分。识乃心法,即第八识之见分。
此即是体不同:根体为色,识体为心。
三性不同——五根既是色法,且为第八识之相分,故与第八识同是无记性。而五识却具备了善、恶、无记三性。
用不同——根能“照境”,而识则能“缘境”,是为二者之功能不同。——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

 

(* 对于《楞严经》所讲七大,有解“见”大即“根”大,以前一直疑惑。重温唯识,结合对修行者所讲的“见精”的理解,忽然明白:根大见大都指能见,根大偏重色法角度讲,见大偏重心法角度讲,一体两面。
对于幻相能量宇宙,执幻实有,偏重色法讲,称“根大”(见精)。从唯识无境的心法,称“见大”(见性)。妄想执著,境风吹识浪,根尘相对,能所不断,染污种子相续不绝,色蕴坚固,难脱生死幻影。
所以有如上,现象界哲学的唯物唯心之争。

 

可见,心物一元,“见大”是色法和心法的分水岭。难怪修行者以前强调,修行的关键在于找到“见精”。
佛法修行,尤其禅宗注重明心见性,悟后起修才是真修,贵汝见地啊。
或者,用修行者教法的,结合无生智慧的灵修法门,不论见精觉知这些理论,不别外境内识,一切接纳,爱内没有分别,以虔诚导航,速破分别我法二执。

 

修行者常说,其实“你什么都看不见,你只能看到光”(大意),性色真空,空即是光。见精不攀缘外境,知觉渐渐苏醒灵,脱离自我幻影,回归完整天堂光明,性空真色,真色亦光。 )

 

“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我们什么都未曾‘看见’。
心意内在的‘看’之中,清澈明晰内,原本没有‘看见’。
也就,没有一个看见世界的‘你’。

 

无限广袤的清澈内。
看见世界的‘你’,与,你所看见的‘世界’。
只是幻觉,未曾发生。”
——《平安赐福(十六)》

 

“生与死的‘你’,未曾真正地存在过;此时此刻的‘你’,根本就不是‘真实’的你,你的本来面目是庄严如来,是智慧浩瀚,是光明天堂,是无生无灭,永恒亘古,从未变易的‘当下圆满’,就临在于你的心意之中,在一念之中蕴含百千亿念头,在心念与心念之间的,刹那之内的瞬息之间,是横跨了亘古超越了永恒的,生命天堂‘临在’的苏醒之光。

 

人间修行者的心意,
是超越了苍穹之外,不动如来心光,射入生命境界中的光线。
光线会随着生命境界中,习气洪水的湍流,折射出不同的光线形态。
可是,无论光线形态如何变幻,光线中整体光明性质,绝不会改变。”
——《光》(2023-08-19)

 

(* 能见所见皆是虚妄,唯识无境;
能觉所觉皆因无明,非幻不动。)

 

三、末颂,前五识转成所作智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一)“变相观空唯后得”
入十地的初地欢喜地 (极喜地) ,至此远离遍计所执的能取所取,亦即是证得所取之境空,能观之智空,证此二空之智,无能缘所缘之差别,名无分别智,亦称根本智,根本智是直契真如之智。
由证得根本智后,再起分别一切差别相的智慧,此称分别智,亦称后得智。见道位的菩萨,就是以此根本、后得二智,缘真俗二境。
根本智挟带本质,没有相分,心无分别,亦没有见分;而后得智托质变相,似有相分,起认识 (分别) 作用,似有见分,即缘真如,亦不亲证,只能变我空的影像而审观之,这就是“变相观空唯后得”。(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后得智”是在“根本智”之后得的智,故称后得。后得智又称“俗智”、“如量智”等,佛菩萨起于大悲救度众生时,即是依此后得智而作种种度生之事。《摄大乘论释》十二曰:“根本智(之)依非心、非非心;后得智则依止心故。二智(对)于境有异:根本智不取境,以(其见)境智无异故;后得智(则)取境,以(其后见)境智有异故。根本智不缘境,如闭目;后得智缘境,如开目。”同上四曰:“如来本识永离一切解脱障及智障,此识(如来本识)或名(根本)无分别智,或名无分别后(得)智。若于众生起利益事(之) 一分(即)名(为)俗智;若缘一切无性(而)起(之) 一分(则)名(为)员如智(根本智)。此(俗智与真如智)二(者),合名(为佛之)应身。”由是可知,佛的三身之一的“应身”即是由此二智(根本智与后得智)所成者。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

 

(* 变相观空唯后得,这就是修行者教法,记录修行过程中,心识中出现种种不可思议境相的原因,是后得智转变过程的心现识变。
后得智缘真俗二境,所以修行者记录,说有时分不出哪个世界更真实。
观俗,留惑润生的修行者,应对客观生活中的具体事务,并接引众生,未了变易生死的幻身,留形驻世于幻影能量宇宙;
观真,八识中所藏的累世有漏无漏色法实种现行,心现识变的色境现前,如灵性天堂(无漏)和欲界魔王世界(无漏有漏交映),都比意识分别的幻象能量宇宙更真实。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则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法界体性智)。
觉他未满,变易未脱,异熟不空,未转无垢,故习气种子与圣光交映,内识缘起性空,种种心影色境投出。)

 

这后得智,在因、果二位都能证得。不过前五识与第八识,是联带相生的,因为五根是第八识所缘的相分,而五识是依五根而生起活动,所以在第八识未转识成智前,前五识不能单独转识成智,必须到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时,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同时转为成所作智。此即所谓:“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但已转为成所作智的前五识,在佛果位中仍不能亲契真如,何以故呢?当知五识依五根而起,缘现量、性境,但它只能观察诸法的事相,不能体悟诸法的理性。在因中如此,在果上亦是如此,所以说它“果中犹自不诠真”。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二)“圆明初发成无漏”
此是指第八识转为大圆镜初一刹那,前五识也同时转为无漏的成所作智。
因为前五识是依五根而现起,而五根又是第八所变的相分。在能变现的第八识未转成无漏以前,其所变现的五根相分,当然不可能先变为无漏。
所以必须在第八识圆明初发,五根五识才能转成无漏。至此,与前五识相应的根本烦恼贪、嗔、痴,大八随烦恼,中二随烦恼尽皆舍除,即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善法十一心所,也都转成无漏了。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三)果德:五识转为无漏,其所应作的自利事业——所应断应修的,皆已成办,所以名为成所作智。

 

“云何转智。菩萨地尽。入如来地。此谓藏识转为大圆镜智。光明初发其所持之五根。转为无漏色法。则依此而发之五识。亦成为无漏五智。所谓成所作智也。”
至此,要进一步成办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这是果地的成所作智。为适应净秽国土中众生机宜需要,如来作三类分身,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的众生,息其生死轮迥之苦也。三类分身是:
1、为适应大乘四加行位菩萨的机宜,示现千丈卢舍那身,宣说地上的十波罗蜜,令其依法修行,息其变易生死的苦轮。
2、为适应二乘及凡夫的机宜,示现丈六小化身,为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令其依四谛法修行,息其分段生死的法苦轮。
3、为适应各类不同的机宜,示现种种化身,随宜说法,令其离苦得乐。如来慈悲,怜愍众生备受众苦,运用方便,化三类分身,为不同的众生,说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诸苦轮也。
(参见《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

 

(* 天降大任,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十年苦难与魔考,未撼虔诚。
只为,看“祂”一眼。)

 

老师:置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