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 03:07

 

生,是死亡的基础,心灵勘破了对生的期许,清净明澈的心,也就挂不住死亡的迷惑。被侮辱诋毁的痛苦,源于接受赞美颂扬的心,若心灵不接受颂扬赞美,宁静安详的淡漠,自然不会拒绝诽谤诋毁的攻击。心处一切境界中,无取无舍,随顺安详就是道;大道无形,其中有精,普觉圆照,妙满十方,就是佛。

 

2016年11月4日 03:40
问:有专修您修证道路的寺院吗?

 

答:我的寺院在你的心灵中,你心灵深处,无杂质的信仰,就是大乘佛法的殿堂;在你心中,直面贪嗔痴的忏悔,就是大乘佛法的庄严;在你心中,见一切世界诸相,而无挂世界名相的明晰纯澈,就是你一生朝拜的如来。

 

2016年11月5日 02:37
问:请教老师,有人说:“觉不在知,也不在不知。空性不在你我,或你我之间,所以空也不在知与不知,此乃大圆满法”。这种说法对吗?

 

答:《圆觉经》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此人所说的觉,依知与不知,而立名相,我们客观如实地去观察“知”,所谓的“知”是意识分别,所现思维概念,而意识本身只有分别名色的能力,却没有形成概念记忆的能力。那推动意识分别外界,形成对外界概念相续思维的,是心灵觉知体验,由于心灵觉知取舍了意根,才升起来意识对外界信息的相续分别。

 

你仔细去体察自己的念头,去观察自己的思想,看看你的意识,是否能将任何一个念头、思维,长期留驻在当下?你绝对没有可能留驻任何念头或者思想,因为你的意识思维、念头概念的根本在于你心,不在于头脑。一切念头、思想,都是心灵觉知的愿望,在心灵觉受的体验推动下,以大脑意识予以呈现。

 

所以说,此人所说的“知”,本身是心识体验,攀缘六根所现的“错觉”,错觉本来是虚幻的,犹如海市蜃楼,有相而无体。他所说的知,是性空如幻的意识,他所说的不知,是离意识分别,心灵对存在体验的觉知。意识与心识,犹如海浪与大海的关系,意识的分别犹如海浪,由心识觉知而现,海浪熄灭,意识的浪花融入大海,可是大海的觉受体验,依旧是心识所现的存在妄想,妄心相续不脱轮回。

 

这就是万法唯识,三界唯心。外道魔法,执迷空有二边见,以为脱离意识所知,有一个实有的不知,却不明白,所知既然是虚幻的,那么与所知相对的不知,本来也是心灵觉知幻化的虚幻。依据虚妄的知与不知,而说有一个“觉”,就是“依幻说觉,亦名为幻”,是外道执迷的“有见”,认为觉性与知觉相对,知觉熄灭就是觉性,因为知觉是实有的,所以觉性也是可得的,这又是“若说有觉,犹未离幻”了。

 

再说“空性不在你我或你我之间,所以空也不在知与不知”,学佛之人,最基本的《心经》都应该看过,有几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应该都耳熟能详吧!

 

请问,你与我的定义是什么?是我们的色身肉体?色身肉体本四大和合之幻身,因缘业力之所现,如阳焰,如空华,有名相而无实性,故而肉体本幻,幻不可得即空,色性即空,何曾有一个与肉体相对的空性?

 

请问,你与我的定义是什么?是心识体验与意识分别?心识如幻影,意识如幻影投射的光斑,二者皆累世习气妄想,川流不息,于心灵所现梦境,梦境本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诸心无得,诸法无我,故心意自空,何曾有一个与自空的身心,相对而立的空性?

 

请问,身语意本来空寂,空不异空,你所谓的“空性不在你我或你我之间”,这个空性如何立?你与我,身心本幻,幻性自空,如何与空性相对立?

 

既然与“身语意”相对立,空性本来不成立,是妄语邪说,那么,与“知与不知”相对立的空,也是心识造作,所现的妄语牵强,犹如痴人说梦,依幻说觉,亦名为幻!

 

此人所说的“空性”,是执幻为实,幻心而立的“分别见”,心离分别,则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心随分别,则心相轮转,生死不休,你执外道所说空见,歪曲大圆满中观教法,是断人法身慧命的魔说。何为佛?离幻即觉;何为魔?执幻为实,依邪魔知见,坏如来正观者,即为魔出世间!

 

大圆满中观教法是观心实相,“知境为心”,观一切境界为贪嗔痴所现,皆是幻影并无实性;“知心为空”,观贪嗔痴体性,本无可得,诸心无得,诸法无我,妄心熄灭,觉性无生,诸幻熄灭,非幻不动,心无所挂,随顺清净是道;“知空为无二双融”,观心灵贪嗔痴,有相而无体性,贪嗔痴本来性空,所观贪嗔痴,即是观者之分别,贪嗔痴性空,观者亦无得,无得即无挂,无挂即无生,无生则无灭,随顺妄念而性圆满,周遍心识而明晰,则贪嗔痴性即佛性,累世妄念习气,于心灵纯澈明性中,如云雾自然升起,于虚空中自然熄灭解脱,贪嗔痴体性,即如来清净法身,故说“烦恼即菩提,轮回本涅槃”,此乃大圆满核心教义,汝当受持精进。

 

2016年11月6日 01:51
问:生活的压力如此残酷,我如何生起出离心?

 

答:因缘果报所束缚的,只是你的身体,而束缚你心灵的,只是你对自我爱护的恐惧。当贪恋镣铐了你的灵魂,你见到的世界只是你自己的心;心将所见的一切当作实有,则必定有一个能见世界的你,若你的心,只是纯净地观照所见的一切,那么所见的世界,与见世界的自我,都将在观照深处的明晰清醒中,融入喜悦之极乐,明晰是本来自在的解脱,纯澈是原本圆满的自由,不可说,无法形容的妙乐,是安详庄严的大乐。

 

2016年11月6日 02:19
问:如来以胜义、世俗二谛,宣说世间法、出世间法,胜俗二谛结合才是圆满的佛法,请问,何为胜义谛,何为世俗谛?

 

答:以凡夫心度如来智,胜义即成世俗谛,以清净心熄灭分别见,世俗谛本即胜义谛。

 

若胜义谛可得,可得相必有能得者,能所相续则有缘起,缘起即轮回,轮回是名俗谛,故而,胜义非与俗谛相对,世俗谛不离胜义谛,胜义谛不舍世俗谛,俗谛不可得,是名胜义谛,胜义不可说,是名如来第一义。

 

倾听!你看到眼前的世界了吗?你的心灵,被眼根所看,耳根所听,意根所想,身根所触,鼻根所闻,舌根所尝的诸种体验,牵引心识,蒙蔽心灵清净觉知,妄想幻化,依心而境,依境而心,心随境转,统称为俗谛。

 

俗谛依心所现,心缘六根,诸境扰心,觉心眯盹,如眼患病,妄生虚华,错觉名世间。

 

倾听!你看到眼前的世界了吗?在你看到的世界中,必定有一个看到世界的你,这个你,并非是眼根,否则眼睛失明你就应当死亡;这个你,并非是意识,否则婴儿刚出生时,对于外部世界的条件反射,是无主观意识的,无意识的婴儿,就应该是无生命的,故而意识并非是你;你也并非是内心对所见世界形成的境界,否则心中对于外界,所见境界的感受体验,是刹那间变化,妄念习气川流不息,而川流不息的变化中,并没有一个看世界的你。

 

你,是心灵所见世界景象中的“清醒”,在你看到世界时,在意识思维深处,有一个明确“看到了”世界的“确定感”,这个确定感,就是心灵深处的心识分别;你——是心灵所感受到的各种境界中,清醒体验境界的“明了”,在行住坐卧、吃喝拉撒、见闻觉知诸种境界中,心灵对当下境界体验的“明了”,就是你所见世界,以及见世界名相的缘起,心灵深处的明了,就是三界诸法,生死轮回的缘起。

 

这个心灵“清醒的明了”,就是识阴存在感,也称为阿赖耶识,宇宙世界,生死轮回,皆由此中出,故而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在你心中,清醒的明了,是自我与世界的起源,或者说,自我与世界,由清醒的明了所幻化而成。何为清醒?对存在的体验。何为明了?对生灭的分别。故而,心生分别,妄取空华,而成生死世界。若行者能深观自心,熄灭心灵深处,对六根尘境的贪爱眷恋,六根净,则心识净,心识净,则世界净,世界净,则心灵净,心灵净,则分别熄灭,心识融解,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身心脱落,错觉熄灭,诸法无生,就是觉性圆照。

 

无生即无染,无染即明,明性熄灭疑惑,犹如光中无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空中无色,即性空无挂,空性无生,无生则无灭,觉性无染,无来亦无去,明性无杂,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离分别妄想,自性本来清净,是名胜义谛!

 

清净心,倒映如来义,如来清净法身,以觉明空,法界报身予以呈现,依觉性明空湛然,圆觉十方普照,而假说有自性如来,如如不动;觉性无生,无生即分别,分别熄灭是如来;明性无染,无染即染着,染着熄灭即如来,空性无得,无得即所得,所得熄灭,不可说即如来,如来只是不易的当下。

 

祂随心灵妄念而现法界,法界性空,空性无挂就是祂的圆满;祂随心灵分别而现三界,三界如幻,诸法不可得,生死性湛然,轮回本涅槃,三界六道,天堂地狱只是祂的游戏,在生死中,祂未曾离舍,在轮回中,祂清净如如;祂随眼耳鼻舌身意,所现色声香味触法,见闻觉知,喜怒哀乐,都是祂的周遍,在你的六根门头放光的,就是祂的身影,在六根见闻,心灵觉知中,见闻清净,无挂觉知的,就是祂的究竟。

 

故而,胜义谛,俗义谛,都是祂所化现,胜谛俗谛原为一心,一心清净,则胜义俗义,本来寂静,随缘无挂,诸法性空,皆是如来究竟义;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十法界众生,同体一性,见诸相非相,见者亦幻,心相脱落,非幻不动,如如圆满,离幻即当下,是名究竟涅槃。

 

2016年11月9日 02:32
当你的心,过于执迷世间欲乐时,就无法真正相信有神灵;当你的心,过分强调自我的能力时,你不会觉察到因果的力量;当你的心,顽固地认为自我就是不变的真实时,生老病死将无可避免;当你的心,遗忘了自己,你将成为掌控三界六道中,魔王的奴隶。

 

当你的心,从现实利益欲望的煎熬中复苏,清淡宽厚的心,你会亲眼看到天国的圣境;当你的心,能宽恕他人,接纳坎坷磨难的伤害,无怨而安然,你将沐浴在神灵温暖的圣光中;当你的心,不再因为自我的期许,在人世间苦苦挣扎时,知足常乐,淡然恬静的心,你将观察到命运沉浮中,不可抗拒的因果循环;当你的心,遵从神灵的温暖与接纳,从自我恐惧的镣铐中,解脱了心灵原始的纯明,你将知道,观自在,并非单指是观世音菩萨,而是你我原本具足的极乐自由。

 

你要相信,如来从未离舍我们,我们只在如来妙明真心中,生生死死;你要确信,神灵就是我们心灵中,无私的温暖与接纳的拥抱,那是宇宙中一切神灵,生命绚烂的核心;你要明白,痛苦缘于我们心灵贪欲的煎熬,虽然命运的轨迹,宿世因果循环无法当下尽除,可是,在因缘诸境中,我们却可以改变心灵对业境的觉受状态。

 

当一颗凡夫单薄孤单恐惧的心,转化为神灵温暖纯净宽厚的清淡,那么,我们在人世间所遭遇的一切善恶境界,所有顺逆因缘,都将因为神灵之心的光芒,而改变了凡夫累世的宿业,犹如雪花落在阴暗地会聚集成冰,而雪花落入太阳光中将化为气,雪花好比累世因果宿业,凡夫心好比阴暗地,神灵心犹如太阳光。

 

当心灵温暖融化了孤独,当清净融化了欲望,当宽恕融化了仇恨,当接纳拥抱了死亡,当自我的体验,在对神灵的感恩、崇拜中融化,内在轻柔绽放的光明中,你将见到自己的心。心中见一切,而接纳一切的清醒中,是妙觉极乐,安详圆满的佛。

 

2016年11月10日 02:22
修佛,是一段很艰难的旅程,艰难的是,我们很难勘破世俗八风,对身心的袭扰;成佛,却是一件很简明直接的事情,简单到,心灵放下自我心尘,烦恼融解真如自在,业惑熄灭如来自现。

 

2016年11月10日 03:26
问:您所讲的修证道路,属于如来究竟义,只能与修行多年的僧侣相应,我们这些身在凡尘的弟子们,该如何信受?法我皆空的教义,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我们该如何具体履行您的修证道路,将修行融入生活,将生活变成修行的道场?

 

答:佛法,之所以称为佛法,不与外道相同,在于祂不落善恶分别见,不堕空有二边见,不执生灭诸法相,随缘性起,而落落清净,不昧因果,而不挂因果,不舍世间,而于世间心中清醒。佛,是心灵本来的样子,佛,是随顺身心烦恼,却在烦恼思虑中,原本自在、清净的自性。故而,佛不以相见,唯以智知,故而,佛只在自心,离心说法,皆同魔说,依如来究竟法,破我、人、众生、寿者相,烦恼性空,本来解脱,习业熄灭,如来自现,自证圣智者名佛。

 

如何在生活中履行我修证的道路?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舍命的信仰才能完成的坚定。我修证的道路极其简单,就是宽恕、忏悔、接纳,这三条可不是你目前情感中理解到的人性的美德,而是法界圣贤,诸神灵众的法性标准。

 

宽恕,是在你身心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侮辱、摧毁之时,你的心灵中没有丝毫仇恨怨恼,你能发自内心地拥抱伤害你、伤害你至亲之人的仇敌,心灵不起丝毫愤怒怨毒,将渴望把自己剥皮抽筋的敌人,亲切拥抱入自己怀中,犹如拥抱自己至亲的爱人,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成全他人的幸福,善良而柔软的灵魂,温暖而博大的心怀,奠定着如来国土的基石。

 

忏悔,是绝对的真实,是绝对真实客观地深入直面自己的良心,去毫不隐藏地,毫无畏惧地,将灵魂深处的肮脏、污秽、丑陋、残酷、自私、贪婪,所有的心灵罪恶,曝光于天下,敢于将心灵深处维护自我的任何一丝贪恋揭露出来,自己为自己开刀,将不符合佛理佛义的心灵动机、心性标准坦白出来。久而久之,真实坦白的心灵,自然而然就会随时察觉到不符合心灵纯净境界的心念思维。纯净心不随妄心牵引,叫作“观”,心灵极致的信仰纯洁,勘破心灵对自我欲望的维护,心无所挂,自在明了,称为“照”,一切神通智慧皆由觉照心中流出。

 

接纳,是心灵处于世俗凡尘中,能最大程度地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舍己为他、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好人。接纳的表现,就是奉献,为众生奉献出生命的所有,却不从奉献中索取一丝一毫的利益,心无所求,心无所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名接纳!

 

付出所有,而不求回报,你的心就接纳了不平等,接纳不平等的心而无有冤屈,心心无挂,是名平等心。

 

接纳仇恨毒害,而无有辩解抗争,你的心就接纳了宿怨因果,接纳因果而心无取舍,心心无染,是名清净心。

 

接纳命运沉浮,不惧生死轮回,你的心就接纳了心灵自己,心灵在全然的接纳中,融化了心灵累世所造就的妄想,七情六欲,爱恨情仇,生老病死,诸种体验境界,都在纯然安详的接纳中熄灭,于生死之中接纳生死的清醒心,就不随生死之妄想分别而轮回。纯然的接纳,即裸然的解脱,接纳生死的心,于生死之中无生无灭,接纳命运的心,在因缘和合中无取无证,接纳一切的心,熄灭接纳的主体,于无来无去的当下,安详中有清醒,清醒中是明晰,明晰离一切疑惑,离幻即觉,非幻不动,那就是不思议,不可说,极乐周遍,如如圆满的佛。

 

2016年11月11日 10:33
问:老师,如来寂灭实地,实无一法可得,与识阴存在感的,无形无相有何不同?修行人应当如何分辨这两种“空”之区别?

 

答:你能感受到“自我”之存在吗?注意!凝聚你的全部意识,安定你的情绪觉受,去静静体验心灵深处,对自我感知的——存在。

 

持久地向心灵内在观照,你会发现,在自我存在的感知中,感知存在的心灵中,只有存在感,存在感中,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存在感中,只有不间断、连续跳跃的心灵觉受体验,以及观照心,对所观照体验的刹那细腻分别。

 

存在即感知,感知存在的细腻分辨,就是识阴存在感,是三界六道,时空世界的源头,依细腻刹那间,对生灭妄念的分辨,呈现出分辨生灭诸法的主体。这个主体,依生灭而立永恒,依名相诸色而立无形无相,依刹那变易而立无生无灭,依所观照的境界,而立能观察宇宙的无限,依世界微尘而立虚空无形,依缘起众生,而立不动不变,依众生生命境界等级高低,而立包藏众生宇宙、渗透无量众生的平等性。众生称他为造物主,是物质能量的本源,是宇宙灵魂的初始,是一切生命的根本,是有与无、空与色、一切宇宙现象的不变本质,外道称他为上梵、主宰、真神。

 

如来称他为——无明。

 

心有所得,即是识阴存在感的体现,有所获得法,必有获得心,有所获得之心,就是加强造物主力量的因素,故而佛说:“无所得,有所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无所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法无挂,寂静离言说,是如来寂灭实地。

 

倾听!存在即感知,感知中,是分离所感知体验的清醒,清醒中,有不辨清醒分别的明晰,明晰中,是脱落混沌,无挂明晰的圆满,圆满未曾残缺,是周遍过去未来,充满十方的当下圆觉。

 

犹如眼睛,在观察世界杂乱名相境界中,觉醒了能见世界境界,却不被境界改变,不被世界沾染的“纯澈眼光”,世界境界由眼光升起,眼光中见一切的纯澈,却不会被所见的境界蒙蔽。如来自性,犹如眼光中的清醒明澈,随缘起缘灭,而如如不动,任由因缘诸法,在其中升起熄灭,自性犹如纱窗中的空间,即相离相,不动不摇。

 

犹如湖水倒映着虚空,无论湖水涟漪如何解释、形容虚空,湖水的体验感受,都不可能是虚空,唯有湖水熄灭于静止,虚空从倒影中觉醒,这才发现,虚空原本不是倒影,空性原来离于言说,不可思议,即心离心,身心脱落的当下,就是如来寂灭实地。不可说,无所得,随无始劫生灭缘起而不动,周遍过去未来而无生,众生身心意识中,无挂意识分别,无染觉知感受的,是圆满十方三世的法身庄严。

 

在众生无明身心中,于贪嗔痴烦恼中,任由烦恼升起而不拒不随,于贪嗔痴中,见贪嗔痴性空,而无取无舍,在身心无明中清净无挂,无明心,无法获得的接纳,纯然的接纳消散了无明分辨的紧张,无明融化,心无所得即是圆满,觉性湛然,明晰十方,不断一念,不得一念,妄念习气原来是如来随顺救度、接引众生八万四千方便法门。一法不灭,一法不得,凡夫身心,原来是如来法、报、化三身妙法庄严。

 

2016年11月16日 04:21
夜色如墨沧海无涯,一叶孤舟随风飘荡,当风平浪静时,你要知道,暂时的安乐终究无法长久,因为置身于海上,海浪瞬息万变,荣辱兴衰并不是由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惊涛骇浪袭来时,你孤苦无依,任凭命运的力量将你送入天堂、打入地狱,你的心灵在生死沉浮中,没有一刻是安宁的,你的灵魂早已遗忘了何为安乐、何为幸福,在绝对的黑暗中,你只能维持着行尸走肉的躯体,无奈地接受不可控制、不可预计的因果命运,在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中,疲于奔命,走投无路,绝望挣扎。

 

当绝对漆黑的深夜里,有一丝光明初现,虽然微弱,但却是划破黑暗、驱散恐惧、终结绝望的力量。有了这一丝光明,你的生命就有了意义,那就是竭尽全力奔向光明,有了光明,生活变得充满希望,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因为靠近光明而充满动力,光明成为了灵魂的方向,光明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与终极目的。这一丝光明,在你我心灵深处,是对于究竟真理绝对的无限虔诚,这一丝光明,是我们纯净至极的信仰。当绝对极致的信仰,破开我们被无明烦恼、浑浊业风、欲望海浪包裹着的内心,心灵极深处,那对于真理五体投地的崇拜,就是在漫漫长夜点亮灵魂,指引生命回归天堂的灯塔!

 

让生活变得节俭,将信仰变得直接,让身心凝聚在心灵对佛法极度的渴望中,你会发现,祥和的喜悦由生命的核心绽放,你会觉受到,灵魂彻底的安然与狂喜。当你的灵魂在绝望中找到了自己渴望的,安详的满足就是心灵成就的解脱,修行原本是如此的简单。

 

2016年11月17日 04:10
你在梦境的迷宫中出生,在无明与迷茫中成长,你已经习惯于不见光明、颠倒梦想迷离般的生活,你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贪婪获得赐予你的一碗剩饭,你所获得的自由,仅仅是不被欲望煎熬时,暂时的片刻休息,你的快乐伴随着经久不衰的痛苦,你的笑容背后,是无奈而绝望的恐惧。你活着仅仅是在等候死亡,对死亡的无知带来的恐惧,促使你的贪婪日益增长,对无始劫习气贪爱的臣服,促使你找到种种理由为他们的绑架进行开脱,对无明贪爱的虔诚崇拜,令你丧失了获得自由的希望,彻底镣铐了你的灵魂。你是丧失灵魂的行尸走肉,紧紧抓住现有的一点点物质欲望,试图满足自己虚弱卑微的灵魂,三界众生皆是如此。

 

迷宫的高墙,是你自己心识分别树立起来的虚妄;无明贪爱,是心灵体验深处,那自我维护的贪欲;欲望获得,是你的心灵,对六根色尘的执迷眷恋;你的一生,你的意识与感受,就在心灵的迷茫与煎熬中,浑浑噩噩,愁云惨雾中,毫无价值地逝去。

 

其实,打开迷宫大门的钥匙就在你的手中,只是你这个可怜的虚幻角色,已经顽固地认为,这个真实的自我才是你永恒不变的身份。你无法面对内心深处对自我的爱护,你根本不敢将构成自我的种种体验,从心灵清醒中逐一分解,你已经习惯于做自己情欲贪婪的奴隶,甚至于当走出迷宫的地图摆放在你的手中,你依旧期许,能够以这张珍贵的图纸,来换取你在迷宫中一顿美食。

 

你渴望走出迷宫的出离心,是打造钥匙的钢材,究竟佛义法理,是勾勒出钥匙上细致严密的齿痕,你对于真理绝对的虔诚心,勇猛精进的渴望,是你开启生死梦幻的力量。当你对真理的修持,达到绝对的纯净直接,心灵仰望真理时,心灵原始的清醒,就会从六根色欲的贪婪中,逐渐摆脱习气迷茫的染着,脱离七情六欲的心,如同在深海中睁开眼睛。眼光纯澈明晰,虽然在绝对的黑暗中,依旧看不到景象,但是黑暗却无法再蒙蔽眼睛见世界的纯澈清醒。

 

当清醒的纯澈,在心灵深处睁开眼睛,究竟佛义,通过圆满法理,开启了身心内在,层层叠叠的妄想妄念,犹如用自动化设备,拆除迷宫砖墙一般,一个个念头、情绪、体验、感受的融解,犹如砖墙上的砖头,被一块块拆卸下来。当构成生死迷宫的任意一块砖头,从心灵之中被拆卸下来,那迷宫外面的灿烂光明,十方圆明的灿烂觉性,就会自心灵深处,内在绽放无限夺目的璀璨圣光,当光明于身心内在展现,就是觉性智慧驱散了生死黑暗的开始,当圆满系统的法理与心灵觉性清醒结合,明晰熄灭构成身心自我的一个个妄念,建立在妄想基础上的体验,也就在心灵空明中一同消散了。那不被妄想习气所包裹蒙蔽,辽阔的明晰无限,就会与法理所蕴含的究竟佛义相互融合,自我身心脱落,犹如玻璃瓶被打碎后,瓶子里面的虚空,与瓶子外的虚空,本来就是一体。空性本无生灭,一切生灭本来性空,那就是如如不动的圆满,是无来无去的当下,是随顺充满的清净,即无生无灭的涅槃。

 

走出迷宫的你就会觉醒,生生世世、生生死死、无休无止的轮回,仅仅是你一念错觉。你被自己的心灵贪婪所欺骗,被自己的妄想分别所镣铐,被自己的恐惧取舍所鞭打,你是自己的掘墓人,也是自己的拯救者,那不受你身心烦恼所禁锢的,就是你原始的本来面目,宇宙三世、十方世界一切佛的根本——自性如来。

 

2016年11月18日 06:45
人生苦短,岁月艰难,不要让生活的残酷浇灭了信仰的光芒。失去信仰的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哪怕你富可敌国、权倾天下,依旧是六道轮回、走投无路的鬼。失去信仰的心,如同黑暗中的飞蛾,你将背负自己生生世世的罪业,投入无尽黑暗的绝望。无论你身处何方,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中,留一块干净的空间给你的信仰,这个空间中只有真理,只有爱与纯洁。让你的灵魂在无私的纯净中呼吸,让你的心灵,在爱的温暖中融化,这个空间中,没有功名利禄,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得失,没有恐惧与失望。这里只有接纳与包容,是爱照亮的生命,是生命以爱来表达,爱是你灵魂最终的归宿,不要害怕世界会如何看待你,在信仰中,接纳世界一切的你,心将圆满整个世界。

 

2016年11月20日 12:38
问:佛法修证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你如果是觉者,就一定有神通,如果你能够在石头上烙下你的手掌印,我就相信你,如果你没有神通,那么你的证量就是夸夸其谈。

 

答:崇拜有神通的人,却不知道,所崇拜的神通,恰恰是你心灵深处的贪婪与恐惧。你灵魂的虚弱,需要神通来依止一位有能力保护你的大神,你渴望的并不是真理,而是欲望的最大化满足!视神通为佛,请问,历史上有神通之人,谁能抵御生死?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尚且被外道所害——乱石砸死在山脚下,可见神通不敌因果,而因果业果皆由心而生。不能明心见性、觉醒自心之人,纵使拥有天大的神通,依旧无法逃出生死轮回的牢狱。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舍利弗,为了给外道证明佛法的不虚,平地飞升,起空而取树梢上的钵,事后被佛陀责怪。佛陀说,若以神通示人,以此证明佛法是真理,那么后世人就会依神通表现,来判断此人是否是觉悟者,假如有外道行者也展现神通,那么就会被人依此人的神通表现,误认为是佛法教义,从而被外道引入邪见,错失真理而堕落轮回。由此可见神通带来的坏处,远远大于所带来的利益。佛又说,我有教诫神通,依正法理教育人们,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此教诫神通,虽然不展现神通相,却可以使人解脱生死,使人圆满成佛,因此,教诫神通才是最大的神通。

 

你既然宣称自己是佛门修行者,佛经最基本的经典《楞严经》,想必你一定读过。经中描述,魔王拥有与如来同样的神通,除了如来的漏尽通魔王不具备,其余的四眼五通魔王样样具足,魔王可以化现出大菩萨的形象,端坐在虚空中为众生讲法,甚至于用法力让众生看到自己端坐于莲花宝座上,身上绽放金色光芒,以你对神通就是觉者的认识,魔王就一定是如来了,是这样吧?可是魔王虽然展现诸佛菩萨相,却无法宣说法我皆空、自心现量的究竟法义。佛与魔,不在名相中见,魔与佛,只在究竟义理中辨真伪!

 

佛法是离法、非获法,魔王虽然展现神通,却依众生无明贪欲,宣说有所获得之种种法,有所获得之法,必然有获得诸法之心,心随法转,心相轮转就是生死。如来依究竟法义,破开众生无明贪欲,“无所得,有所灭”之教法,熄灭众生心灵贪欲,贪欲灭则自我灭,自我灭则生死消,生死消则觉性圆满,觉性圆满则无明熄灭,无明灭,则三界六道当下净土,生死轮回本自涅槃,自性随缘而清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如来妙明真心,所以,宇宙中最大的神通,是佛义,而非神奇的现象,离心说法必是魔说。

 

禅宗达摩曾言,不论白衣,只论见性;不论淫欲,只论见性;不论杀生,只论见性。见性者,生死无可奈他何!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

 

祖师、历代大德言,知境为心,知心为空,知空为无二双融,贪嗔痴即道,观贪嗔痴为心,观自心即空,性空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生灭则无来去,当下无挂,如如圆满即如来。

 

大乘佛法以究竟佛义为宗旨,何时听闻祖师大德们以神通、神迹为成佛的验证?

 

六祖慧能圆寂前,弟子们问他,禅宗衣钵将传给谁?慧能回答,领悟佛义的人,就是禅宗衣钵之传人。

 

佛经云,如来为中道理体,不以相见,唯以智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者,自性也!僧者,清净心!法者,智慧是!经者,道路也!众生依据佛经修心明性,见身心如幻,心不贪色,色灭心空,离幻即觉,非幻不动,是名见佛。

 

望以神通作为佛教衡量标准的人啊,悬崖勒马,以邪魔见坏如来究竟义,断众生法身慧命,是堪比十恶不赦的重罪,万法性空因果不空,望速速忏悔,回头是岸。

 

2016年11月23日 07:23
问:《心经》在说什么?

 

答:一切法不离心,《心经》是觉悟者对心灵的阐述。

 

你看见了世界,并不等于你看到了世界,比如你从阳光下,进入漆黑的房屋内,你虽然在看,却什么也看不到。你什么都看不到,并不意味着,你心中见世界的清醒消失了,你依旧见到了“看不到”,你内心觉受看到与看不到的明了,并不会因为见到阳光而有所增加,也不会因为见到漆黑而有所减少。

 

你听到了声音,声音并不等同于你的听到,你进入寂静的隔音房,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心依旧听到了“听不到”,听到与听不到,只是清醒的明了,对所分别的觉受,分别心牵引清醒,所现听到或者听不到,能听到,或者听不到的清醒心,却不会因为听到而有所增加,不会因为听不到而有所减少。

 

你意识到我在说话,你的意识到,并不等于你听懂。如果我说的语言是你未曾掌握的,你只是意识到我在说话,并未听懂我在说什么。你虽然听不懂我说的意思,可是你内心深处,对于听不懂的反应,与你听懂我说话的明了,是同一种清醒在辨别,能辨别听懂,或者听不懂的清醒,不会因为听懂我说话的意思而增加,也不会因为听不懂语言的内容而减少。

 

你闻到了香味,香味并不等同于你的闻到,你的鼻子失灵了,闻不到任何气味,可是心灵觉受中的明了,并没有失去,你依旧闻到了“闻不到”,闻不到也是“闻到”中的明了在体验。闻性,不会因为嗅到味道而有所增加,也不会因为嗅不到任何味道,而有所减损。

 

你尝试了美餐,味觉丰富多彩,味道并不等同于你的尝性,你口中没有任何味道,不等于你尝味道的尝性消失了,你依旧尝到了“没有味道”,尝到滋味并不能使你尝性体验中,辨别尝味的清醒增长,什么都尝不到的觉受,也不能使你心灵觉受中,分辨觉受的清醒减少。

 

你的身体接触火焰,感觉灼热,灼热的感受并不是感受中辨别灼热的清醒,你的身体不接触火焰,没有任何感受的身体,也是心灵对身体的感受,依旧是心灵清醒对没有感受作出的分别。感受中的明晰清醒,不会随着身体的感受,而增加了清醒的程度,也不会随着感受的淡化,而减损了明晰的性质。

 

我们因见闻觉知所现世界,依所见而生能见,能与所原来虚幻;我们因色声香味触法所现境界,依自我,而生我所有。我与我所,性自如梦,梦境源于心灵深处的明晰,明晰熄灭梦境就是觉醒,觉醒中实无自我与世界;明晰取舍梦境,梦境中呈现明晰之分辨,就是心中见一切的见性,见性分别所见,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中,随见闻觉知分别,随色声香味触法感受,而不变不动的清醒。

 

一切法唯心所现,色不自色,因心而色,心不自心,因色而心,心幻而色性空,色性空而心本寂,故明心则诸色无碍,无碍心则不挂色,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于一切诸幻相中,见诸相非相名清醒心,清醒心是见性的困顿,见性是觉性的眯盹,觉性倒映着自性,依觉性倒影,而假说有自性如来。倒影本不可得,言语道断,诸幻熄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者,亦不可说,不可思议,当下清净,周遍圆满,不动十方,名如来。

 

这就是《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世界生死,升起于心中见世界的清醒,而心灵清醒的明晰中,却原本没有见世界的你我。是清醒的见,攀缘了所见分辨,根尘相对,业转心识,而有我们的能见,所见;能听,所听;能闻,所闻;能尝,所尝;能触,所触;能想,所想;而在我们的见闻觉知中,落落无挂的明晰,是随缘不变的佛。

 

体验到觉受中的清醒,清醒中离清醒的分辨,就是觉性。觉性性空,脱落了自我的感受;觉察到意识中的明晰,明晰的自由广袤中,无生熄灭了自我的认知,心中的明了,脱离自我的感受与认知就是圆明,明晰自身心中觉醒,身心从清醒中脱落,就是《心经》中,“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何为观自在菩萨?

 

菩萨者,心体也,性明圆十方,无得亦无碍,“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缘六根,六尘牵引心为“看”,心觉察六根,清醒无挂六尘为“见”;清醒心离六根尘惑,清醒的分辨,于心灵明晰中展现,明晰熄灭清醒为“观”,清醒熄灭于明晰,六根六尘如云雾消散,虚空中太阳普照,明性无杂即空中无色,无生无灭,纯明十方为“照”;清醒中并无分辨者,明晰中并无觉照者,幻灭觉空,能所双亡,我人尽除,性空无得,不可说,当下无挂的圆满,是大觉者。

 

行住坐卧间,心灵清澈明了,念头带不动明晰,明性无生无灭,觉照圆满,原本具足,是为“自”。

 

见闻觉知中,心灵落落安详,觉受体验,挂不住心灵清醒,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来无去,当下不易,是名“在”。

 

观自在,是你本自圆满的觉性。

 

2016年11月23日 15:58
打坐中,心能够看到自己,看到身心的清醒,明晰不被身心扰乱,觉照轻柔就是禅定。

 

能看到自己的心,觉察自心就是修行;心能看到自我,清醒心中的明晰,不随意识,无染体验,伴随身心,却不随身心流转,空中无色就是成就。

 

2016年11月24日 01:59
2016年11月23日凌晨,禅定中,内外明澈,通透圆满,柔软的清醒心反观内守,注意力回归于自心的安详中,安详融化了意识思虑的紧张;体验的情绪在安宁轻柔中,柔软融化了所有的觉受,脱离意识与体验的心,如水中的阳光,光明纯然倒映出水面波澜,心光无杂,身心自我如云雾般,在明朗纯澈的心光中,所有妄念习气无漏呈现,如漫天雪花般,自然升起,自然融化。

 

心灵觉照到自我,自我与看到自我的觉照心,犹如虚空中飘浮的云彩,伴随身心,以及伴随觉照身心明晰的,是朗照的空灵,是离生灭的纯澈,如虚空般无来去的圆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