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 09:29
心灵实证了所谓活着的真相,
就不会在构成活着的,各种现象与体验消散时,
被死亡的错觉所恐惧。

 

四禅八定,核心不过是觉知。

 

觉知于身心中,脱落六根色尘。
复苏清澈的觉知,脱根尘感受体验。

 

心灵不染烦恼,不受欲望,不拒苦乐。
平等安详,凝定晴明,是为初禅到四禅。

 

觉知,于不受不拒的心灵安宁纯澈中,
清醒熄灭了生灭浮影,离浮影则清醒脱落。
是空无边处定。

 

明澈熄灭了苦乐觉受,离苦乐则觉受消失。
是识无边处定。

 

光明大乐中,明晰觉照大乐。
大乐如雾气消散,光明如幻影褪色。
世界与众生不可得,是无所有处定。

 

无有觉察者,亦无觉察境界。
觉者即所觉,所觉即觉者。

 

不可说,不思议,离分别,不可取。
是非想非非想定。

 

仔细体会,仔细体证,仔细经验。
以上四禅八定的诸种妙受经验,
都建立于——对存在的感知。

 

言语文字背后的境界,皆有所指的妙乐体验。
即便是不可思议、无所得、不可说,
最终有一个,不可得、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存在。
即无明。

 

心识一念分别,刹那固有的存在。

 

四禅八定以上,是觉知脱落所觉。
觉者即所觉,所觉即觉者。

 

觉性,在身心相续的刹那间生灭体验中,明晰清澈,不可思议。
无生,故无挂生灭变易。
生灭变易,性不可得,名无生。

 

故而,在活着的因缘消散之时,
清醒的自由,也不会被散乱所蒙蔽。

 

所觉如梦,梦本性空,觉者即幻,幻本无生。
不可得即空,本无生即明,离觉与所觉,感知熄灭,时空脱落。

 

无生而庄严十方,是觉性朗寂;无灭而随顺圆满,是清净周遍。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入法界登佛果。

 

无挂生,无拒死,于生死烦恼中清净,是名不动庄严。
无染光明,无取黑暗,于缘起缘灭中,无生无灭,是名如如清净。

 

普照十方,圆满过去未来,性空周遍,智慧无边。
无生无碍,无得无挂,为大菩萨正定。

 

2017年12月4日 12:36
隆冬时节,漆黑天色,鹅毛大雪,茫茫戈壁,渺无人烟。

 

你在荒野中迷路了。
饥渴,慌张,绝望,恐惧,迷茫。
逐渐冻僵的身体,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举步维艰,蹒跚前行。

 

在荒野尽头,突然出现了闪闪火光,火焰撕裂了浓浓黑夜。
墨色浓夜中,火焰代表着希望。

 

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行的方向,有了方向就不会迷路。
疲倦到极致的身心,追随着光明的方向,亦步亦趋,每前进一步,就离希望近了一步。

 

在光明的指引下,你离火焰越来越近,终于走到篝火边。
熊熊烈火驱散了无尽黑暗,你内心获得了安全。

 

可是光明虽然耀眼,并不能温暖你冻僵了的身体。
你必须靠近篝火,借助熊熊烈火的热量,来舒缓僵硬的躯体。
光明能够指引方向,却无法替代温度,同样的道理,温度能温暖生命,却无法指引方向。

 

慧多定少,增长无明;定多慧少,增长邪见。

 

光明就是法义智慧,禅定就是篝火温度。

 

法义可以破除所知障,引领心灵认知的方向。
学法可以清洗累世业障,纯净身心,净化灵魂。
从而使本性觉知,在纯净身心中复苏清澈,还原清醒。

 

禅定可以培育专注心,净化习气消灭欲望。
禅定中专注安详的宁静,犹如高温可以融化感受的坚冰,分解体验的枷锁。
禅定中凝定安详的柔软中,有淬炼灵魂、升华纯澈觉知的温度。

 

在和煦温暖的,心灵安详柔软中,情绪是无法聚集的,感受是无法凝固的。
在清醒纯澈的安详中,体验是无法滞留的,欲望是无法落脚的,习气是无法存活的。

 

唯有觉知,这单纯、这不可思议,是无法形容而周遍身心,渗透身心灵魂,却无所获得之清醒。
觉知,超越身心意识,超越情欲感知,超越思维记忆,超越习气觉受。

 

在身心意识中,觉知明明了了;在情欲感知中,觉知落落清净。
在思维记忆中,觉知纯粹纯澈;在习气觉受中,觉知无染无挂。

 

犹如篝火熊熊的温度,温暖了僵硬的躯体,躯体复苏后,也唤醒了残喘的生命。
觉知,就是残喘的生命中,看着生命残喘的——圆满如意、庄严安详、不动大乐。

 

法义是方向、是道路、是光明、是希望。
禅定是实践、是食物、是温度、是成就。

 

吃进肚子里的食物,转化为能量,你才能够生存成长。

 

学法成长的,是意具有分辨善恶真假对错的能力,有决定生命方向的权利,有自我反思、观照、改错、觉醒的能力。
禅定成长的,是心实证了脱离情欲的轻松与舒适,成就了熄灭自我恐惧的安详,成就了接纳生死善恶的平等清澈。

 

温暖随光明而现,光明却无法解释温暖,温度只能自己去体会。
禅定中温暖生命的温度,就是凡夫身心灵魂中,觉知圆满的纯澈,
不被意识思维、自我感受、思虑欲望,所恐惧、所蒙蔽的清醒安详。

 

让你的心,专注地感受身心灵中,那纯净的清醒,那觉知一切,却不为任何现象动摇的纯澈。
你会在禅修深处,醒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经》

 

2017年12月6日 02:52
如果你想扮演圣人,就隐匿自己的过错。
如果你想成为圣人,就曝光自己的丑恶。

 

隐匿的心,无法认识心灵自己,被伪装带动的心,维护就是生死。
真实的心,在因缘中有所选择,熄灭了对自我的渴望,就脱落了维护的恐惧。

 

那如实、明澈、不可说的清醒,是解脱心灵的圣者。

 

2017年12月11日 00:37
转向内在的心灵,轻安妙明。

 

寂静中,身心脱落;不思议,熄灭分别。
湛然安详,不可言说。

 

透明即了知,纯明无杂。
清醒则遗忘,言语道断。

 

如睡人苏醒,觉性在灵魂中,普照三世十方。
清澈,寂静欢喜;明晰,大乐安宁。

 

2017年12月12日 04:12
睡醒时,清醒留不住梦境。
禅定中,明晰留不住觉受。

 

2017年12月13日 02:06
你不能以眼光看到的景象,去解释看世界眼光中的明晰。
纯澈眼光中的清晰,无法被名色所触及。
这是言语道断。

 

黑暗无法解说光明,在明性平等中,黑暗只是浮影。
这是不可思议。

 

狂风在空中呼啸,呼啸无法塑造虚空。
这是如如不动。

 

是故,实相只在幻相中,幻相无所得,无生无灭即涅槃。
因而,觉悟就在烦恼中,烦恼离取舍,无垢无净即菩提。

 

2017年12月13日 08:37
你留不住自己的思想,思维刹那变化。
你留不住自己的情感,情绪瞬息万变。
你留不住自己的身体,细胞新陈代谢。
你留不住自我的体验,自我缘起聚合。
你留不住外界的世界,现象成住坏空。
你留不住自己的生命,生老病死是必然。

 

你留不住最幸福的片刻,也留不住最深重的苦难。
幸福或痛苦,只是心灵的感知。
而感知瞬息变化,身心内外实无可以获得的痛苦与幸福。

 

梦境之所以虚幻,只因为梦境不可得。
感知梦境的心灵,在足够长的梦境时间中,认知梦境就会是人生。

 

以此道理去衡量人生,人生是否与梦境一般?
一夜梦境的真实体验,与一生命运的感受认知,本质都是留不住。
梦与现实,真的仅仅是,心灵认知的体验而已。

 

觉醒体验中,心灵明晰的清醒。
清醒不留疑惑,轮回生死如梦消散。
明性留不住浮影,生老病死,在安详大乐中停歇。

 

2017年12月13日 12:58
问:请教,1.小乘见道果和阿罗汉果的所断和所证是什么?

 

答:奢摩他是观心修行的道路,因为行者有心可观,故有清净观心者,因为有心可灭,则有圣果可证,必有境界所成就。

 

因有境界所成就,则必有感知境界心,因有圣果所得故,必有所得心来承载,故而所证所断,皆不脱识阴存在感,觉知受——色受想行识五蕴熏染,如人除草,只是割除了草苗形态,却没有将草根彻底拔出。

 

清净观心的功夫,只是熄灭了烦恼名相,而烦恼种子依旧深藏在阿赖耶识中,在心识细腻的习气川流中往复,神识依旧在三界生死中轮回。

 

有所得果,必定有承载所得果之心,心色相续就是轮回。阿罗汉所断的,是自心烦恼名相;所证的,是烦恼色尘熄灭后,心灵觉知清净绽放的,纯明心光,心光与十方三世如来心光,相互辉映,照自己与众生八万劫生生死死,心如明镜一尘不染,映照诸相明晰不动,是为奢摩他。

 

2.大乘见道的所断和所证是什么?

 

答:大乘所断,是觉醒所断不可得,亦无有能断者,于生灭诸法、身心我执、思维意识、情绪感知中,无取无舍,无染无挂。

 

在身心意识、习气欲望中,保持了了觉知,清醒明晰;明晰无挂身心,清醒熄灭思虑,烦恼本不可得。
不可得即性空,性空即无生,无生即无灭,无来无去,清净遍满就是觉悟。

 

故而大乘所证,是人无我、法无我,法我皆空,烦恼即菩提,身心如幻,离幻即觉,生死即涅槃。

 

3.佛说一切法没有差别,指的是什么?

 

答:法由心生,心生法生,法由心灭,心空法空。

 

色不自色,因心而色,心不自心,因色而心,
心如梦法如幻,心随法转即生死,法灭心空即菩提。

 

何以故?心法本空,性清净故,清净即无生,无生故寂灭,寂灭无所得,故如如不动。

 

因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诸心无得故,诸法性空。
诸法性空故,法性涅槃,涅槃平等故,而随诸性起,无取无证,随诸心显,落落清净。

 

是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故色性即空,性不可得,平等无差别。

 

2017年12月14日 23:53
透明的光。圆满的觉。
无挂的清醒。凝定的遗忘。
安详的极乐。当下的自由。
是神灵。

 

2017年12月15日 01:14
感受朝向外界,愿望牵引意识。
在名相体验中,取舍分别的觉知,就是自我。

 

自我是生死的核心,是福祸因果的承载。

 

感受放舍爱欲,愿望朝向内心。
单纯觉受,就是纯澈安详。

 

构成自我的疲劳体验,与细腻焦灼妄想,
在明晰的觉知中分解,在温暖的清澈中融化。

 

解脱自我凝固的体验,心灵在生死业缘中复苏。
本初离分别的原始,安详温暖,明性极耀,自由鲜活,大乐庄严。​

 

2017年12月15日 01:21
心内无事,觉知明晰。
柔软感受,清醒专注。
身心寂静,觉性自现。
心观心所,即是禅修。

 

2017年12月15日 02:16
语言的基础是体验,意识分别是习气在取舍。
感受的基础是贪爱,思虑觉受是无明在觉知。

 

你不知道身心意识是可以脱落的。
因为你的自我,就是被体验所伤害的心灵惊悸。

 

去身心中体察寂静,在寂静中体验身心。
久而久之,你会发觉,
感受本质即是解脱,无明本身就是觉悟。

 

觉知身心的明晰,纯澈稀释了觉知。
觉性如虚空,在觉知中湛然寂静。
寂静本来无生,无生则不挂分别。
身心烦恼,意识体验,只是清澈穿着的一件衣服。

 

在生死轮回妄想中,明空未曾改变。
在欲望情感烦恼中,觉照未曾来去。

 

2017年12月16日 08:23
长途跋涉,连日奔波,劳累过度,身心俱疲。
终于找到间隙时间,可以彻底休息一下。

 

你坐在路边树下,微闭双眼,身心松坦休息。
你再也不想起来,甚至于,连休息这个念头以及情绪,都无法提及。

 

彻底的放松中,心灵细微的觉受中,对休息的概念、对舒适的体验,都在心灵上悄然滑落。
身心内在,安然寂静,纯然朗净,了了晴明。

 

心灵本初的清醒,如目光在昏沉中苏醒,纯然自在,了然无挂,清澈无杂的状态,
就是觉知。

 

凡夫从生到死,被意识妄念所活着,被欲望习气所驱使,被感受我执所绑架。
误认为意识是自己,思维是真理,记忆是生活,感受是生命,愿望是自我,身体是我的。

 

所以,凡俗之心,只能认识到意识与体验,在记忆与感受的相续中,浑浑噩噩,在因果中轮回。
愚痴地被习气欲望、妄想思维活完今生。
心识无奈地跟随自我愿望的执迷,被宿业染着带入下一次轮回。

 

而修行者,是心随真理光明的人,跟随佛义修证身心,专注力朝向心灵内在。
心内极深处的觉知,在持续的学法、忏悔、弘法、禅定中,
随着习气欲望的破除,意识思维逐渐凋零,心灵清醒明澈,如云开日出般,觉知于身心呈现纯明普照。
觉知,如浩瀚无垠虚空深处,全然苏醒的光明,湛然明晰。

 

身心中,层层无尽细腻的,层层细腻习气、微细觉受,无法在明性中凝聚。
一切欲望感受、情绪经验、体验感知,如厚厚的积雪在玻璃上滑落。
觉知,如空间蕴含的清澈,难以言说的极乐,赤裸裸不可触及的明快。

 

所有意识分别、妄念、思维、记忆、思虑,如春天飞舞的柳絮。
柳絮漫天飞舞,空间无挂无染,纯澈朗寂,安然不动。

 

安然中,是鲜活的自由,是璀璨的极耀,是纯美的大乐,是明晰的普照。
不思议,是无杂的安详,是圆满的极乐,是亘古的庄严,是纯明的安住。

 

于是,构成自我感知的概念与体验,在明澈中熄灭,自我意识,如泡沫在光明中粉碎。

 

心,直接看到了肉体,看到了思维,看到了意识,看到了记忆,看到了欲望。
心,直观看到了感受,看到了思虑,看到了体验,看到了习气,看到了觉受。

 

心灵深处的,不被心约束的清澈,照见了你生生世世的轮回,洞照了你生生死死的过去与未来。
纯澈明晰,如光明如虚空,不被习气染着,不被妄念牵引,落落清净,极耀庄严。

 

于是,解脱心,与心所的清净,自由纯美。
如光明撕裂了黑暗,清醒驱散了昏沉,明晰无挂生灭,不辨解脱了因缘。

 

你,梦醒即入无生,无生即永恒。

 

2017年12月16日 09:44
坐在你身后的人,轻轻地摸了你后背。

 

在你意识到,身后有人摸你后背之前,意识对于有人摸你,是无分别的。
否则在有人摸你之前,意识就应该有所察觉,不会在身体有感受后,意识才作出反应。

 

在意识,对身体感受作出反应之前,是感受告诉意识,后背被触摸。
我们所说的,意识到了什么,是感受推动意识,意识对感受的分别。

 

在意识被感受推动,进行分别之前,
感受身体被触摸的,身心中刹那间的感知。

 

在感知深处,有清醒的明了,被触摸感受的认知。
这种清晰明了的,对身心感受的认知,就是心灵觉知在波动。

 

禅定中,意识脱落,感受熄灭,心灵感知深处的认知就会呈现出,细腻妄想习气的性质。
当细腻习气与刹那间妄想,在川流不息的相续中,逐渐清淡稀释缓减。
觉知就会在,刹那妄想与细腻习气中,如日出云层般,展现无染无杂的纯澈光明。

 

明性离暗,觉性离幻,空性不动。

 

犹如雾气不能在阳光中凝聚,细腻习气会如云雾消散。
犹如柳絮无法带动虚空,刹那妄想如雪花飞舞,熄灭在朗净虚空中。

 

于是,身心脱落,言语道断,不可思议,落落安然,纯明大乐,圆满庄严。

 

这就是觉知,远离思维意识、身心感受的,心灵本初面目。
觉照三世十方,普照宇宙微尘。

 

但是,觉知,所现宇宙时空、微尘世界、众生国土,是可得的。
哪怕觉知无形无相,纯澈明朗遍满一切。
宇宙众生是存在的,觉知普照是真实的。

 

这就是三界源头,万法唯识的起始,三界唯心的终结。

 

觉知,觉中清醒的本性,脱落了所知幻相。
幻相熄灭,所觉不可得,能觉如梦幻,幻性即空。
空即无生,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垢无净。

 

十方三世缘起而性空,性空无挂碍,如梦苏醒,觉明十方。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心法皆幻,法我皆空,故十方圆寂,不动三世。

 

微尘宇宙,恒沙世界,苍穹星云,于大觉性中,如太空中飘浮的一粒灰尘。
觉性离知,生灭寂灭,无生清净,遍照无染,遍随无挂,周遍庄严,随生无生。

 

依诸法缘起而性无生,是名诸法平等;依诸心取舍而性清净,故众生心即是佛心。
不可得,随缘清净,无所得,如如圆满。

 

于身心烦恼中,无染无挂;于因缘果报中,无生无灭。
于心识名相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名法界。

 

2017年12月16日 10:42
平时生活中,我是不说话的,内心基本没有情绪。
清醒心的专注中,头脑意识造作的妄想概念,如云彩飘浮在虚空。

 

安详在清醒心的专注中,虚空无法被云彩带动。
清醒轻快的心灵,无法挂碍丝毫的觉受体验。

 

好像乌云在光芒中消散。
安然的宁静中,情欲感受似冰雪在和煦的阳光中融化。

 

阳光是纯澈的,所以身心内在是透明的。
透明的清醒,无法被身心灵、身语意、习气妄念所带动。

 

于是,在禅定中,很快就会进入甚深的纯明寂静。

 

首先脱落意识记忆,思维概念。
紧接着脱落感受欲望,情绪体验。

 

瞬间,进入到心识内层,细腻的习气觉受、思虑分别开始如水雾蒸发。
细腻习气妄念蒸发干净的过程中,心灵原始觉知裸然呈现。
如同虚空蕴含着太阳般的性质,纯明温暖由内而外普照身心。

 

这个过程,在禅定上坐后,不超过十分钟就完成了。

 

再往心灵深处,破除细腻觉受分别,就触及到了一切现象与感知的本质,
触及到了生灭诸现象,与觉照生灭现象的觉知。
清醒的安然中,是不挂丝毫觉受的,透明的遗忘中,熄灭了刹那觉知。
于是,当细腻如水汽般的觉受蒸发完,觉知普照也就如幻影熄灭了。

 

身心脱落,言语道断。
心灵只是错觉,身心皆是虚幻。

 

实相无相,亦无无相。
那是纯明十方,不可说、无所得之圆满。

 

不可思议,当下清净。
安然在,这种熄灭安然的,明性觉醒中。

 

身心语言,自我体验,如同残留在虚空中的冰雪,快速融解。
极尽微观的,细腻觉受、刹那觉知,在明空无限中,彻底熄灭。

 

于是,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每一次,禅定即将进入此中圆明禅境前,我都要结束禅定,迅速抓起ipad,
努力调取残留的记忆,组织语言将整个禅定的过程,经历的境界、次第描述出来。

 

因为一旦进入光明大觉性中,人世间的一切,包括自我身心意识,都与觉性没有丝毫关系了。
禅定后,我就不会有丝毫意图、意愿将禅定中的过程、境界,细腻地记录下来。

 

因为证入身心灵空相,诸法无生的大觉性明澈中,
你不会认为三界六道、人世间的事情,值得记录,值得一说。
就好像你看完电影,离开电影院后,你不会觉得,电影中的故事与你的生活有任何关联。

 

可是,对于世间修行人,珍贵的不仅仅是究竟法义,更加重要的,是修证佛法实践的道路。
因此,我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反复记录着,自己每一天的修行变化,以及禅定境界。

 

因为每一次的禅定境界,都与上一次有所差异,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无相,越来越远离思虑分别。
所以,每一次的记录,都必须在禅定刚刚发生时,匆忙记录,因为一旦身心残存的习气聚合后,通过意识思维所描述的禅定境界,就不再是真实的,可以穿透灵魂的法雨甘露。

 

参与了描述、回想、体验染着的文字,禅乐就被语言、感受,与人类的心灵隔离了,就失去了唤醒灵魂的作用。

 

因此我写的微博,都是现出炉的,没有经过意识加工的,心灵裸露湛然的纯粹。因为写得快,所以难免有错别字,或者用词不当,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如同你无法用任何泥土的形态,去描述光明;用水花的形态,去阐述虚空一样。

 

所以,请大家谅解。

 

2017年12月17日 01:43
禅定的基础,在于平时生活中,清醒心专注的内观。

 

类似于常人反思反省的状态,只不过凡夫反思是思维在觉察。
以一种概念去衡量某种情绪,以某种体验去检验一种概念。

 

而修行人内观,是不过意识思维的,
是感受中对感受的怀疑,是体验中对体验的观察,是所见中对所见的理解,是所想中对所想的放弃。

 

是伴随身语意相续,不随身语意浑浊的,清醒寂静。
在心灵深处,不受情绪控制,不被觉受浸染,不被体验凝固的,

 

无作意的浑然纯然清澈,如云彩中的虚空般,明快清澈自由极耀大乐。
细腻明晰的觉察,如目光纯澈,本能地普照身心内外。

 

这种不散乱的、安宁清醒的专注心,久而久之,
觉受中的轻柔安详,会净化身心内外的混浊习气。

 

此刻练习禅定,就会快速深入定境,一般在十分钟之内,
就可以达到身心脱落、觉受融化、心识熄灭的状态。

 

你的自我感受体验,情绪欲望,细腻的觉受思虑,会被身心中不可言说的清醒,打碎成粉末。
就好像虚空中巨大无限的光明,击碎了一个瓷盘,瓷盘粉碎成颗粒,颗粒熄灭在光明中。
光明净化了,打碎瓷盘的细腻颗粒,光明复苏了原始的本质,就是心灵纯粹的觉知。

 

心灵感受体验、欲望思虑被击碎后,大脑意识思维,就会同时断裂。
心灵纯澈的明晰,如镜子般,照耀你的身心头脑意识。

 

由记忆的概念,川流不息构成的思维,犹如自行车的链条断裂开了。
不被链条牵引的意识,就好像脱离了链条,空转的齿轮一般。

 

头脑意识,就好像是被取出电池的手电筒一样。
手电筒能发光的功能,依旧健全依旧完整。
可是卸掉电池的手电筒,失去电力的推动,就没有了光明的展现。

 

意根也是一样,失去了心灵体验的支撑,失去了心灵觉受的驱动,
意识,就会体现出来,无目的性、茫然不知所措的,分别思维。
你会惊讶地看到,原来你的头脑,是可以不思维的。

 

随着思维越来越慢,构成思维的记忆概念就会在心灵清醒中,呈现出概念的形态,以及形态的源头。
思维概念的源头,是心灵觉受中,一个个鲜活的体验,体验凝聚觉受形成境界,于是意识串联概念形成思维。

 

也就是说,你所谓的思想,是心灵意图在表达,意识在为心灵体验中的,觉受意愿所服务。

 

当心灵体验,长期处于轻柔明晰、安详舒缓、清净寂静的状态,
清醒凝定的专注心,如阳光般驱散附着在心灵体验中,浮荡浑浊的习气与感受。

 

感受净化,习气消散,体验同时净化,净化后的体验,开始柔软松动。
体验如开始融化的冰块,阳光从冰块深处中透出缕缕光明。

 

光明不间断地净化冰块,清澈纯明不间断地,由内而外观察心灵体验。
体验的境界,在纯澈明澈的心灵觉察中,层层消融瓦解熄灭,
犹如瓷盘在虚空中,被光明击碎成粉末。

 

心灵体验连带着头脑意识,情绪感受连带着思维记忆,在心灵清澈清醒中,一同脱落。

 

冰化成了冰碴儿,冰碴儿化成了水汽,水汽就是轻柔安乐的细腻觉受。
水汽蒸发后,心识最深处的细腻思虑觉受熄灭,不被觉受熏染的纯澈,不被分别形容的明晰,就是纯明觉知。

 

这一步,就是三界与法界的分割线。

 

在觉知中,觉不取知,所知脱落,觉亦成幻,幻不可得,性空圆满,明不可得,性本湛然,觉不可说,无取无证。

 

如梦苏醒,如镜翻转,宇宙世界瞬间成错觉。
错觉平复,本无世界宇宙可以言说。

 

犹如你不可以用糖的颜色、形态、质量,去描述糖的甜味。
犹如你不能用云彩的形态、运动、色彩,去描述虚空性质。
犹如你不能用水花的形态、质量、温度,去形容大海不动。

 

法界,是不可说的。
是一切可说中的明澈,是所有言说中的清净。

 

法界,是不可得的。
是缘起现象中,无生的圆满;是随缘性起中,无挂的当下。

 

法界,实无一法可得,身心无挂,诸法性空,是庄严法界。
如眼光遍及一切,你却不能以见到的世界,去描述眼光的纯澈安然。

 

故而,言语道断,不可思议,落落清净,随缘不动。
故经云:唯佛自证之智。

 

因离幻之性,非幻身心可以表达。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2017年12月19日 11:43
觉性远离分别。
犹如虚空不会眨眼。​

 

2017年12月19日 23:20
留不住,是本来清净。
无拒绝,故平等庄严。

 

2017年12月20日 11:56
无所得,即随缘不变。
不可得,是不变随缘。
不可说,乃如如不动。
离分别,是寂静涅槃。

 

2017年12月24日 01:43
谈空说妙狂心躁。
空即落有心茫然。
随有离贪心清净。
空有无二性寂然。

 

2017年12月24日 06:40
空空空空空有得。
无无无无无即生。
绞尽脑汁思空理。
不敌自观烦恼心。
搜肠刮肚辨真心。
不知真心即妄心。
妄心无得真心幻。
幻灭觉消性寂然。
空妙绝非思辨得。
思消离辨自真如。
真心未曾离妄心。
妄心无取性真如。

 

2017年12月24日 06:40
生死无二性。
烦恼即菩提。
身心为颠倒。
颠倒性涅槃。

 

2017年12月24日 23:41
大米,有名相,大米名相不能填饱肚子。
佛经,是文字,文字的名相并非是佛义。

 

要将米饭吃进肚子里,人才不会饿死。
吃饱饭后,大米的名相就不再重要,叫它上帝或者魔鬼,都行。
因为大米的功效是填饱肚子,不是供人评头论足。

 

同样的道理,佛经的功效,是过河竹筏,是指月之指。

 

人们不去顺着指头,寻找指头所指的明月,
只顾着描述指头的样貌,美化指头上每一个汗毛孔,甚至于对指头的形态顶礼膜拜。
犹如食客对菜谱津津乐道,穷究菜谱名称,对菜谱五体投地,却终究不能果腹。

 

所谓“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对于佛经语言诚惶诚恐,浑身颤栗不敢理解,照猫画虎循规蹈矩。
那么,对指头诚惶诚恐、虔诚顶礼之人,在失去了指头所指月亮的同时,也失去了指头存在的意义。

 

佛经是指月之指,月亮就是众生本性,通过佛经体证佛义,明心见性就是见到了月亮。
见到月亮之后,手指毕竟不是月亮。
觉悟自性之人,佛经终究只是竹筏。

 

见到月亮之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令人见到月亮。
用指头,用筷子,用镜子,用草纸,用石头......

 

故而一切佛法都是方便,因此,一切因缘都是佛法。
众生妄生八万四千烦恼,觉者即有八万四千法门。

 

明心见性,则法性清净,心心无挂,则诸法性空。
犹如吃饱饭的人,对于他而言,大米饭名相被称为上帝和被称为魔鬼,没有区别。
填饱肚子是米饭的究竟职责,明心见性是佛法的根本意义。

 

《六祖坛经》中,有人问慧能大师,曰:“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客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故知,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佛义,唯有亲证,远离思辨,犹如你无法用糖的形态、颜色、温度、气息,去描述糖的甜味。
吃过糖的人会知道,无论你用何种词汇描述糖,词汇永远都不是甜味。

 

故而佛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自证圣智者,一切心如梦,所有法如幻。
梦幻中,觉醒当下,远离思维言说。

 

随缘不变名清净,不可得名庄严,不可说是圆满,无所得名不动如如。
随缘性起,无取无证,是故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心尽是佛心。​​

 

2017年12月25日 00:04
问:《涅槃经》曰:慧多定少,增长邪见;定多慧少,增长无明。
你却说,慧多定少,增长无明;定多慧少,增长邪见。为何?

 

答:慧者,正知见也;定者,清净心是。

 

依正知见除妄心,心灭妄消,身心无挂,诸法无生,随缘不变即是定。
依清净心灭烦恼,烦恼熄灭,清净无得,诸心性空,不变随缘即是慧。

 

佛性无定亦无慧。
若佛性有定则有烦恼,若佛性有慧则有无明。

 

定中无挂定,本来清净是正定。
慧中离思辨,无取无舍名净慧。

 

故而,慧定无得,性空自在,圆满不动,清净周遍名如来。

 

2017年12月25日 00:53
问:禅修时思虑纷飞,无法入静,该如何是好?

 

答:微闭双目,全神贯注去觉察你的后背。
觉察后背上,每一丝细微的感受。

 

觉察中凝定而清净。
在凝定清净的觉察中,体验觉察本身的清澈清醒。
久而久之,觉察中的清醒明澈,将会成为你自己。

 

我们的心,平时被意根、眼根所摄取的信息带动。

 

不自觉地,攀缘身前所见、所听、所闻、所尝、所触、所想的事物。
时间长久了,心灵觉知会确认,因见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想到的,而有能见闻觉知的自我分别。
因自我分别,而有见闻觉知的体验。

 

所以见闻觉知就是自我之延展。
从而被——想到、见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的境界,带动心灵觉知。
心灵觉知不自觉地随六根攀缘取舍,不自主地随心识幻业迁流。

 

让心灵觉知,去感知后背,全神贯注地去体察后背的细微感受。
当感知后背的专注,凝定清净,真的能够通过感知,体察到后背的细腻变化。
心灵觉知,就会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逐渐解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蒙蔽。
你会发现,心灵觉知可以脱离大脑意识,独立清醒,明晓明确,对世界独立认知。

 

独立认知身心的觉知,解脱了意识思维的局限,解脱了情绪欲望的蒙蔽。
觉知明晰清澈而舒缓安详。

 

安详,不拒绝意识分别,却不被意识思维带动。
清澈,不拒绝欲望烦恼,却不被欲望烦恼染着。

 

明晰,在安详宁静中,脱落了身心。
在身心相续中,觉知观察自我,明了自我的刹那变化。

 

于是,身心只是身心,觉知不变。
于是,欲望只是欲望,观察不变。
于是,意识只是意识,觉照不变。

 

如是,在凝定清醒的观察中,觉知脱落了身语意。

 

解脱了身语意,在妄想欲望中,清净无挂的觉知,
在眼耳鼻舌身意中,落落清净;在色声香味触法中,不动周遍。
身语意性空,觉知无所得,觉照无挂染,觉性离分别,自性不可说。

 

如是,眼耳鼻舌身意,即成如来智慧化身,随缘不变,讲经说法,宣说诸佛平等密义。
如是,色声香味触法,即成如来清净国土,随顺无染,究竟方便,广开八万四千法门。

 

2017年12月26日 05:21
问: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

 

答:去体验。
你看到的一切,仅仅是现象。

 

2017年12月28日 12:59
对世间的贪爱越来越少。
心灵将会在你之中醒来。

 

2017年12月31日 12:15
对生命实相的认知,是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

 

2017年12月31日 13:09
只有真实地,认清自身缺点与顽劣的心,我们才具有践行真理的权利。
因为实相没有伪装。

 

需要被装扮、包装、赞美、崇拜的,绝对不是实相。
实相是至纯的朴素。

 

因此被众生顶礼膜拜、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
只是众生内心的恐惧与贪婪。

 

崇拜与实相无关,实相无法被崇拜。
祂就在你我之中,无论你崇拜或者抵触,祂是不改变的。

 

如果一定要顶礼膜拜,就去膜拜释迦牟尼佛。
顶礼觉悟者留下来的法义,就是膜拜十方诸佛。
佛义,即佛法身,得义而忘言,你就亲见诸佛。

 

我们顶礼究竟法义,就是顶礼十方如来。
我们恪守清净戒律,就是膜拜十方诸佛。

 

我们热爱国家、维护社会,就是维护清净戒律。
我们服从政府、遵纪守法,就是维护众生家园。
我们洁身自好、纯净灵魂,就是再现佛土庄严。

 

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依法不依人。
因此,我们要以佛法为师,杜绝树立任何偶像。

 

个人崇拜所带来的,必定是灾难性的结果。
对于宗教信仰尤其如此,人间任何一种信仰,只要树立起偶像,其性质就离邪教不远了。

 

因为偶像具有排他性、独一性,绝对的权威,导致绝对的愚昧。
个人崇拜,将扼杀独立的思想,失去自由的灵魂,真理则无从谈起。

 

因此,修行者内心必须要明确,佛法是唯一的神灵。
依法不依人,没有任何一位导师,可以替代真理去指导众生。

 

随顺缘起缘灭,未曾生灭变易,才是实相。
因此,没有人,能够代表真理。

 

在新年伊始,送上我至诚的祝福。

 

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衷心祝愿同胞万事如意。
衷心祝愿所有佛弟子道业增进。
愿佛法走入众生心中,点亮灵魂,温暖世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