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欲望凝固了认知,而形成了体验。

体验推动意识,形成对体验的确认。

 

确认体验是何种状态的意识,与,体验中由认知凝固的感受。

意识与感受对冲,相融,循环,形成了明确的人格‘自我’。

 

自我认知,源自于人生记忆。

人格体验,源自于生命体验。

 

比如说:‘我’人格中的内涵,喜欢吃辣,喜欢寒冷,喜欢黑色,喜欢科技。

 

那么,对科技的喜欢,对黑色的钟爱,对寒冷的感受,对辣味的执着。

这些心识对名相的体验感受,就塑造心识认知。

推动意识形成了,心灵认知对具体名相,予以深刻固化的‘惯性记忆’。

看到黑色,‘我’就安心;闻到辣味,‘我’就欢喜;感受寒冷,‘我’就愉悦。


体验中的惯性记忆,形成感受的波动,波动牵引意识。

在基于‘记忆惯性’体验基准上,意识,对世界事物进行对比分析。

特定的惯性体验认知,与,头脑意识思维相续,形成了心意‘境界’。

心灵‘境界’的具体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格’。

 

比如说,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慷慨,有人狭隘。

就好像,有人善良,有人歹毒,有人单纯,有人复杂。

各式各样的人格,无非是,各式各样的内心‘境界’。

是心灵境界的不同,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内心认知。

认知推动着意识,表现出不同性格的‘人格’自我。

 

人格之内,因体验的记忆惯性,而有‘自我’认知的境界。

因呈现不同境界的惯性体验,而,升起认知境界的主观意图。

主观意愿,就是‘我执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自我‘意识’。

 

内心境界,是形成特定‘人格状态’的基础环境。

自我意识,是形成人格‘自我感受’的核心因素。

 

‘自我意识’与‘人格状态’融合。

就体现出现实生活中,一具具鲜活灵动的‘人体’。

就表现出人生场景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格’。


在自我的‘心意境界’中,心灵状态,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处于清醒。

人类头脑意识,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常处于杂念纷飞的状态。

去追溯,浮想联翩,杂念纷飞的根源。

就是心灵感受推动大脑,于‘无意识’的散漫状态中。

头脑内呈现出,习气推动记忆‘碎片’呈现出的‘杂念’。

头脑意识根本上,是心灵‘认知与感受’的具体表达。”(《人格》2023-08-27)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