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听法会不专注,有些人听歌曲,会有一定专注力,用法语制作的歌曲中,随着节奏缓缓,随着歌者表达,随着音律起伏,对比平常念头的善恶美丑更深层次的内心感受,是虽无言但流淌着欢喜、振奋、鼓舞、悲伤、感动、哀愁……的情愫。
法语制作成的歌曲中,专注于法义歌词,前提要熟知并深刻理解法义内容,嘴型与法语歌词同步,让节奏和旋律成为辅助,观察情愫的起伏,要看到它,不随它,只有专注于歌词法义中的认知,提纯出来。(仅限于个人感受)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内心默念,或大声念出来,正确的念法。
“念佛法门,根本上是‘奢摩他’止观法门。
制心一处,念佛忘我,唯有佛号,佛号就能净化身心。
若念佛为了求佛,为保护自我欲望而念佛。
你的人格,就与,阿弥陀佛相对立。
阿弥陀佛的相,固化了,人格自我的心。
心相相续,必定轮回。
念佛只能为灵魂增长福报。
却丝毫起不到解脱的作用。
念佛的过程,是真正的‘上师相应法’。
修行者制心一处,心无旁骛念佛。
将心灵体验,安住于‘阿弥陀佛’无限慈悲中。
将意识思维,凝聚在念佛时的清澈专注中。
意识与佛号结合,心愿与慈悲相融,身体融入禅定。
身心灵,融入‘阿弥陀佛’的无限慈悲中。
心语意,融入‘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明中。
心意融入佛号。
自我融入慈悲。
身心融入清净。
一念佛号中,就是念佛人的心,与‘阿弥陀佛’同体。
阿弥陀佛透过念佛者专注清澈心,为此人摩顶加持。
只因阿弥陀佛,就是众生本性。
而人格自我,却是阻碍你,见证极乐世界的最终障碍。
佛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若离心意分别,何曾有过‘你’?
佛经云:身心如幻,不辨真实。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觉性普照,三轮体空,无生遍满,清净不动。”——摘自《正本清源(贰)》(2023-08-20)
顶礼老师慈悲救赎,匍匐于地,无限感恩,无比无比珍惜!
老师: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