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呀,还有一世是一个求道者,然后在一个山洞里面,就在那儿苦苦打禅入定,渴望获得这个真理,渴望获得觉悟。打禅了半年一年,一直没有什么功效。突然间有一天呢,他听到身边有一个人,在那儿呻唤、呻吟呢:哎呀,诸行无常啊,为生灭法……

 

他睁开眼睛,‘这两句话好有深义呀!诸行无常,为生灭法’。他睁开眼睛一看,他脚前面趴了一个罗刹鬼。罗刹鬼就是古代印度,他们所说那个,可能是一种吃人的半人半兽的什么东西吧,我也不太清楚啊。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说:你说完啊,你说完啊!那个罗刹鬼说:哎呀,我已经好几个月没吃饭了,我快饿死了,哪还有力气说后面这两句偈子呀。

 

释迦牟尼佛说:你说吧,你说完之后,我把我的身体供养给你,你把我吃掉,但是你把剩下的两句告诉我。它说:你保证哦。罗刹鬼说:你保证你要让我吃掉你啊,我很饿了。释迦牟尼佛说:我保证,我保证让你吃掉我。那个罗刹鬼就说了: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四句偈的这个境界,就很高了,这四句境界就要超过于刚才的那个国王,听到那个外道的那层法了。

 

‘诸行无常’,也就是说,一切现象都是生灭的,一切生灭都是无常的。也就是说,外界的世界和你看到这世界的身体,还有你的心识,他都是无常的、空幻的。当你认清楚这个世界和自我是空幻的,就已经接近于实相了,因为这世界和认知世界的自我,都是不存在的。

 

‘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这个就是到了原始、亘古、完整灵性,表达终极意识那个地方了。‘生灭灭已’,终极意识那个地方就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就是生灭归入到了无生的觉性——寂灭为乐。‘寂灭’,寂灭的是什么?寂灭的是生灭的分别。就说是宇宙终极意识的那个存在感,从存在的生命光明表现当中,解脱了存在的制约,苏醒了无生普照的庄严智慧,这就是法界的完整。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听清楚,‘所立照性亡’,‘所立’,‘所’就是宇宙终极意识,‘立’就是灵性,‘照’就是觉性,‘照性’就是觉性和空性,就消失掉了。‘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迷妄’就是原始纯粹的光明,呈现出来了灵性完整的国度,那就是天堂,这就是‘迷妄有虚空’。‘虚空’嘛,祂是存在感,就是‘虚空’嘛。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因为有了光明,就会有了光明的倒影。倒影对于生命的不同层次的折射,形成了纯灵透过于生命之光,折射在不同层次众生的境界,这个就是‘知觉乃众生’。这就是灵性宇宙的变易生死的这个过程。这四句偈呀,这四句偈境界很高了。但是一般的人只能听到这四句偈,但是他不知道背后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我再给你们讲,就是我这一生当中,最崇拜的两个‘人’。就对于我,今天我已经是一个大菩萨了,我已经是入了佛地的一个准佛陀了,但是你说我内心当中,我崇拜的‘人’,真正能让我堪称为我的导师、我的楷模,两个‘人’:一个是观世音菩萨,一个是文殊菩萨。这两个‘人’是我的,祂们算是我的兄长吧。

 

那个耶稣呢,那个是我生命的父亲;释迦牟尼佛是我智慧的父亲,这两个是我的父亲。那个观世音和文殊是我的兄长,就是我跟祂们的辈分是一样的。30年之后我就是祂们。30年之后,你们记住我今天说的这句话——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就是文殊菩萨,不会有任何差异,很圆满的十地菩萨。到今天为止,我应该是八地的第六层了。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这个就是见精能见的性质。‘闻所闻尽,尽闻不住’,就说是所见内涵,无法再制约能见的性质。‘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这个就是亘古、原始、完整的纯光,呈现出来灵性天堂——‘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这个就是我6年之后。‘生灭既灭’就是6年之后的,大概再6年或者再10年。‘空所空灭,生灭既灭’,这个就指的是终极意识。‘生灭既灭’,这个就是释迦牟尼佛听到的那一句偈子: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那个就是宇宙终极意识裸然现前了。然后‘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就是觉性取代了终极意识,终极意识从灵性广袤无限的原始、亘古、完整当中,不被完整所存在,就苏醒了终极意识背后,那无生无灭、普照十方的觉性,那就是十地菩萨,也称为‘佛’。

 

那个就是讲的‘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那个‘乐’,就是无生普照的圆满。那个‘乐’,就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这个就是法界的大乐。那是究竟普照、智慧圆明、慈悲圆满、周遍无碍的诸佛的庄严。”——爱的温暖《细胞》2024-11-27

天父赐福!

“爱从未遗忘一人。众生本身就在天堂之中,只因分别和恐惧不能证得。所以爱能融化恐惧,宽恕能够融化恐惧。因此,宽恕可以横渡生死,因为生与死就是心识恐惧所编织出来的恶梦而已。

 

修行啊,咱们讲修行就是要终生去践行宽恕。宽恕的不是你哪个行为,不是的。宽恕的意思是让宽恕成为你终身的戒律,就像佛教释迦牟尼佛讲的‘杀盗淫妄酒’吧,戒律,‘五戒’,让它变成你的戒律。我的戒律就是宽恕,哪怕这个人过来杀我也要宽恕他。我宽恕的不是这个人,我宽恕的是内心对杀我这件事情在意的那个我自己。我要宽恕这个我自己,哪怕真被他杀掉了,我的宽恕(中)依旧没有一个被他伤害的我自己,那么他杀掉我的因缘反倒成为了我解脱生死,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一个因缘,明白吗?无咎之心,不受罪责的。”——《天堂(上)》2023-03-27

“目前为止,我所实证修行过的法门,除了‘奢摩他’‘三摩地’,就是‘宽恕法门’;我的切身体验是:宽恕法门可以大大缩减修行解脱的时间,践行宽恕法门的修行者,一年的修行,抵得上普通修行者三十年的时间,这是我自己亲身的经验;因为众生的身心意识,皆源自于自性妄动,这个‘妄动’,可以将它理解为‘分别’,也可以理解为‘恐惧’。

宽恕的温暖,可以融化恐惧,也就同时安宁了分别。”——《使命》2023-03-22

“天堂当中啊,天堂的生命当中,没有对于生命本身的维护,祂是无限的付出,无限的接纳。祂拥抱一切境界,接纳一切境界,渗透在一切境界当中,却不被一切境界的心意阴影所沾染、所动摇,所以天堂是最完美的、最坚固的,所谓的金刚不坏。天堂当中有的,就是那种亢奋而深邃的幸福;天堂当中有的,是亘古未来未曾改变过的平安。天堂的底色是平安,平安的表现就是接纳与爱,爱就是接纳,接纳就是爱。

 

爱可不是表现——‘我爱你呀,我想跟你滚床单啊’‘我爱你,因为你漂亮’‘让我抱着你,怎么怎么样’,那个不叫爱,那个是欲望。爱的本质,爱的底色,就是平安的接纳。祂不拒绝一切邪恶,也不拒绝一切凶残;祂接纳下三道,地狱恶鬼的残忍、恶毒、阴冷和凶狠;祂也接纳畜生道的愚昧、性欲、习气的泛滥。祂也接纳人类的对自我的维护,而产生的人格的善恶对比;祂也接纳天人的无私正直与清白。祂接纳天神的金刚永恒和巍峨壮丽的,这种金碧辉煌的身体;祂也接纳地狱恶鬼,被业力推动着痛苦不堪的感知。

 

天堂是对于三界六道一切境界,无条件、无差异的平等接纳,因为平等接纳,就是天堂平安性的圆满表达。接纳就是爱,无条件的接纳就是圆满的爱,就是完美的爱。爱之中没有恐惧,所以说没有一个被恐惧带动的天堂的分裂,所以说天堂是一个生命。

 

在一个整体的生命当中,从来不可能有脱离天堂的生命存在,所以说天堂当中不存在‘生’,也就不存在‘生’的未来的结果——‘死’。所以说六道轮回当中的生与死,在天堂的平安的圆满之爱中,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或者说三界六道无尽众生的生与死的,生死轮回的境界,在天堂圆满、光明、永恒、极乐的平安之中,就是一场梦境。”——爱的温暖《昆达里尼(上)》2024-04-16

我接纳你,我宽恕你。
我包容你,我原谅你。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你是如来的孩子,诸佛已经,宽恕了你所有的罪。”(《引导文(如来版)》2023-06-05)

 

“神的权柄就是宽恕、原谅、爱、包容。”(爱的温暖《降临(下)》2024-08-16)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心咒》2024)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叩拜……大慈大悲如来看护与救赎。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