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吃过这个牛排,感受到味道非常的鲜美,非常的舒服。这种体验牵引你内心的认知,陷入了甜美体验的境界当中去。以后这个境界带动你的心灵想要再重复,回顾一下这种非常舒适的感受的时候,那个牛排的对境就会出现。因为上次是吃了牛排而产生的这种舒适的感觉,下一次心里面想要重温舒适的时候,牛排的对境就会出现,知道吗?

 

这个就叫万法唯识。一切的现象,你的敌人、你的亲人、你的家庭、你的恐惧、你的幸福,一定是有对境的。我看到这个人,想到这个人,我就会很愤怒、很伤心、很难过,因为他曾经骂过我,他曾经占过我便宜,他曾经伤害过我。现在,当下一次,当这个内心的这种愤怒升起来之后,先停一停。我不恨这个人,我宽恕他,接纳他。把这个对境去掉了之后,你再看内心里面,那个仇恨是什么东西。它只不过是心识对体验的沉浸而已。

 

你能够接受沉浸在那个体验当中的那种感受,你去接受那种感受,宽恕那种感受,去接纳它,去原谅它,去拥抱它,你会发现,当它消散的时候,外面的这个敌人也就不存在了。当你能够沉浸在吃了牛排之后产生的那种舒服的感觉当中,并且在这种舒服的感觉当中,去接纳它,谅解它,宽恕它。当它消散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内在只有一个认识到这种体验的那种清醒的认知存在,而这种体验就消散了,那么外界的牛排也就消散了。

 

我这么讲,回头你们去反复地听,好吧。你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你们所遇到的一切的冤亲债主、爱恨情仇啊,跟外界没什么关系的,全部是因为你内心的这种认知,被你的体验和感受所带动,沉浸在习气所塑造的境界当中。而外界的亲朋好友,食物也好,环境也罢,全部都是你内心境界牵引你的认知,投射出来的一个幻觉,一个幻相而已。

 

你内心没有体验了,你内心的体验变得透明了,那个境界不会升起。那个境界不再会升起的时候,内心里面的见精保持着一种单纯的、清醒的状态,那个时候你就从人类的生和死当中脱离出来了,就升华到了那个三界高层当中的这种,唯有见,但是见无所见的空灵状态。”——爱的温暖《开天》2022-01-06

“我们人活着呀,是我们的心在活。你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是活着的,自己活在这个世界当中啊,是因为你的心,对于你的心所经历到的、经验到的习气,形成了绝对的确认,反复地确认,形成了这种对于内在境界的,不加思索的认知。

 

就好像你现在坐在椅子上面,脚踩的是地板上面,你绝对不会怀疑自己脚踩的不是地板;你绝对不会怀疑自己,睁着眼睛看到的前方,不是现实,你不会怀疑的,为什么呢?这个是经过你的心灵反复地验证的。

…………


换句话说,我们是活在心灵深处的习气,对于身体六根的储存的经验之上的。就包括我们脚踩着的大地、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见到的阳光,都是我们内心极其细腻的,这种细念与认知的记忆,重复相续形成的体验。我们就是活在心灵内在的,体验与认知的记忆之上,只是我们自己不这么认为了。
…………


我们人类啊,就是活在心识的习气和细念的分别当中。是我们今生对于这些习气凝固而成的境界的强烈的渴望,固化了境界本身,将我们认知体验深处那个灵魂,锁死在了今生这一场电影的银幕当中。”——爱的温暖《悲能(续)》2024-01-04


“那天讲法的时候啊,开头我讲到一段,一个例子。我说是一个人在黑暗的一个环境当中,在那种夜晚,深夜,天上云彩把星星遮住了,只透下来那种微弱的光线,这个人想要看清楚前方的路啊,他的瞳孔就会放大,摄取更多的光线,以让他的眼睛啊,适应这种黑暗的环境。但是当时我有一点没有完全说清楚:那个瞳孔是什么,瞳孔会怎么放大,它为什么要放大,它放大的体验是什么。今天我就给你们把这段法补充上。

 

在黑暗当中,放大的瞳孔,就是你心灵背后的认知。就说是这个人,进到黑暗当中去,他的主观意识,因为看不清前方的世界,所以他的瞳孔会放大,要摄取周边的光线,以此来适应这个黑暗的环境,能够看清楚前方的道路,对吧?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瞳孔,放大的瞳孔,是人的心灵认知——就是你很清醒的确定感,就是‘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这个‘知道’背后的确定感。那种确定感是一种清醒的,就像是一个人的……就像高度近视眼,摘掉眼镜的感觉一样,他是一种清醒的懵懂——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却具有知道一切的清醒,那个就是人的心灵认知。

 

心灵认知背后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人的灵魂感知,就是那个进入黑暗的人。在这个人进入黑暗之前,他是没有进入到黑暗的环境当中来的,所以他也不需要用瞳孔来摄取光线,知道吧?感知是没有人格的,感知是另外一种生命。

 

感知有点类似于什么呢?我大概跟你们说一下,感知有点类似于你在梦境当中,你在做梦的时候,你在梦境当中,有非常明确的、清晰的、具体的、鲜明的你的人格特质。一定是这样子的,梦里面一定有一个你,对吧?你在做这个事,你在跟你的父母在一起,跟亲朋好友在一起,你在玩儿,你在闹,你遇到恐惧的事情,你在哭,一定是有一个‘你’的。

 

这个‘你’是谁?这个就是你的头脑记忆和你的心灵的感受,形成的这种体验,聚合在一起的,在你的认知当中,上演的认知的回放。就是你心灵认知,认知到了你去过这个地方,你吃了这个东西,这个是你父亲,那个是你儿子。你在睡梦当中,认知的记忆回放,就会浮现出来,梦中你心意人格的自己。

 

你的梦里面,一定是有你自己的。在梦里面,如果没有你自己的话,就不会出现世界的,明白吧?你在梦里面的境界全部,都是由你——在梦里面那个你的回忆,回放出来的,是这样子吧?

 

我再告诉你们啊,什么叫‘感知’?听清楚啊,感知,就是你在梦里面那个世界当中的,承载了天地虚空的,那个背后的元素。你的一切的梦境,包括你活着这个时候的,你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包括说的话、你的人格自我、你的身体,这一切全部都是在感知当中浮现的,你们现在不知道而已。

 

现在我们此时此刻,就是在绝对的黑暗当中,由你心灵认知努力张开的‘瞳孔’,看到了我们身体六根的,反馈回来的这种微弱的光线。然后你张开‘瞳孔’的认知,吸收了六根的光线,进行的确认、类比、分析、推论,形成了你看到的,所谓的黑暗当中的‘世界’。黑暗当中,实际上没有世界的,是你的心灵认知,以他过去的记忆,累积、叠加、推论、分析,演导出来,现在目前你的眼睛,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这个杯子、这一点咖啡,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仅仅是现象。现象背后,现象之下,全部都是能量,而能量缘起于什么地方?能量是人感知内蕴含的细念与习气,相续呈现出来的业境、业障、业力。业力在物质世界表层以下体现,就是能量。

 

或者说,当能量的暂时波动,被我们心识,被我们睁大了‘瞳孔’的这个心灵认知,进行吸收、记忆、类比、分析,作出决断的那一刻,能量的业,就会变成了境界。这个境界,我们把他称为‘物质’‘现象’‘世界’‘人生’‘自我’,就是这么来的。你的人格自我和你的身体,就这么来的。”——爱的温暖《感知(下)》2024-10-17


今天早上读完《感知(上)》,然后读《感知(下)》讲法(2024-10-17),读到“这个杯子、这一点咖啡,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仅仅是现象。现象背后,现象之下,全部都是能量,而能量缘起于什么地方?能量是人感知内蕴含的细念与习气,相续呈现出来的业境、业障、业力。业力在物质世界表层以下体现,就是能量。

 

或者说,当能量的暂时波动,被我们心识,被我们睁大了‘瞳孔’的这个心灵认知,进行吸收、记忆、类比、分析,作出决断的那一刻,能量的业,就会变成了境界。”

去细细的品味体会感知到认知那段,体会认知当中吸收、记忆、类比、分析,结合:

“我曾经吃过这个牛排,感受到味道非常的鲜美,非常的舒服。这种体验牵引你内心的认知,陷入了甜美体验的境界当中去。以后这个境界带动你的心灵想要再重复,回顾一下这种非常舒适的感受的时候,那个牛排的对境就会出现。因为上次是吃了牛排而产生的这种舒适的感觉,下一次心里面想要重温舒适的时候,牛排的对境就会出现,知道吗?这个就叫万法唯识。”(爱的温暖《开天》2022-01-06)

 

这段法,想象自己在餐厅点了牛排,服务员上菜看到牛排。

结合《三法印》(2022-06-07):

“第二: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光线的折射,根本看不见景象,是光线折射,通过视神经投射在大脑区域,由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大脑中投射出‘图像’,眼睛什么都看不到,为何我们却认为,是眼睛看到了世界?”

 

因前几个月在寺院跟师父们一起洗水塔,水塔是深挖到地下1.8米左右,地上有长大概1.5米,宽大概1米的开口,我在下面将铁桶举到头顶,师父在上面提了水倒掉。从里面走出来时,有个师父刚好拿空桶放下来没有看到我,我在下面也没有看到她,铁桶碰到了头上,耳朵听到声音,头部感受到痛,有一秒多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头脑体会到空灵的状态,然后抬头看到师父表情惊恐,我微微一笑,摆了一下手,说:“没事。”在认知当中体会到了老师讲我们只是瞎子、聋子、哑巴,什么也看不到,听不到,活在梦境当中,然后虔诚五体投地顶礼膜拜,痛哭流涕,“神来了”“神真的来了”,这是实相呀!这就是“心外无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呀!神不可言说的伟大,佛法只能通过实证体会,才能领悟法中不可言说的实相。


“天不生如来,万古如长夜。”(《一言难尽》2023-05-02)人类只是无明当中的瞎子、聋子、哑巴,被灵魂当中细念与习气蒙蔽,被自我镣铐,依据认知当中微弱的光,被名相体验禁锢,活在愿望与意识之间,灵魂永无休止的轮回。感慨万千,“神来了”,无明众生终于有机会从永无休止的轮回当中解脱了。只爱真理,不爱自我,让一切不朝向真理的自我死去。虔诚见不随所见改变的源头,信仰是为了心目中的理想,心甘情愿的付出所有,哪怕去死也无怨无悔。愿做真理的铺路石,天父的提线木偶,永不退转,接引更多的灵魂学习真神教法,永断轮回。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