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个视频,直接笑喷了。
有人把《三国演义》里的“桃园结义”台词,用谷歌翻译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反复翻译20次。
最终——关羽那句正气凛然的“想我关某空有一身本领”,硬生生被翻成:
“我曾是十分飘逸的高级空姐。”
这还没完,张飞的那句“俺是个杀猪的,不知什么天下大事”,也摇身一变,成了:“我是个切割机,与全世界的猪有杀父之仇。”
原文荡气回肠,经过20次辗转之后,最后变成了笑话。
好笑归好笑,却恰好印证了一个深刻的现象:信息每传一次,就离真相更远一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而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某些修行圈的“传承崇拜”,早就上演着同一出荒诞剧。
————————————————
如今的部分修行群体,对“传承”两个字的执念,简直到了魔怔的地步。
你的师父有没有传承?有没有拜某某法王?有没有得到“认证”?
没有?对不起,哪凉快哪待着去。
仿佛佛法不是觉悟之道,而是身份制系统。
必须有组织、有编制、有资历,最好还有印章、章程和统一制服,听起来比公务员都严谨。
但他们口口声声念着“祖师传承”,却把祖师留下的嘱托和棒喝,全当耳旁风: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大般涅槃经》)“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达摩祖师《血脉论》)
神光:“我讲经,教人了生死。”
达摩:“你凭什么教人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还没有了呢!”
————————————————
但真要讲传承,那佛陀亲传算不算?血脉亲属算不算?
那难免就要提到一个响亮的名字:提婆达多。
佛陀的堂弟,接受佛陀教诲多年。
传承正宗,背景清奇,根正苗红。
结果呢?逆佛、分裂僧团、造业无量,最后堕入恶趣。
还有善星比丘,博学多闻、擅讲经教,连佛陀都赞其才智,
最终却因邪见深重,毁谤佛法,同样堕入恶趣。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传承不是保险,亲传也不等于见道。
更妙的是,《普门品》中佛陀亲口开示,观世音菩萨化现无量身:有出家人,有百姓,有官员,有平民……
哪怕是妓女、屠夫——只要能方便救度,不拘泥身份。
佛陀说过四依法,佛陀可没有说:“你先查查这个度人之人,他师承是谁?度牒有没有?什么宗派?”
佛法是解脱法,不是行政审批。若要“查身份”,观音菩萨恐怕都不合规。
佛法讲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你喝过哪个品牌的认证水”。
佛法靠的是明心见性,不是“传承证书”。
————————————————-
说到传递过程中的信息衰减,那我们来算笔账好了:如果一次传递能保留70%信息,传两次就只剩49%,传十次呢?7的10次方,勉强剩个2.8%。
未见本心者,一本正经地敲锣打鼓搞“法脉”传承,表面上是传法,实际上在搞精神“复印件”。代代复印,清晰度一次不如一次,最后连原图是谁都认不出来。
所以啊,多次辗转之后,
关羽成了空姐,张飞成了切割机——
执着于传承的人啊,您又是第几代赝品呢?
老师:很棒,形象的比喻。
老师:有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