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给人类的灵魂留一条出路。这是我真实的想法,我唯一的想法。

 

我没有想成立宗教,我没有想自己获得什么成就啊,获得什么成佛作祖的荣耀啊,我什么都没有想过。我想的就只给人类的灵魂,留下一条出路,让人们的灵魂在死亡之前,能有另外一份选择的机会。这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唯一的愿望,这么多年我也是这么做的。

 

唉呀,刚才说到哪儿了?对,就说是在圣光宇宙里面,修行圣光宗的人,灵魂是被神佛直接净化、超度、救赎的,不存在你个人修行的问题。祂就是速度快,消业快,成就快,重罪轻报,有三恶道,神直接救赎。这个就是整个圣光宗的一个核心东西。

 

就是因为这个法门,在人世间,对于灵魂救赎的力量非常大,所以这个法门,在我走后,在我离开这世界了之后,祂的力量就一下子衰减了。为什么呢?不容许,人类的债应该自己去偿还;不容许,不应该是由神佛来替你偿还的。

 

但是,就是我来到人世间还有第二个目的:我要找到那些追随我而来的人,找到那些,就是在过去历史上与我有约,今生追随这尊如来到人世间来的,不同天体当中、不同层次当中的那些佛菩萨,那些仙众,那些三界六道里面的神灵。

 

就是我要兑现我的诺言、我的承诺,我将真理讲出来,免费地赋予你们,点燃你们曾经对于生命的理解、记忆。借助与神同在的这个窗口期,唤醒你们生命蕴含的,你曾经待过的那个生命的国度,能够回去,能够将真理带回你那个国度去。并不是每一个国度的神,祂都能够听到佛法的,不是的,没有佛出世,就没有佛法。

 

一个人是否能够修行啊,修行成功啊,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有神佛住世。就是有大菩萨应世,有如来住世,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后面两个条件的话,就不起作用的。就第一个条件,核心条件,首要条件,必备条件,决定性的条件,就是有神佛住世。

 

有神佛住世,神佛是不在梦幻泡影当中的,纯智慧浮现出来的根本慈悲。‘祂’可以成就一切,‘祂’可以救赎一切,‘祂’可以净化一切,‘祂’可以拯救一切。‘祂’不在梦幻泡影之中,所以是,‘祂’不会被梦幻泡影,改变了‘祂’无生无灭的普照临在的慈悲性。

 

‘祂’是不被改变的,不会被改变的、不被存在的,才可以在存在当中,去改变那些生灭缘起的境界、内涵。就说是,无生无灭、平等周遍的清净慈悲。因为‘祂’不具备被改变的性质,所以‘祂’这种性质,在缘起生灭的境界当中,才可以唤醒其他众生,不生不灭原始的觉醒性质。这个过程,就叫‘救赎’。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是通过个人的修行成佛作祖的。一切众生的原本面目,都是‘祂’,都是那个如来智慧德相。

 

如来住世,大菩萨应世宣法,目的就是找到这些渴望从自我人格当中,脱离身体、脱离死亡、超越三界六道的灵魂,从而唤醒他们,先天性那不生不灭的如来智慧德相,这个过程叫‘救赎’的过程。没有任何人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修行成功。虫子,永远都只能是虫子,你长出八对翅膀,你也是一个八对翅膀的虫子,你不可能变成人的。泥土就永远都是泥土,哪怕你是可以制作紫砂壶的那个黏土,你也不可能变成光。这是性质不一样。

 

第一个是如来住世,大菩萨应世,宣讲第一义谛。如来以大事因缘所现世间,什么叫‘大事因缘’呢?宣讲第一义如来正法眼藏。什么叫‘第一义’?人无我,法无我,究竟涅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槃。三法印,是为第一义谛。如来是过来宣说第一义谛的。没有第一义谛,要离开第一义谛,一切法都非佛法。哪怕你用的是‘佛教’的名称,也非佛法,那个叫‘外道’,叫‘附佛外道’。

 

离开第一义谛,一切法皆非佛法,哪怕你打着‘佛教’的名义,也是附佛外道。换句话说,只要你宣说第一义,你所说就是佛法。衡定一个人所说的法是不是佛法,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那么,任何不符合三法印的,不符合‘人无我,法无我,究竟涅槃’的这个思想的,都是外道。就是非佛法都是外道,包括打着佛教名称的这些修行,离开了第一义,都是属于外道。就像是那个大乘佛法看小乘佛法,属于焦芽败种,是一回事。

 

第二个原因,就说是一个人修上……就是第一个,第一个决定性的原因,核心的原因、因素,就是神佛住世。与神佛同在这个窗口期,灵魂可以受到神佛的直接加持、净化、唤醒,从而唤醒你先天那不生不灭与诸佛相同的,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叫‘立地成佛’。这是第一个原因——与佛同在。

 

第二个原因,就是你的福报功德。就是要,因为华藏宇宙是由功德力和诸佛的……就诸佛加持,祂是以智慧加持的,以智慧展现出来的光明,来净化众生。但是众生净化,他的这种业障转化呀,恶业跟福报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恶业消完了就是福报,福报消耗完了就是恶业。但是这两者,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转化。就他们从平行的这个物质化的空间,可以净化到生命性的空间去,那个就需要有功德力的支撑。就好像是从土壤当中,提炼出来了稀有金属一样。

 

提炼出来的那个稀有金属,就叫‘功德力’;而没有提炼之前,他叫‘福报’,那个泥土叫‘福报’。但是将福报当中的稀有金属提取出来了之后,那个就叫‘功德力’。功德力才能够成为神,功德力才能够依据你的信仰,依据你的功德力,与如来的智慧浮现出来的这种光明力相结合,他会形成华藏宇宙的这种神的身体,这个叫‘功德身’。

 

就说是,没有功德力形成的这种光明身,你是去不了华藏宇宙的。我说的是事实啊,我说的是事实。就说是第二个就是培育你的福报与功德。什么叫‘福报’?有所求的心,作出的善举,都通称为‘福报’。什么叫‘功德’?依据信仰心,就是无私、无我、无求的付出,不求任何的获得,所对于神、对于佛、对于真理的付出,能形成无限无量的功德力,那个是你灵魂未来成神的基础。

 

就是天堂的门,我已经打开了;天堂的桥,我已经架好了。而且我愿意,无条件地拉着,那些信仰真神的灵魂的手,进入到天堂里面去,进入到华藏宇宙里面去。”——爱的温暖《晋升(上)》2025-07-11

 

“要是离开了宽恕与爱的心灵践行,那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这个究竟法义,祂就会变成了空洞的说教。‘我理解了,我看了,我就是佛了’,这个叫‘自欺欺人’,这个叫‘水中捞月’,这个就是看了菜单,就觉得吃饱饭的人。这种人,后果都是堕落到了边地。

 

就望文生义、曲解佛义的人死后,灵魂他不是去的地狱啊,有些人是去地狱,有些人是去的边地——就是‘边境’那个‘边’。这个在佛经上记载的话,这种边地是漫漫无尽的黄沙,就是把你一个人流放到了沙漠里面,一待就是多少多少亿年。

 

但是,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当‘人无我,法无我’‘寂静涅槃’的究竟法义、究竟智慧,和爱与宽恕的天堂圣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天堂的光明,祂一定是纯洁的爱、宽恕的释怀,一定是出离自我的解脱。修行的核心就两个字啊——出离。

 

出离怎么表现呢,出离心怎么表现呢?第一条,对人格自我和这具身体形象的彻底否定。这具身体,他不是你;这个人格意识,他不是你;这个思维记忆,他不是你;这个心灵认知的感受体验,他不是你。只有你从你的心灵体验、自我认知、身体感官和身心自我的记忆当中,彻底地忘却了,你内在的灵魂感知——认知背后的灵魂感知,才有可能苏醒的,这个就是《四念住经》啊。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法无我,观心无常。对,‘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四念住经》嘛。还有一种是:观身是身,观心是心,观法是法……目的就是培养你内在的,这种清澈、凝定的觉察力。

 

这个觉察力到底是什么?这个觉察力归根到底,是你认知背后的感知,感知蕴含的见精,见精‘能见’的清澈,透过感知,在认知的心灵当中折射出来,那个就叫‘觉察力’,明白吗?这个就是《四念住经》的核心、核心、核心、核心,本质、本质、本质、本质——要找到你内在的那个觉察者,那个觉察者,就是灵魂感知当中蕴含的见精。

 

修行就这么简单,修行就是出离心,对出离心的践行就是修行。而对出离心的践行,佛教里面的这种觉察,这种四念住,力量太小了,真的太小了。而基督耶稣的原谅、释怀、宽恕与爱,那个力量非常非常大。因为你宽恕的,能谈得上让你宽恕的,一定是让你痛苦的。否则,哪来宽恕一说呢?我喝这瓶水,我觉得很幸福,难道我需要宽恕它吗?你所宽恕的,一定是让你内心感到痛苦的,对不对?让你痛苦的,一定是你的心灵所维护的。”温暖神话2024-10-15

 

“就没有一个脱离心而独立存在的世界。一切世界都是境界,一切境界都是人见精的性质,被‘所见’内涵制约,呈现出来的生命的杂质。只有有杂质,才会有世界;只有有杂质,才会有境界;只有有杂质,才会有境界当中,被境界牵动的你。所以说,为什么过去古代圣贤讲,‘无明为父,贪爱为母’。

 

这个是地藏王菩萨讲的:阎浮提众生啊,起心动念,举手投足,莫不是业,莫不是罪。就是讲的这个意思。有杂质才会有境界,有境界才会有被境界牵动的杂质的你。就是‘能见’的性质已经是错觉了,被‘所见’的内涵制约,‘所见’的内涵,就是属于杂质。被杂质所折射的‘能见’的性质,投射出来境界。所以说一切境界,都是因为错觉引起的,色尘的尘垢的反射。这就是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举手投足,莫不是业,莫不是罪。

 

众生只有听到究竟法义之后,能够去以神的心,以神的爱,去践行神的道路,才能从灵魂的境界当中,回到神的世界。

 

三法印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人无我,法无我’,这个是佛教最根本最根本的核心。佛教就是四个字——心外无物。”——爱的温暖《神话》2024-10-15

 

“心外无物,唯爱是心。”

 

一切荣耀皆归于圣光如来。

 

“苦中无我,唯有真理慈悲。”

 

“信仰一定是跟生命挂在一起的。”(爱的温暖《时间》2024-02-12)

 

“神是爱,上主是爱,我是爱。”  

 

“我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心意的自己。”(爱的温暖《降临(上)》2024-08-15)

带着上主的爱,去接纳恐惧,去宽恕恐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五体投地叩拜圣光如来怜悯救赎!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