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某:天地万法,无非一念变现。

 

印某:天人飞牒UFO不是一念变现?二十八天众生,一切所需不是一念变现?纵如地球人类无量念、无量变、无量现、无量事、物、时、处,归根结底,难道不是源于那个真念、本念、初念、一念?

 

答:印某说的“天地万法,无非一念变现”,这到底是不是真有这回事,他说的是不是实相?

 

看经文:

《菩萨处胎经》中记录:“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想、几识耶?’

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以弥勒菩萨说的来看,我是这么理解的,有念,而且“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只不过这些念,不可执持,并非实有。

 

而印某却把这些念,以及念所化的现象当成真实,这就是执幻为实、堕入生死。印某说:“天地万法,无非一念变现。”他的意思就是说,天地万物,宇宙世界,我们所见、所思、所想,都是由我们一念变现出来的。他的意思就是说,念是实有的,念所化现的东西也是实有的。

 

而弥勒菩萨说,“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就是说这些念分解到深入,识念极其微细,不可执持,因为佛之威神入到这些微识细念中皆令得度,既然能被超度,那这些念就不是实有的。

 

所以,印某把这些念,以及念所化的现象当成真的,就是犯了“不可执持”的错误,他就是执持识念了,执持虚幻了,执幻为实了,这就是入魔了,这是错误的。

 

“什么叫‘魔变’?对于具体境界的执迷,对于具体生命境界和内涵的念念不忘,通称为‘入魔’。”温暖》2024-05-01

 

“魔王是什么东西呢?魔王啊,归根结底,就是这四个字——执幻为实,就是他将幻想的东西,误认为了那是真实的。”温暖生死》2023-11-15)

 

那怎么才是正确的呢,怎么才能从魔执幻为实当中解脱?看看觉悟者怎么说:

 

“佛问弥勒菩萨,一瞬,人有多少念头,弥勒菩萨说,拍手弹指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有形,形形有识。是吧?我给你们讲的这个。可是你们想过没有,能够看到三十二亿百千念的刹那间的世界和生命真相的人,祂就已经不再被刹那间三十二亿百千念的川流所蒙蔽了,是这个道理吧?

 

如果你眼睛是瞎子,你看不到光明吧,你看到光明,你的眼睛一定是睁开的吧。弥勒菩萨,祂之所以能够看到,刹那间、拍手弹指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有识,这就证明:祂不再被识,不再被川流不息念头所蒙蔽,所埋葬,所牵引,所带动了。”

 

“我们都不再被心灵的见性所投射出来的,见性分别形成的‘地水火风见识空’的微观元素,呈现出来的这些生灭相续的细微念头,所蛊惑了,所蒙蔽了,所牵引了,所束缚了。不被束缚的,那就是觉醒;不被迷惑的,那就是智慧;不被牵动的,那就是无生的;不被沾染的,那个就叫清净。”

 

“而在这个虚幻当中,却有一个,与虚幻同体,与虚幻同在,却不被虚幻所接触、蒙蔽、触及,所改变的,原始不变的,那个究竟智慧的,普照十方的大智慧,那个就是佛。”

温暖》2023-07-28)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看明白,我以个人的理解谈一谈:印某把念以及念所化的现象当成了真实,这是执迷所见,执迷所见就会被所见牵引,堕入生死。

 

实相是,念以及念所化的现象皆是虚幻的,而不被虚幻的念以及念所化的现象所触及、所蒙蔽、所牵引的那个“清醒”才是觉悟。

 

那怎么才能达到呢?觉悟者说:

“如何转识成智?陷入景象境界中的‘目光’,通过信受真理,观察物质世界,皆是现象‘名相’,名相之下本无‘世界’,世界是因缘和合,缘起性空的,世界的实际情况是,能量微粒刹那间生灭缘起,聚合涌动所现的‘暂时’幻觉。

深刻理解外界世界,本无实际本体的实相,

修行者就亲证了‘诸行无常’。

这是实证‘法无我’。

 

遵从如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教导,

我们内观身心,寂静心意,觉知身心妄念,身心意逐渐澄清,心清则觉知展现,觉知展现则心识淡化,心识淡化则体验消融,体验分解则意识停止,意识停摆后,觉知在心识中展现的空间,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安宁广袤。

 

心识之中,展现出觉知空间。

空间在身心之中的呈现,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安宁清纯,越来越深邃广袤,清纯安宁的空间,越来越独立于身心意识,而独自形成身心意识中,‘不动’的清澈空间。

 

同时,构成身心意识的,无量劫细腻妄念,细微习气,开始在‘不动’透明的光明空间中,逐渐呈现出虚妄的本质,犹如遮天蔽日的暴风雪中,突然升起来太阳,太阳光在漫天飞雪中,光芒清澈纯净,光线温暖安宁,雪花落入光线中,就会本能呈现出,虚幻不实的原貌。

 

构成身心意识的,累劫习气妄念,开始在身心内在‘觉知’的空间中分解,分解的过程中,修行者就会亲身体证到,‘见’世界的意识,本身是虚构的;‘见’世界的心愿,本身是虚幻的;‘见’世界的自我,原本不存在;归根结底,身心内在,没有一个‘见’世界的自我,现实世界名相,与认知世界的自我,都是觉知分别中,妄想对境界的细腻分析,形成的‘错觉’。

 

修行者就实证到了‘诸法无我’。

这是实证‘人无我’。

 

实证到身心如幻,身心意识,就无法再继续蒙蔽觉知。

觉知就是生命,觉知就是存在,觉知就是永恒。

觉知从‘淡化透明’的心识中,呈现出逐渐圆满的空间。

空间的形成,就是在存在的‘识阴’中,还原着觉性的特质。

 

犹如陷入具体境界的‘目光’,忽然发觉所见的景象是虚假的,由虚假景象中,升起来的境界,也就随之如梦般分解,不再被景象凝固在‘境界’中的目光,就自凝固的‘存在’状态苏醒,目光苏醒了明晰的性质,清醒纯净普照十方,不被任何境界滞留,实证到身心脱落,究竟了‘法我皆空’,时间停止,虚空粉碎,觉性无生无灭,智慧普照十方。

 

这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2022-04-12)

 

老师:祝福你,写的真棒。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