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老师21日留言开示说我“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有内涵了”,我就惦记自己会不会保持住,生怕自己退步,结果,昨天学佛经的时候就不安心,写心得的时候也浮躁,思维不清晰,自己都觉得不合格,就左一遍右一遍地修改,改得自己心慌意乱。最后就像学生按时交作业一样,给交上去了。也有点像考场到时间收卷子似的,不交不行,就交了。

 

今天看看老师没点评昨天的心得汇报,心里反而踏实了,决定重写!

 

向老师和同学们忏悔昨天的妄想和浮躁,忏悔昨天想把第十章佛经学完的不负责任态度。我错了!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汲取教训!

 

认真学习,忘记文字,细心体验,如实汇报。重新奉献如下。
1、接下来的经文,是文殊菩萨跟佛陀探讨佛陀所说的偈子“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是否圆满无余。

 

文殊菩萨将佛陀的偈子改为含义相反的意思质疑佛陀:“非一切畏杖,非一切爱命,恕己可为喻,勤作善方便。”并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阿罗汉等刀杖不可害,反驳佛陀第一句;勇士等面对刀杖不怕死,反驳佛陀第二句,阿罗汉已经无我想,不存在推己及人,反驳佛陀第三句,阿罗汉绝无伤害众生之心,反驳佛陀第四句。

 

佛陀说,“我想”的本义是大悲不杀之心,是阿罗汉平等之心,并说明往昔说此四句偈的因缘:昔日有大猎师多杀群鹿,请佛食肉。佛慈悲众生如亲子,劝大猎师受持不害众生戒得长寿果,而说此偈:“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佛赞叹文殊师利与佛仔细辨法,是为了后世众生正确理解如来真实义。

 

想起抄法中,经常遇到老师解答同学提问,我总是暗暗敬佩提问题的同学,问出了我想不到的问题,问出了我意识不到的角度,通过这一问一答,确实让我受益,好像是帮我提问的。这跟文殊菩萨向佛提问,与佛陀辩论,以便为后世众生解除疑问何其相似!赞叹提问的同学,他们简直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来助老师度化众生!

 

我也多次扪心自问,有没有什么问题也提出来问问老师,搜肠刮肚,明知道自己学法的时候一知半解,好多地方都搞不明白,但是,就是提不出问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卡在哪儿了,而提问的同学,不仅知道自己的问题,还能知道我的问题,真是佩服,佩服!

 

看新平台中同学们的文章以及文章下边的评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都从各个细微角度,深化细化了老师的教言,帮助同学们践行老师教法。我每每浏览同学们的文章和底下的留言,都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浏览一遍,就总能觉得解决了自己一些问题。

 

看到老师给每位同学的留言开示,更是深感就是对自己的开示,特别受益,无比感恩。新平台道场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场法会啊!无论老师有没有点赞留言,老师都在,各有各的殊胜美好。

 

又想起佛陀当年带领常随弟子众一起共住精舍,修行的方式就是集中讲法,分散谈论研习,大弟子带新弟子,晚上各自打坐禅修。看看新平台的氛围,整个就是佛陀当年带众修行的情景再现。

 

记得另一部佛经记载,有一次弟子们听法后议论纷纷,互相争执起来,佛陀听到争执的声音,就用神通仔细了解,发现是个需要集中讲法解决的问题,就佯装不知,过去询问弟子们在争论什么问题,然后就讲出了一部经。当时我就特别羡慕当年跟佛陀同一世的人们,心想,如果我出生在那个年代,我一定要追随佛陀出家修行!现在来到新平台道场,真的是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再看看最近老师在同学们发文披露老师和关于某法王之间的往来信息时,老师在评论区的留言,简直就是现场随缘讲法,开了一席饕餮盛宴;还有在SL师兄回顾反思惊悚人生经历的文章底下,老师详细为我们揭开 SL的前世今生因缘,也让我们叹为观止,久久回味,心开意解,欢喜领受。这些情节像不像佛陀道场当年的情景再现?

 

想想自己和好多师兄一样,一开始还不敢进新平台,觉得自己不合格,就像当年剃头匠优婆离,既想出家又觉得自己没资格一样,来到新平台后,不熟悉环境,不敢参与留言讨论,也像优婆离出家之后感觉在其他身份高贵的弟子面前卑微无助一样。

 

上网查了一下,才想起来,后来优婆离在佛陀的鼓励下,在师兄们的帮助下,慢慢走出了身份等级的阴影,修行进步很快,最后成了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这个结局太赞了,是不是对我们很有启发?师兄们,快放下顾虑,投奔真理,我们一起加油吧!

 

经曰:
尔时,世尊为文殊师利而说偈言:
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
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
尔时,文殊师利复于佛前而说偈言:
非一切畏杖,非一切爱命,
恕己可为喻,勤作善方便。

 

如来,说是法句之义,亦是未尽。何以故?如阿罗汉,转轮圣王、玉女象马、主藏大臣,若诸天人及阿修罗执持利剑能害之者,无有是处。勇士、烈女、马王、兽王,持戒比丘虽复对至而不恐怖。以是义故,如来说偈亦是有余。若言恕己可为喻者,是亦有余。何以故?若使罗汉以己喻彼,则有我想及以命想;若有我想及以命想则应拥护,凡夫亦应见阿罗汉悉是行人;若如是者即是邪见;若有邪见,命终之时即应生于阿鼻地狱。又复罗汉设于众生生害心者,无有是处。无量众生亦复无能害罗汉者。

 

佛言:善男子,言我想者,谓于众生生大悲心无杀害想,谓阿罗汉平等之心。勿谓世尊无有因缘而逆说也。昔日于此王舍城中有大猎师,多杀群鹿,请我食肉。我于是时虽受彼请,于诸众生生慈悲心如罗睺罗,而说偈言:
当令汝长寿,久久住于世,
受持不害法,犹如诸佛寿。
是故我说是偈:
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
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为诸菩萨摩诃萨故,咨问如来如是密教。

 

2、下面的文殊菩萨和佛陀的问答偈子,说的是如何理解奉行随顺尊重父母的修行准则?为何有人依此修行却堕落无间地狱?佛说,堕落无间地狱是因为随顺了众生的贪爱和无明的缘故。

 

这让我想起老师最近盛赞ZYL师兄,称赞她从被动应付来自眷属的各种要求,疲于应付,无可奈何,看不到头的忍耐哀叹中,挺直了腰杆,不再是惶恐无助被命运任意鞭挞的无助灵魂弱女子,而是吸收了大乘佛法的滋养,有能力自主自立的大丈夫了,她终于站起来了,是了不起的进步,老师的留言和这段佛经的意思完全一致。

 

我以前也是,像个没有自主能力的幽魂,面对来自亲人、朋友、同事的任何要求,其实就是一句需要我做出反应的话,我基本都是立马按对方的要求去做,过后就会内心种种喜怒哀乐的情绪起伏,吃亏占便宜一顿评判,自己默默消化,不敢表达,不敢违抗,以为应该做个好人,好人就应该逆来顺受,唯唯诺诺,彻底认命。心里也有一个期望,觉得好人会有好报。可是到头来,自己觉得付出了很多,搞得自己已经尽心尽力,精疲力竭了,并没有换来别人的认可,好像人家都不觉得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贡献,好像都是你愿意做的,应该做的,自己有时候时过境迁就不记得了,可是偏偏有个记性特别好的老伴,总叨叨我傻不拉几的太顾娘家,太顾学生,太顾工作,就是不顾自己家,经常跟我吵架。我就没留意,我的行为会伤害到丈夫的利益,不注意照顾丈夫的感受,影响了家庭稳定。

 

对照这段佛经,看看老师给Z师兄的留言,我发现自己以前错在不懂得按佛法标准生活,特别怕得罪人,在家畏惧父母亲人,在外畏惧领导同事,不敢真实做人,因此,满肚子的维护虚假面子的世间人情礼节,不知道察觉自己内心的贪爱和无明,认可了世间道德亲情的绑架,被别人的评价所活着,看别人的脸色活着,恐惧失去他人的好评和认可,就像拉磨的驴,顺着碾道走,走向地狱烈火,却不知畏惧。

 

其实,所有的畏惧都不是对方给的,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罪咎的投射,因为我们自己认为说实话不好,会被人误会,拒绝别人的要求不对,会得罪人,对自己不利。是这些内心的罪咎害了自己。

 

总结发现,是我们自己的贪爱和无明,限制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在生活中不会实话实说跟别人敞开沟通。佛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缘际会皆是因果,但是,无明凡夫才会被因果束缚,永不出轮回,而我们佛子,应该运用佛法挣脱因果束缚啊。

 

以前觉得解脱因果,简直是天方夜谭!那是成就者的事,跟我没有关系啊,我不会啊!现在学了老师教法大不一样了,我们看到Z师兄会了,我也会了一些,好多师兄都会了,那就是老师一再嘱咐的,真实,真实,真实,选择,选择,选择!一次做不好,两次做不好,只要你真实,勇敢去尝试,慢慢就会做得好。

 

比如我现在大大方方地直面一切人和事,实实在在量力而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别人有所求的时候,不再打肿脸充胖子,不再跃跃欲试彰显自己有本事,或者试图显示自己是个修行人,而是就事论事,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诚意,不浮夸也不躲避,人家觉得信得过咱,交给咱做,咱也不觉得额外付出了什么,人家不交给咱做,咱也没损失什么。真的有点不昧因果,不挂因果的味道。事情来了不拒绝,不逃避,是不昧因果,如实献计献策,按实力说话,让做就好好做,做好了做砸了都接纳,不让做就拉倒,心里不挂碍,就是不挂因果。

 

结果发现挺顺利的,没有人会不理解自己,没有人勉强自己一定要怎么样。而且自己怎么做,是尽量按照老师教法,尽量按照佛法标准,通过认真思考之后做出选择,选择了就承担一切后果,过程中非常用心,不再顺水推舟,稀里糊涂,也很容易从每一件小事中反观自己的处理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自己提高,感觉生活和修行结合在一起了,活得明明白白,进步和失误都有据可查。

 

实践证明,践行老师说的修行就是选择,先破了自己的贪爱和无明,就能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就能在生活中践行佛法标准,活出真理,影响身边的人,感染身边的人,就能以身弘法。

 

佛陀教我们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如父母,而我们以前都错会佛义,做成了愚孝、愚顺,过去只知道没有佛法真可怕,现在才知道佛为啥强调要求善知识讲法,因为有了佛经,没有真正明心见性的善知识给讲法,不解如来真实义,一样可怕。珍惜吧,珍惜老师教法,好好用心践行!

 

依教奉行,去成为祂!
顶礼上师!顶礼释迦牟尼佛!

 

经曰:
尔时,文殊师利复说是偈:
云何敬父母,随顺而尊重?
云何修此法,堕于无间狱?
于是如来复以偈答文殊师利:
若以贪爱母,无明以为父,
随顺尊重是,则堕无间狱。
----------------------------------------------------------------
【老师】
很好的体会,多学佛经可以开启智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