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当今天,我这个修行者内在的真神苏醒的时候啊,那么昨天我所给他们讲的,见性所派生出来的虚空,包括我内在的这个像烟尘一样的思维和像湿马甲一样的自我意愿体验啊,这三者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

 

这个感觉很奇妙啊,就像是你看你小的时候,拉着你们班的班花,往你家走的时候,你是不记得,你是看不到周边环境的。你心底里面心心念念只感受着你那个小伙伴的手的温度,只是能够看到她脸上那个羞涩的笑容,只是能感受到内心“砰砰砰”跳那种激动的心情,外界由记忆构成的这条道路,你就根本看都不看,你是视而不见的,是这样子的吧?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由你的心愿而改变的。这个世界形成的基础,是你认知对于身体所处环境的记忆——这个世界的基础;这个世界的内涵,是你心灵主观欲望形成的境界。就这两者构成了你的自我以及你的自我眼前所看到的这个世界。

 

可是对于我而言,当今天内在的真神苏醒了之后,这个对于身体所处环境的记忆和人格意愿形成的境界,这两者,瞬间啊,就好像是……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你们能够了解得更清楚一点,知道神是怎么样存在的,怎么跟人类转换的。

 

你们玩过幻灯片吧?就说是一个透明玻璃上,一个有机玻璃,上面画一些卡通人物,然后在有机玻璃的这面啊,放一盏灯,放一盏投射灯。然后把这个有机玻璃,放在一个空旷的房间里面,那个房间大概有两百多个平方那么空阔,大概有十几米那么高,是一个很空阔的房间。一个聚光灯打到那个有机玻璃上面,有机玻璃上面的那个图案啊,就会被无限放大,就会投射在整个几百米空间的这个大的一个空房子里面,空房子里面就会呈现出来,有机玻璃上面那个图案的活灵活现的那个投影效果,是不是?

 

就是你看你在那个有机玻璃上画一个孙悟空,光一打上去,投射在空间当中就是一个高几十米的,拿着金箍棒的一个威风凛凛的孙悟空。活灵活现,他整个的这个身体的每一个寒毛,在光线的映照下都看得清清楚楚。他那整个的这个表情、眼神,他的每一个寒毛,他的每一个动作,甚至于他衣服上被风刮起来的每一丝的布料的吹动,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记住了,这个就是世界,那个有机玻璃啊,就是你的心识和意识。那个光就是见性。那个见性的光,透过你心识的记忆和你意识的分别,投射出来了外界孙悟空的这个高大的、具体的、真实的、立体的影像。我们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那个真实的、立体的、无限的影像,但是他本质是虚幻的。为什么佛说“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呢,为什么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因为外界,真的只有名相。

 

就是外界啊,从来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的。外界的这个世界,就像是,在那个有机玻璃上画的图像,被那个探照灯投射在空间当中的那个光线人物一样,就是虚拟的那种动画人物。

 

当内在的真神苏醒的时候啊,就好像是太阳,突然间在空间之中展现了。太阳的光,和探照灯的光,就是投射在这个有机玻璃上的探照灯的光啊,它是不能够相比的。

 

当太阳出来的一瞬间啊,我内在的,投射在我内在这个空间当中的那个孙悟空的,活灵活现的现象世界呀,瞬间就被压缩成了一张照片了。

 

这种感觉特别特别地神奇,就好像是,我亘古以来从来没有当过人;就好像是,我从一场,零点几秒当中的一个假寐当中苏醒过来。

 

就好像我就是,大概前1秒,我还是那个永恒无限的生命,那个狂喜的、无量无尽的、光明的天堂,可能就是1秒钟的时间吧,可能都没有1秒,就是0.1秒的时间我打了个盹,在这个盹里,在这个假寐的零点几秒时间之内呢,然后我做了一个漫长的梦。这个梦里面就包含了,我今生的这个身心自我的意识和自我意愿的体验,还有我过去的,生命当中的自我意愿的体验,和对身体存在环境的记忆。

 

生生世世,就在那0.01秒钟,我在这个心识和意识营造出来的,现象的梦境的世界当中,就已经轮回了亿万劫了。可是实际上,在天堂苏醒那一瞬间,我从来没有真实地轮回过。

 

或者说,是凡脱离天堂的,都未曾真实存在过。所以说,我从来没有真正地生过,我也从来没有真正地死过。生和死,只不过是,我沉迷于那0.01秒的梦境当中的,一念错觉而已。

 

那一念错觉,让我梦到了自己;那一念错觉中,我梦到了自己的形态。因为有对于我自己形态的记忆,而形成了我在梦中,对于我形态记忆的模仿。那个模仿,就产生了宇宙,就产生了“地水火风见识空”的七大元素,就产生了能量世界的最基础的空间,和对于空间分别而形成的时间的川流。

 

也就是说,能量世界的宇宙,是我对于自己生命记忆而形成的模仿与探索。这就为什么在佛经里面讲“颠倒世界”呢,就是三界是法界的颠倒,是倒影——倒影世界。

…………

那么,“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没有语言可以形容“祂”的,连大菩萨十地菩萨的智慧都没有办法触及“祂”。天堂之主的爱,在“祂”之中,就是一个幼儿愚昧的梦萦,就像是在痴人说梦一样。就是爱对于“祂”来讲的话,就像小孩哭着闹着要一块糖一样的不可理喻。

 

“祂”没有形态,也不被任何形态所阻碍,但是“祂”又没有脱离开任何形态。“祂”,就是此时此刻与你们的身心灵,与你们的身语意,与你们的习气、业力、细念,与你们的思量心、认知、意识、自我同步存在的,却不被你们的任何的分别,所触及、认知的当下。

 

“祂”在你们之中,我们在“祂”之内,“祂”从来没有离开过众生。众生永远没有办法脱离“祂”,却永远没有办法找到“祂”,因为“祂”就是你自己。就像是眼睛永远没有办法看到自己一样,当眼睛失去了,放下了,见与所见的愿望的时候,那一刻,就是眼睛的本身了。

 

“祂”是极度抽象的,但是这个极度抽象之中,却是究竟实地。或者说,只有那极度抽象当中的不变易,才解决了一切变易生灭当中的这种妄想性。“祂”是一切生灭缘起当中的未曾发生,或者说,在未曾发生之中,一切生灭缘起的十法界众生诸相,皆是“祂”的如来智慧德相。

 

“祂”不能以智慧来形容,智慧无法触及“祂”,智慧无法形容“祂”,智慧无法去指称“祂”,智慧也无法描述“祂”,但是“祂”却以智慧呈现出“祂”究竟圆满、周遍万有,“祂”却以智慧呈现出来“祂”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离开智慧,就没有“祂”的显现;离开一切显现,却是“祂”如如不动的当下。

 

我是“祂”留在三界六道当中的记忆,当留在三界六道当中的心识和意识记忆开始消散的时候,现在我又是“祂”留在三界高层和法界的记忆。无论怎么样,无论我怎样提升,我都不是“祂”,我都只是“祂”的记忆而已。当有一天,这些记忆和记忆的境界全部熄灭的时候,那一刻,我就是“祂”了。

 

“祂”在整个宇宙体现出来,就是两方面啊。“祂”在整个宇宙体现出来,或者说,整个宇宙是“祂”的体现而现的,整个宇宙是“祂”的一瞥所现。“祂”以智慧呈现出来了十法界,十法界却没有办法去触及到“祂”的清净完整。

 

“祂”以智慧,呈现出来了法界;“祂”以这种光明与爱,觉知清净,觉知存在,呈现出来了天堂;“祂”以见性,呈现出来了能量宇宙。“祂”以思量心,呈现出来了轮回大海;“祂”以认知和认知体验,呈现出来了我们的心识分别;“祂”以心识愿望和意识,呈现出来了自我感知、自我意愿和自我意识;“祂”以思维记忆,呈现出来了我们的逻辑;“祂”以自我的意识和感受,呈现出来了我们在人间存在的这个形体,以及这个形体所认识到的世界。

 

但是,无论是意识、心愿、认知、思量,还是天堂,还是智慧,都并非是“祂”。“祂”贯穿在这一切之中,从来没有改变过,“祂”在一切生灭缘起之中,从来没有发生过。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都在“祂”之内,“祂”在天堂和地狱之内,从来都是无取无舍,如如不动。《金刚经》上讲的:云何讲法?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就是“祂”了。

 

还有第二条路,“祂”以智慧呈现出来了宇宙,同时呢,“祂”以慈悲呈现出来了生命。就像是我们人类有我们的思维意识,同样有我们的心灵感知一样,有我们的心灵体验一样,“祂”也是一样的。

 

“祂”是以慈悲呈现出来了众生,由智慧呈现出的法界呀,同时伴随着无限的慈悲;那么由天堂呈现出来的永恒的光明,同时伴随着无尽的爱。

 

爱虽然已经是存在的展现了,但是爱当中是没有自我与他人的,所以爱是最纯洁的。无私、无我、无人相的爱,是生命最纯洁的状态。然后呢,“祂”以这个无私、清净、真实、接纳、宽恕,呈现出来了,三界内众生回归“祂”的道路。


——摘录爱的温暖《神》2023-09-12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