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生病了,全身骨头节疼,以为要发烧,也没烧。人没精神,一直处于混沌状。昨天,过去单位的同事,发了两个截屏,还有两段语音留言,我大概遛了一眼,没过脑。今早人清醒了些,再看一遍,她把三十多年前的道听途说,发成了一篇微博,还是与我有关的。我就给她留言,我说,没明白她写这个的目的是啥。她说:有感而发,就是让人别忘了你,这样我们作为你的学生,也自豪一下。我哭笑不得!脑子里,立马跳出一个词——“人设”。其实,以前,听这个词,不那么悦耳,总觉得有些刻意。上网查了一下,就是“人物设定”的简称,以动画、漫画登场人物设定的造型等一系列相关的内容。网络上把此词延伸了,带有个人“印象管理”的意思,也意为行为约束。
过去我们常说角色定位,其实这个角色是广义的,指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角色定位。职业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都有人设,只是主观的确定中,社会角色的人设,普通人刻意强调自己好的一面,人设定位会高一些。然后想想,为了这主观的社会角色人设,普通人得付出多少努力来维护这个形象啊?
咱们的师,也有个人设,祂称自己是“老流氓”。普通人高大上的人设,在祂这儿不存在。既然祂在其他世界成就过,为啥说,自己过不了性欲的关,要远离人群,不入世间呢?那是做给人类解锁的榜样。人,最怕啥啊?谁敢在大庭广众下,谈自己难过性欲关呢?不敢!但师告诉你,直面它,淡化它,宽恕它!称自己为“流氓”,就是时刻警醒人格,约束自己。
我们在世间,有意识的人设,可以打破,他人给我们也会有人设,这些人设,是他人给我们的定性,不经意间,我们可能会陷入其中。大家记得2016年的讲法吧?师给慧师兄的开示,其中一段就是她潜意识里认可了大家称她为师父、导师的意识。其实普通人都一样,一旦给自己设定了自己的人生形象,就很难向内看。比方说,我的人设,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当我向内看时,发现贪嗔痴慢疑,一样没少。我怎么可能是个好人呢?开始的自我否定,也是需要勇气的。他人给自己的人设,约束了我们外在的形象,不经意间也会约束我们的行为。他人给的人设,有时是陷阱,有时是桎梏。
今天想到了人设,我就在想,依据法理,把自己每个阶段的不同人设找出来,既是警醒,也是松绑。不合法理的,消融它,宽恕它,忘了它。很多人间的事儿,过去后,才明白真的毫无意义。认为有意义的人,才会抓着过去的事,死死不放,但凡抓着不放的,都是在套枷锁。有一点得警醒,自己想解锁是清醒的第一步,还得防着那些冤亲债主们用各种方式提醒你,让你恋恋不舍,自我陶醉,或者是恨之入骨的人和事。
没学法时,人生就是被命运推着过;学了法,就得靠法理法义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无论大小,每打开一把锁,身心都会轻松一些。还是要高兴一下的。
顶礼我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师!
老师: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