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陀罗尼咒》咒文不长不短,有84句,大约有415字左右(具体字数可能因不同的字体排版和标注方式略有差异)。而那首《大悲咒》的歌曲却非常好听,每次听到《大悲咒》的歌曲,都能感受到佛菩萨的神圣、庄严与慈悲,旋律也格外优美。所以,我当时便是以学歌曲的方式,把这段《大悲咒》背了下来。

 

《大悲咒》中“摩罗摩罗(忆念忆念),度卢度卢(保持保持)”这两句咒语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佛菩萨的忆念,和对修行正念、善念等的保持。

 

时常忆念老师的谆谆教诲,忆念祂的温柔慈悲,保持对神的品质的那一念认可——认知里有见精的反思与清醒的察觉,若我们所认知的是神的“公正、清白、无私”的品质,那么无论遭遇何种境遇,我们都保持对神性品质的那一念虔诚,这一念虔诚在身心之中形成的清澈觉察,久而久之形成惯性,就会指引着我们灵魂的去向。

 

为什么要认知觉察神的生命性质?因为那个未曾陷入迷梦的“我”,那个更高层面的“我”,其生命的性质与认知,和我们人类不在同一维度。转换不同的生命认知维度从而苏醒我们的灵魂感知——那种神的生命的性质。

 

“忆念忆念,保持保持”,感觉这仍属于头脑意识的分别,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是借由心灵不同的认知,从而唤醒灵魂内在的感知力。

 

所以,这也算是通往虔诚的一种表达方式吧。

 

老师:祝福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