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意,是由记忆中细念构成的。
记忆由两部分组成:根源是心灵认知,呈现出主观意愿动机。
表现是,意识分别,概念凝固了心灵体验,形成了思维逻辑。
心愿企图,结合概念思维,呈现出自我感受,以及自我意识。
当记忆的根本,心愿企图从认知中脱落时,大脑会处于空白状态。
这就是佛教中常说的“前念已逝,后念未起”时的,中间状态。
六祖惠能大师,对前来求法的将军说: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寂天菩萨说: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隙中,那里有佛。
实证到,心灵认知,脱落了自我认知,从心意人格的躯壳中解脱时,
修行者才刚刚迈入了解脱之门。
宗教属于人类,修行属于神佛。
真正的修行,是没有外在表现的。
生命所有的蜕变,都在心灵极深处,微观宇宙中完成。
当心灵认知,不再升起“企图”心,也就是心愿动机彻底消失。
头脑思维,以及,体验感受,之间相续形成的自我心意就会脱落。
就好像,你赤身裸体地,脱掉了一件厚重的棉衣。
此刻修行者,肉身就处于失忆状态。
但是内心是清醒的,只是没有心愿动机,没有头脑记忆,没有思维概念。
心灵认知中,失去心意人格的自我记忆,失去了对这具身体器官的熟悉。
认知,处于一种,从自我心意中解脱后的,轻盈、兴奋、喜悦、飘浮的状态。
原来,真实的我,从来就不是心意人格的我。
在失忆的状态中,你的全部记忆消失后,就不会有人格自我的存在。
存在的,只可能是心灵本初的认知。
心灵认知,没有对肉体熟悉之前,人格是无法形成的。
于是,失忆的人,会处于迷惘的状态。
不知道头脑心意的自己是谁,不知道这具身体的表现是谁。
当心灵认知,处于迷惘状态中,
就表明认知是可以离开心愿企图,可以离开头脑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心灵认知,并没有因为,脱离了心愿企图,脱落了头脑记忆,消失了自我人格而“死去”。
心灵认知,仅仅是,不再被心愿企图所凝聚,不再被人格意识所确定而已。
或者说,从心意人格的,枷锁中解脱后的认知,才是你灵魂最初进入这具身体时的状态。
那是一种,灵魂感受的迷惘状态。
认知,是灵魂感受,对肉体存在状态的确定。
因为确定肉体的反应,而凝聚灵魂感受,形成为心灵本初的认知。
也就是你,刚刚从母体降生后,新生儿的心灵熟悉身体时,经历的心灵体验过程。
心灵认知,是灵魂感受,对肉身熟悉过程中,不断被六根信息刺激,形成的凝聚状态。
或者说,在凝聚成为心灵认知状态之前,认知的本体是灵魂感受。
而灵魂感受,是灵魂感知中,感知对所感境界的,习气的细念记忆。
细念将习气固化,形成感受,感受的本质就是习气的沉淀。
因此,灵魂感受,会身不由己地,被动地,随着习气业力随波逐流。
习气记忆中的,善恶因缘,欲望记忆,牵引感受灵魂。
与宿业因缘交互作用,业力表现出物理性的、物质化的境界体验。
感受蕴含的记忆习气,细念将内涵具象化,投射出现实物质世界。
这就是灵魂投胎的具体过程。
灵魂感受,本质上是,习气细念的记忆状态。
习气是业障的根本元素,记忆凝固习气经验,浮现出灵魂的雾状形态。
因此灵魂感受的内涵,属于混沌状态,是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迷惘。
于是,当心灵认知,从自我确定的心意躯壳中解脱时,认知就会浮现出迷惘的本色。
因为心灵认知,是,灵魂感知与肉体结合后,形成的结痂。
就好像轮船靠岸时,从岸边搭上轮船的一块木板阶梯一样。
认知的深处,认知的背后,就是灵魂感知。
而在灵魂感知,与,心灵认知之间,还有一层生命,就是“思量心”,
也就是你的心灵深层潜意识。
是你的,人格自我,心意动机,牵动心灵认知,
铭刻在灵魂感受之上的,心意体验所经验到的,细念感受,习气记忆。
思量心,是心灵认知,对人格善恶企图、欲望体验、情感经验的,细腻习气记忆。
在你肉身死去后,随着身体器官衰败,随着头脑意识消失。
你的内心认知,会处于失忆一般的,迷惘无助的混沌状态。
此刻,心灵认知的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失去身体的状态,是怎样的存在状态。
此刻的你,就是由灵魂感受凝固成的认知,从肉体中解脱,从心意自我中解脱的状态。
此时此刻的心灵认知,就是,失去心意记忆,失去肉体熟悉的,认知本初的状态。
认知的本体、核心、性质、元素,就是灵魂感受的习气凝固,于是认知无法不迷惘。
当认知,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身处何处,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自己处于何种状态时。
灵魂感知,在此刻失去了,心灵认知被心意自我牵动形成的境界蒙蔽。
电光火石之间,由心灵认知发展出的,你心意所经历的人生,瞬息间如同放电影一样。
从生到死的每一天每一瞬,每一个念头,每一丝情绪与感受,都历历在目划过眼前。
在零点几秒内,你的人生一幕一幕的场景,犹如刚才发生的事情,在你的灵魂感知中全盘浮现。
随着人生电影的浮现、经历、结束,
你的心意人格,连带着心灵认知,一起陷入分解后的混沌状态。
认知背后的,思量心的,对于生前这具身体的,习气感受铭刻,就会苏醒。
当心灵认知分解过程中,迷惘状态给予了思量心,释放出习气回忆的驱动。
当你的身体死亡时,意识消失后大约30分钟内,认知深处蕴含的思量心,就会真实地苏醒。
思量心苏醒,苏醒的不是你健全的人格心意,苏醒的不是你心意缜密的逻辑相续。
思量心的苏醒,苏醒的是:
活着时候的你的,自我心意中,最“在意”最难以忘怀的,习气经验的感受回忆。
也就是说:思量心,是你人格精粹的提炼,铭刻在灵魂感受的幕布之上。
此刻的思量心,就是,今生你的人格,所经历人生中,
最念念不忘,最耿耿于怀,深切而执着不放的“念想”。
随着思量心的苏醒,你灵魂感知的雾化状态,
就会被思量心蕴含的习气记忆,塑造出具体的你今生的形象。
这个业力感受的形态就是阴魂,中阴身的状态,鬼魂的状态。
为何,我讲法的时候,一定要录像、录音。
为何我一定要求大家,海量听法、学法、抄法、读法。
学法的目的不是掌握知识,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海量熏习。
透过文字蕴含的,真神的纯光,如来的慈悲,渗透在你们的灵魂感知宇宙内。
净化你们的灵魂感受状态,将构成灵魂感受的,习气分解,细念消融。
从而在根本上,消散构成你们灵魂感受的,业障本体习气与细念基础。
通过海量学法,你的灵魂感受,将会体验到真神的纯洁无私,温暖真实。
透过文字、音频、视频蕴含的,神佛的慈悲气息,祥和神圣,纯光生命。
在灵魂感受境界中,对构成灵魂记忆的基础元素,习气细念进行净化消融。
久而久之,你的灵魂感受,就会变得越来越纯净,
越来越安详,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不被心意自我所牵动。
这就是神对人类灵魂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救赎之路。
离开神佛的纯光净化,一介鬼魂,想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念几本佛经就想要解脱死亡。
就好像一只浮游生物,想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横跨太平洋一样的痴人说梦,不自量力。
当修行者的虔诚心,彻底接纳神佛的纯光照耀。
神佛的慈悲气息,以智慧清澈照进灵魂感受中。
你的灵魂感受就会越来越温暖纯洁,无私安宁。
唯有安全的灵魂,才会敞开心扉。
敞开心扉的灵魂,就,不会拒绝心意人格,铭刻在灵魂感受中的思量心。
敞开心扉的灵魂感知,就,透过敞开的感受,将灵魂感知内蕴含的见精,引渡到感受中。
灵魂感知,是见精内能见的性质,被所见内涵制约后,折射出的清澈纯光。
清澈见精纯光,通过敞开的安详灵魂,照进感受后,就会照在思量心之上。
那么鬼魂状态的你,你的思量心体验,就会看到从天而降的圣光照在你身上。
因为你活着的时候,每天海量学法,就是对这种清澈纯光的熟悉,熟悉的气息熟悉的感受。
在思量心的,迷惘状态中,对于纯光的熟悉,对于神佛气息的依赖依靠信任。
思量心的你,会身不由己地,不假思索地,走向那一道神圣祥和的纯洁圣光。
走入圣光中的思量心,就,自动被,照耀在思量心上,对于圣光熟悉的纯洁安宁所消融。
思量心的你,你的灵魂记忆一旦融化在,圣光清澈的安宁中。
随着灵魂的你的消失,对于神佛气息,无比熟悉眷恋的你,就以清澈的光明形态苏醒。
在活着的时候,通过学法修行形成的,安宁温暖、纯洁真实的,灵魂感知体验。
就会以,清澈纯光的形式,以温暖纯洁、无私纯净的感知,融入见精之光。
见精,是三界六道的根本,是浮现十方三世,大千世界的根本。
当你,以纯洁无私、温暖安宁的感知,以纯光的形态苏醒于见精中。
你,就是三界六道中的神灵。
是由神佛大慈大悲,普照大智慧,直接塑造出来的,全新的生命。
以纯光躯体,浮现安宁纯洁的内涵,投射出天道宇宙的幸福美好。
如果是凡夫俗子,没有熟悉神佛慈悲神圣的生命气息。
此人的思量心,一定熟悉的,是自我心意人格,一生中凝固的执着业力体验。
思量心中蕴含的,活着的人生中,念念不忘的执着,一定携带着贪婪与恐惧。
恐惧的灵魂,绝无可能安详,也绝无可能敞开心扉。
被自私贪婪细念,被仇恨恐惧感受,所封闭的灵魂。
自我记忆的思量心,就会折射感知蕴含的见精纯光。
纯光透过,思量心铭刻在感受中的习气记忆,投射出带有私心与恐惧的境界。
就好像,光线照在有图案的玻璃上,在墙壁上投射出生动的画面与立体世界。
见精纯澈之光具有意识性,意识之光,透过私欲恐惧折射出的境界体验,
投射出的立体生动,鲜活细腻的生命境界,就是阴间、饿鬼、地狱、畜牲的世界。
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指的就是,你灵魂蕴含的见精,渗透在你灵魂感知的记忆中,
灵魂的感知,所储存着你,人格心意的,每一次起心动念,每一丝情绪企图。
你骗得了全世界的人,却永远欺骗不了,蕴含在你心灵深处,看着你起心动念的“见精”。
因此神佛超度众生,看重的是众生心念中,蕴含的真实的动机,而不是人类表现的言行。
举头三尺有神明,心心念念,神佛尽知。
修行,由灵魂感受,融入到灵魂感知,就彻底脱落了心意自我,熄灭了思量心的中阴身。
此刻,才是大乘佛法修行,超凡入圣的起步,登堂入室的门槛。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
闻性,就是灵魂感知中,蕴含的见精。
证入见精,见精清澈,成为你的心意本体,人格的心意自我,从见精清澈中脱落。
这就是证入了“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的心灵原始状态。
在证入见精后,会有一种状态:没有思维,没有五感,没有记忆,没有自我。
身心内在纯然光明,清澈轻盈,透明自由。
对于人间的这具身体,很陌生。
对心意自我人格意识,很陌生。
苏醒的见精状态,看着今生的这个自我人格、心意体验、感受习气,就好像看陌生人一样。
在见精纯澈无限的生命内,浮现出无尽无量无边无际的,星河宇宙,苍穹天体,神灵世界。
而见精内,曾经堕落为灵魂感知的,你生生世世的生活经验,
与今生你的,自我心意,肉身形态,生活经验,也没有关系。
灵魂感知,曾经穿过无尽无量无边的,不同的心意人格内涵,穿过不同的肉体形象。
灵魂感知,看待心意自我人格,是纯然漠然的,完全不认可这具身体是“我”的状态。
你的灵魂,对于人体的你,对于人格的你,对于思量心的你,是宛如旁观者的审视。
活着的心意,或者,死去的人格,在灵魂感知中,就是一件在不断地频繁替换的戏服。
如果不修行,灵魂感知就只能无奈而被动地,由思量心的记忆,再次穿上感受的戏服。
在三界业尘中,由感受结合肉身浮现出心意自我,扮演不同世界中,自我人生的角色。
永无终止,万世难逃。
解脱生死轮回,对于灵魂众生,是没有这个选项的。
唯有与佛同世的窗口期,灵魂才具有解脱死亡的选项。
————————————————
前不久出了一趟差,去了趟美国。
回来后,觉得好像失忆了一样,有一部分曾经的人格不见了。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
只是感受到心意人格很累很困倦。
而人格心意内在的,心灵认知,失去了人性的企图心。
我不会思考,不能说话,无法回忆,没有期许与动机。
处于人格自我消失,但是身心内在纯然安宁的光明状态。
仔细深观了一下,原来是见精的纯澈,突破心灵认知的程度,
从2025年1月20日前后的,百分之五十一,已经拓展到了今日的百分之五十七。
短短三个月,灵魂宇宙内在的进展,会如此不可思议。
直接导致,人世间我的肉体状态,心意人格的我,生存模式都被颠覆了。
看人间生死轮回,包括看自己的一生,就好像看与我无关的一幕幕闹剧。
看灵魂宇宙中,无限无量世界,纯光无尽天堂,比看人间世界更加清晰。
在人间这一具肉体里的,自我心意的感受体验中。
对神灵纯光的轻盈感受,对神佛慈悲气息的熟悉。
已经开始超过了,对自我心意以及肉体感受的熟悉程度。
就好像是,你原本是人类的自我意识。
此刻却从一只甲壳虫躯体中苏醒过来。
虽然你,此刻穿着的肉体,确实是一具甲壳虫的躯壳。
可是躯壳内的虫子心灵记忆,对甲壳虫躯体的体验感受,你并不熟悉。
对于建立在甲壳虫躯体之上的,甲壳虫的心意境界,你也不是很熟悉。
在你心意内在的熟悉,是生命内涵体验中,对于人类心意自我的记忆。
现在的修行者,细胞内在对如来慈悲平等、神圣祥和的气息记忆,
已经开始大于了,灵魂感知与心意自我之间,相续投射出的,曾经生死轮回的生命气息。
“我”这个字,带给心灵感知的体验,是纯粹的陌生,是纯然的陌生。
因为真实的生命,是超越了亘古与刹那,
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超越了存在与生命,
不可分割,没有来去,不可思议,无法指称,
未曾被心意分别所发生的“究竟平安,随顺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