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大宝积经》
这句经文不算长,我觉得有机会弘法的师兄可以背诵一下,方便随时拿来教化众生。
之前看到圆某师兄分享弘法的经历,有人向她提问:《阿含经》经典中说,在家人如果证到三果圣人,不出家就会死去。师兄以法我皆空的大乘角度,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是我遇到这个问题,恐怕还是有点措手不及的,毕竟肚子里没墨水,无法像师兄一样信手拈来。
但前几天看批评净某的文章里,恰好看到了师兄引用的这句经文,正是这把锁的钥匙啊!
真出家者,谓离诸相,成熟众生。按这个标准来看,恐怕当今这个世界上,还真找不到第二个出家者了!
离诸相,必定是八地以上大菩萨!
成熟众生,恐怕不是真神也做不到!
提出这个问题的僧人,恐怕将“出家”这件事,真的当成了经文中所指的“形相”吧。
《阿含经》咱不懂,但这句经意我们不妨也琢磨一下。
不出家就会死,那么反过来说,出家者就不会死么?
如果按弥勒菩萨的定义去衡量出家者,那么我们又要以什么角度就定义“死”呢?
可以说,真出家者,意味着不再“被活着”。不再被虚假地“活着”,也就意味着不再“被死亡”。
因为活着的真实,本质是体验的鲜活,而真出家者的“示现”,是以天堂的温暖烧融了紧缩的体验,以法界的平安熄灭了惊恐的分别。
所以,可以说这是生命真实的展现,也可以说这是人格真实的死亡。
如同如何定义出家者一样,我们如何定义生与死,同样体现着真法的究竟圆满。
人类所谓死亡的本质,并非是这具身体机能的停摆腐坏,而是心灵中体验欲望的迷茫散乱。
恐怕许许多多累生累世勤苦修行的出家人,都未能明白什么是生,什么是死。
而真正的出家者,看似随意的一句法语,就可以从根本上,说破这千古奥秘!
顶礼老师,驻世宣法,成熟众生。
附:
“时跋陀罗闻是说已,前白佛言:‘我愿出家作于比丘。’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当与是善男子剃除须发授具足戒。’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即与出家受于具戒。
既出家已,复白佛言:‘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说是语时,五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于诸漏心得解脱。”——《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五
老师:很不错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