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 2023-02-21

我很久都没有情绪失控了。当情感欲望凝聚成具体的境界时,虽然潜意识中觉得不对,可是,当时的状态中,被欲望推动的意识,却能找出来一堆的借口,继续推进欲望的蔓延。

净化 2023-02-21

修行是离舍的过程,不是获得的过程。 你们之所以觉得人生还有很多幸福与希望,那是因为你们人心中的欲望没有被满足。 如果,你真的有这个福

填空 2023-02-18

问: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

如实 2023-02-18

我们以活着的体验,去揣测死亡。死亡即活着的延续。 若以名相见自己,以心意证自己,如眼入迷幻,错失解脱。你不是这具身体,也不是认知身体的自己。 &

法性 2023-02-18

睁眼就看到了世界,想象就呈现出画面。倾听就获取到声音,鼻嗅就闻到了气味。入口就尝到了味道,触觉到就有所感受。感知就蔓延开情绪,认知就延伸出知见。

妄语 2023-02-17

问:顶礼老师!刚看到一则故事如下: 体光老和尚:说一个故事你们听,我听虚老和尚他自己讲,他在安徽黄山,想到南京毗卢寺挂单去,吃了早饭起单走,背起他

平安赐福(十三)

1. 我喜欢“众生平等”这样的概念。 可事实上,在通往“清净平等”的究竟实相过程中,心灵中呈现出的,层层生命境界,却是等级森严。纯净的心灵,确实,

眼藏 2023-02-17

你眼前所看到的世界,是你的肉眼看到的光线折射,世界并不真实存在,眼前的世界,是你的心识分别,调取体验记忆,编织而成的幻觉想象。 既然,肉眼看到的世

无上顶礼佛,智慧包罗万象 2023-02-17

学生(男):文中问题,可参见《楞严经》。尤,卷三有关于七大(四大),卷九前部分有关于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纯属学生个人臆测:老师所说的灵体是

对照 2023-02-16

问:老师您说“随着人格自我的消失,被人格体验埋葬在心灵深处的‘见性’,就会同步地清澈明朗,于身心意识中,展现出‘见’一切,而不挂一切的‘纯澈’;随着见性的苏醒,

真实 2023-02-15

我说出来的话,一定是我做到的,谎言对于真神犹如砒霜,对于灵性是致命的杀伤力,因此我从不说谎,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于是你们看到的导师,就是有缺点的,不完美的,有缺

正信 2023-02-14

问:我愿意放弃人间一切,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以此表示我对真理的虔诚。 答:修行者对真理的虔诚,绝不是以贫穷去体现,而是在泼天的富贵中,依旧能保持淡然

定义 2023-02-11

今天为人解惑,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他平息内心久久无法释怀的伤痛。为他举例说明,情志聚集的原理,与构成人格因素的过程。来重新建立起,完善合理的人格心灵体验。 &n

奈何桥 2023-02-09

昨晚梦见了一个奇妙的场景。有些类似于“奈何桥”。 梦中我走在一个庞大的公园之中,里面雕梁画栋,花团锦簇。游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奇

向死而生 2023-02-07

修行中的两个阶段:第一,“见”即是修。以心灵见性的清澈,褪去心识与意识相续分别。第二,“见”即恐惧。以内心宽恕的温暖,融化见性本身僵化之错觉。 对

作证 2023-02-03

问:打禅七,打掉的是“第七识”,是我们的自我“末那识”,也称为“我执识”;佛法中说:若我执心识熄灭,则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尽皆脱落。请问您体验过这种状态吗?若人

初见(补充) 2023-01-29

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学生这两天在学习《初见》这篇文章,很喜欢这篇文章,私下认为是老师近段时间的代表作,非常赞叹! 文章上半部分讲述了灵性践行宽恕

过去即未来 2023-01-28

问:《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讲:“过去即未来,未来即过去。”如何理解? 答:这个问题,有三层境界的答案。而这三层境界内涵之间,是天壤之别。 &n

平安赐福(十二)

1. 身体是中性的。并不肮脏,也不神圣。无需厌恶,无需眷恋。 身心内有神。神是爱,是唯一真实。真实地热爱神,就可超越身体。 世界只是